回覆列表
-
1 # 好奇獵天下
-
2 # 使用者5146565367151
公元245年,東吳地一代名臣陸遜,死了,準確的說,他是被氣死的,《三國志·陸遜傳》載: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家無餘財。
實誠的說,六十三歲的年紀,在那個年代也不算短壽,可是堂堂東吳丞相被氣死,這好像完全不是“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氣量。
但如果我們翻看整個過程,就會發現,陸遜的死,幾乎就是一出必然的悲劇!
陸遜(183年—245年),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奪取荊州,擊敗關羽。(222年),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以少勝多在夷陵火燒連營,打敗劉備,此乃著名的夷陵之戰,此後陸遜一戰成名,威震天下。(228年),陸遜又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擊敗曹休。(229年),孫權稱帝后,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244年)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次年去世,終年六十三歲,一代名將去世。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出將入相,忠心耿直,功勳卓著,被後世所傳送。
陳壽在三國志對陸遜評價挺好,裴松之評價很低,說陸遜用兵小詐,耍陰謀詭計,甚至傷害百姓。怎麼這樣?兩位都是有名的史學家,而我們只是從歷史和三國演義對陸遜有了膚淺的瞭解,不能妄作評論。三國時期,形式複雜,為形勢所迫,玩手段,耍陰謀,在那個時期誰人又不奸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