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糟糕的衛道士

    朱由檢乃朱由校之弟。朱由校由於喜好木工而荒廢朝政,寵信太監魏忠賢,而魏和朱由校的奶媽客氏是對食夫妻,客氏為了鞏固魏的勢力而耍手段使皇后流產。朱由校很年輕就死了,沒有兒子所以朱由檢作為唯一的弟弟得以繼承皇位。

  • 2 # 炒米視角

    在“土木堡之變”前,朱祁鎮和朱祁鈺關係實際上遠比朱由檢和朱由校這對兄弟的關係好。

    作為朱瞻基的次子,朱祁鈺由於母親吳氏是朱瞻基在皇太孫時的婢女,所以庶出的身份,決定了他根本沒有任何資格去考慮又權力有關的東西。

    不過宣德10年,朱瞻基駕崩後。8歲的朱祁鎮封7歲的朱祁鈺為郕王,頗有點“桐葉封弟”的意思。

    但這背後其實可以看出,張太皇太后對這個庶出的孫子還是頗為照顧。因為即便按照祖宗成法,封王就藩,也要等到朱祁鈺成年。

    朕弟祁鈺今特頒冊寶封為郕王。爾其恪勤忠孝,親賢愛民,永篤籓輔,欽哉毋怠。——《明英宗實錄》

    但是朱祁鈺封了王以後一直留在京城未就藩,而朱由檢被封為信王后也是一直在京城未就藩。

    雖然表面上都是因為兄長喜歡弟弟,不讓就藩,但背後還是有很大區別。

    朱祁鎮是喜歡弟弟,自己離開京城,由弟弟朱祁鈺監國。要知道監國理論上是太子的事情,當然朱祁鎮的太子太小,沒能力監國。可是歷史經驗通常最忌諱的就是交給兄弟監國,但是朱祁鎮並沒有此忌諱。

    朱由校是需要弟弟,朱由校絕非只是一個只會做木匠活的皇帝。他是明朝後期權謀手段僅次於嘉靖的一個權謀高手。只不過他讀書少,所以沒辦法像嘉靖那樣,用文官集團擅長的禮儀來征服文官,他只能用魏忠賢這種沒文化、不講理的人開壓制文官。自己裝著不關心政事。但是翻來《明實錄》,朱由校無論戰略眼光還是馭人手段以及識人之明,只要深究一下,讓人脊背發涼。但他也有缺點,就是遇事不能斷,看得很通透,就是沒行動、沒結果。他留著朱由檢,最主要的就是因為自己沒後,以防不測。但是他也知道朱由檢這人做皇帝水平不行,這也是他最終的無奈之處。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祁鎮和朱祁鈺在發生問題前,關係比朱由校和朱由檢關係要好很多。

    但是最終“土木堡之變”以後,朱祁鈺和朱祁鎮的身份已經發生了逆轉。一旦嘗試過權力,誰還捨得放下?更何況這背後該牽連著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所以朱祁鎮恨朱祁鈺背信棄義,朱祁鈺恨朱祁鎮為什麼不死,讓自己背信棄義。最終兩人在土木堡之變後,兄弟再未見面、縱談情深。

    而朱由校很遺憾自己要走了,自己認個兒子回來繼承自己的江山,似乎也可以滿足自己一個有嗣的願望,但是那樣大明姓不姓朱都未必了,還是交給自己弟弟踏實一些。還留下一段佳話這不好麼?

  • 3 # 夢沉古道

    明朝歷史上有兩對同父異母的兄弟皇帝,分別是朱祁鎮、朱祁鈺兄弟和明朝最後的兩個皇帝朱由校、朱由檢兄弟。朱祁鎮、朱祁鈺反目成仇,朱由校、朱由檢兄弟卻沒有像他們的祖輩那樣不和諧,朱由校病死後,反而把皇位傳給了弟弟朱由檢。

    朱祁鎮、朱祁鈺的父親就是大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意外去世讓幼小的朱祁鎮成為大明帝國的皇帝,小皇帝在親政時,趕上北方的瓦剌人經常到明朝騙取財物。朱祁鎮很憤怒,在寵信的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瓦剌,很不幸的是,在征伐瓦剌的過程中被俘虜。瓦剌希望依靠明朝皇帝進一步勒索財物,但當時孫太后和兵部右侍郎于謙為了避免這種局面,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尊朱祁鎮為太上皇,並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朱祁鈺在於謙等人的支援下,擊退了瓦剌人。

    瓦剌人感覺到了朱祁鎮已經沒有用處了就把他放回來了。如果此時朱祁鈺把皇位還給哥哥或者保留侄子朱見深太子的位置或許兄弟也不會反目。但在權力的誘惑下,朱祁鈺廢了侄子朱見深太子的位置,轉而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並囚禁了返回北京的哥哥。囚禁期間,朱祁鈺讓錦衣衛嚴加防範自己的哥哥,讓曾經的一國之君和自己哥哥吃穿不足,飢寒交迫,憤恨的種子在此時就已經種下了。經過七年的囚禁生活,在心腹的協助下,朱祁鎮實現了復位。囚禁的屈辱讓朱祁鎮不在顧及親情,把朱祁鎮軟禁起來,當年,朱祁鈺就病重死了。並給了他一個惡諡,叫做戾,戾是罪過的意思。可見,朱祁鎮對於弟弟朱祁鈺是多麼的恨。

    朱由校和朱由檢兄弟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兩個兒子,朱常洛在位不足一年就去世,同樣年幼的朱由校即位,此時,關外的女真人逐步興起,威脅著薊遼安全。但朱由校是歷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整日醉心於木工,不理朝政,讓太監魏忠賢掌握朝政,一次落水生病服用所謂仙藥讓朱由校一命嗚呼,因為沒有兒子,在去世前,指定自己唯一在世的弟弟朱由檢委皇位繼承人,朱由檢也成為大明王朝最後一位皇帝。

    從明朝兩對兄弟皇帝的人生經歷看,朱由校和朱由檢兄弟的感情要好過他們的祖輩朱祁鎮和朱祁鈺,不難看出,主要原因,朱祁鎮和朱祁鈺兄弟關係惡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皇權的爭奪,試想如果沒有歷史上的土木堡之變,朱祁鈺一輩子也不會做皇帝,不會貪戀皇位囚禁自己的哥哥,也不會讓自己的哥哥過著八年的非人生活。而朱由校在病死前傳位給弟弟朱由檢,雙方並沒有真正出現在皇權的爭奪中,哥哥臨死還把皇位給了弟弟,兄弟關係自然更好。

  • 4 # 仁者厚德載物

    中國歷史上皇家兄弟之間為了爭權奪利骨肉相殘的事情屢見不鮮,比如秦二世殺害幾十個兄弟姐妹,曹丕毒死弟弟曹彰,楊廣殺害大哥楊勇,李世民殺害大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等,趙光義謀殺哥哥趙匡胤,窩闊臺毒死弟弟拖雷,皇太極殺害哥哥莽古爾泰弟弟德格類把姐姐哈達公主凌遲處死,雍正殺害弟弟胤禩胤禟等。

    而明朝皇室兄弟之間感情還是不錯的,比如明朝開國皇太子朱標對弟弟們非常友愛,明仁宗朱高熾對兩個不安分的弟弟朱高煦朱高燧也比較友愛。

    至於明朝歷史上的兩對著名的兄弟皇帝,即朱祁鎮與朱祁鈺,朱由校與朱由檢,他們更是兄弟情深。

    朱祁鎮與朱祁鈺、朱由校與朱由檢兄弟之間感情比較好也是由客觀環境決定的,明宣宗只有朱祁鎮與朱祁鈺兩個兒子,而且兄弟之間只相差一歲,明光宗雖然兒子比較多,但成年的兒子只有朱由校朱由檢,朱由校比朱由檢大五歲,可以說這兩對兄弟都是年齡接近一起玩大的。

    在土木堡事變之前,朱祁鎮與朱祁鈺兄弟之間感情非常深,沒有任何矛盾,雖然朱祁鎮是孫太后生的嫡子,而朱祁鈺的母親吳妃是婢女出身,地位非常低,但朱祁鎮一點也不歧視弟弟朱祁鈺,兄弟之間感情比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感情還要好。

    朱由校和朱由檢都不是嫡子,感情比朱祁鎮與朱祁鈺兄弟更好,朱由校的生母是王選侍,而朱由檢的生母是劉淑女。兩兄弟年齡雖然相差了五歲,但他們從小相互照顧,一起長大。

    後來朱由校雖然繼承了皇位,但是他對於皇權並沒有什麼貪戀,朱由校喜歡玩樂,喜歡木工,人人都稱他是木匠皇帝。他其實並不昏庸,只是心思不在皇位上面,所以即便當時黨朋紛爭,宦官專權,他也視而不見。

    作為皇帝,朱祁鎮對弟弟朱祁鈺,朱由校對弟弟朱由檢都非常友愛,一點也不擔心他們覬覦皇位,體現在弟弟成年以後也不讓其到外地就藩。

    明宣宗駕崩後,8歲的朱祁鎮繼位以後封7歲的弟弟朱祁鈺為郕王。

    朕弟祁鈺今特頒冊寶封為郕王。爾其恪勤忠孝,親賢愛民,永篤籓輔,欽哉毋怠。——《明英宗實錄》

    但是朱祁鈺封了王以後一直留在京城未就藩,而朱由檢被封為信王后也是一直在京城未就藩。 其實都是因為哥哥喜歡弟弟,捨不得弟弟遠離京城就藩。

    朱祁鎮與朱祁鈺兄弟後來之所以反目成仇完全是因為土木堡之變。

    公元1449年,朱祁鎮在大太監王振的鼓動下統帥五十萬明軍主力抵抗瓦剌,因為皇太子朱見深只有兩歲,朱祁鎮讓弟弟朱祁鈺監國主持朝政,可見朱祁鎮對弟弟朱祁鈺非常信任,一點也不擔心朱祁鈺搶班奪權。

    如果朱祁鎮不犯讓大太監王振瞎指揮的低階失誤,就不會有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與朱祁鈺兄弟也不可能反目成仇。

    但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統帥的明軍遭遇明朝歷史上最慘痛的一次失敗,五十萬明軍幾乎全軍覆沒,五十多個王公大臣戰死,更糟糕的是皇帝朱祁鎮也被瓦剌俘虜。

    所謂國不可一日無主,皇帝朱祁鎮被瓦剌俘虜,明朝立即面臨亡國的危險,因為瓦剌完全可以用明朝皇帝朱祁鎮作為人質逼迫明朝投降。

    在瓦剌大兵壓境圍攻北京城的危急情況下,兩歲的皇太子朱見深無法擔當領導明軍抵抗瓦剌的重任,在於謙等大臣的強烈要求下,沒有任何野心的朱祁鈺被迫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朱祁鈺雖然從來沒有做皇帝的野心,但他做皇帝的能力比哥哥朱祁鎮還要強不少,朱祁鈺領導明軍以少勝多打退瓦剌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又剷除閹黨勵精圖治,使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轉危為安開始中興。

    但自從朱祁鈺登上皇帝寶座那一天開始,由於皇權的唯一性與殘酷性,朱祁鎮與朱祁鈺之間的兄弟之情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條你死我活的不歸路。

    朱祁鈺最好的辦法就是像宋高宗趙構那樣堅決拒絕大哥宋欽宗趙桓回國那樣拒絕大哥明英宗朱祁鎮回國,這樣做雖然冷酷無情,但不至於兄弟之間自相殘殺。

    雖然朱祁鈺知道大哥朱祁鎮回來是對自己有巨大威脅的定時炸彈,但天性善良的朱祁鈺還是心慈手軟,對大哥朱祁鎮還是顧念曾經的兄弟之情,雖然朱祁鈺有些不情不願,但還是幾次派使者去瓦剌把朱祁鎮接回國,並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雖然朱祁鈺善良,但朱祁鈺並不傻,他不可能讓大哥朱祁鎮真的像太上皇一樣凌駕於自己之上,因此朱祁鈺把朱祁鎮軟禁在南宮,並斷絕朱祁鎮與外界的一切聯絡,兄弟之情徹底恩斷義絕。

    即使朱祁鈺不把朱祁鎮軟禁在南宮,朱祁鎮與朱祁鈺的兄弟之情在殘酷的皇權面前已經不復存在,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朱祁鎮與朱祁鈺代表的是兩個對立的政治集團,可謂水火不容。

    朱祁鈺把朱祁鎮軟禁在南宮七年,並廢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的皇太子,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讓朱祁鎮對弟弟朱祁鈺充滿仇恨,認為朱祁鈺忘恩負義。

    朱祁鈺因為唯一的兒子夭折鬱鬱寡歡生病,石亨徐有貞曹吉祥一夥奸臣趁機勾結孫太后發動奪門之變。朱祁鎮東山再起復位以後,殘酷地派太監蔣安把29歲的弟弟朱祁鈺活活勒死,明朝終於也沒有避免兄弟之間自相殘殺的悲劇。

    而朱由校與朱由檢的兄弟之情沒有遇到土木堡之變這樣的致命考驗。朱由校曾半開玩笑半認真的指著龍椅這樣跟朱由檢說,他說我把這個位子讓給你好不好?在別的兄弟為了皇位爭得頭破血流,你死我活的時候,朱由校卻能夠雲淡風輕的說出這樣的話,可見他對皇位是真的沒有留戀,以及他對朱由檢這個弟弟也是真的信賴。

    但朱由校也只是開玩笑而已,如果朱由校真的把皇位讓給弟弟朱由檢,兄弟之情也肯定不復存在。

    即使天啟帝朱由校顧念兄弟之情,以刻薄寡恩殘殺大臣著名的崇禎帝朱由檢也不一定會放過退位的哥哥朱由校。

    朱由校對弟弟朱由檢的話其實也不是完全開玩笑,因為朱由校一直有把弟弟朱由檢作為自己接班人的打算。

    因為朱由校有三兒三女,其中三個兒子為長子朱慈燃,生下來就是個死胎,後追封為太子,稱“懷衝太子”,次子朱慈焴繼任為太子,出生不久就死亡,稱“悼懷太子”。三子朱慈炅活的比較長(活了6個月),稱“獻懷太子”。到朱由校病重時三個兒子均先於他去世,故按照“兄終弟及”的傳統,傳給弟弟朱由檢。

    朱由校沒有兒子其實也是自作自受,因為他寵信大太監魏忠賢與乳母客印月,據說朱由校與他的乳母客印月有一腿,因此客印月為了專寵,勾結魏忠賢殘害懷孕的后妃及其皇子,因此導致朱由校無後。

    天啟七年,朱由校在西苑遊船跌入水中,差點淹死。雖被人救起,身體已經每況愈下。尚書霍維華進獻一種"仙藥",朱由校飲用後渾身水腫,臥床不起。便召五弟信王朱由檢入臥室,說:"來,吾弟當為堯舜。"命他繼位,朱由校駕崩,信王朱由檢登基,年號崇禎。

    朱祁鎮與朱祁鈺兄弟雖然最終反目成仇,但他們治國安邦的能力還是要強於朱由校與朱由檢兄弟。景泰帝朱祁鈺是力挽狂瀾挽救大明勵精圖治的中興明君,而明英宗朱祁鎮在復位以後雖然殺害於謙等忠臣,但也廢除殉葬,剷除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奸臣,重用李賢等忠臣,實行利國利民的仁政。

    而天啟帝朱由校重用魏忠賢閹黨,殺害抗金名將熊廷弼,導致遼陽瀋陽等被後金攻佔,雖然朱由校後來重用老師孫承宗袁可立等抗金名將,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也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這些抗金名將都被魏忠賢閹黨排擠打擊,導致沒有能夠徹底打垮後金。

    而被朱由校寄予厚望成為“堯舜”那樣明君的弟弟朱由檢,其治國安邦的能力還不如朱由校,朱由檢雖然是一個好人,但卻不是一個好皇帝。

    崇禎帝朱由檢雖然兢兢業業,非常勤政,而且節儉自律,不好女色,甚至有人把絕代佳人陳圓圓送上門,朱由檢都拒之門外。

    但朱由檢多疑急躁刻薄寡恩的性格讓他自毀長城,殺害了袁崇煥孫元化熊文燦鄭崇儉範志完趙光汴祖寬賀人龍等很多名將,把畢自嚴陳奇瑜孫傳庭朱大典等很多名臣逮捕下獄,導致明朝將領人人自危離心離德。

    朱由檢沒有耐心瞎指揮,比如逼迫滿桂與皇太極在北京決戰,逼迫洪承疇與皇太極進行松錦大戰,逼迫孫傳庭與李自成進行汝州大戰,導致明軍主力全軍覆滅,朱由檢又拒絕遷都南京,拒絕李自成稱臣封西北王的要求,最終朱由檢自殺殉國,成為導致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可見對一個皇帝來說,兄弟之情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治國安邦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 5 # 水煮汗青

    封建時代皇帝的繼承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父死子繼”,一種是“兄終弟及”。在明朝皇帝的皇位繼承問題上,有兩次繼位是頗為相似,分別是:

    明代宗朱祁鈺繼承了明英宗朱祁鎮的皇位;

    明思宗朱由檢繼承了明熹宗朱由校的皇位。

    明朝的這兩次皇位更換並不是傳統的“父死子繼”,而是弟弟繼承了哥哥的皇位,但不同的是,朱祁鈺的繼位純屬意外,朱由檢的繼位才是“兄終弟及”。

    都是兄弟,為何結局不同?

    明朝這兩次弟弟繼承皇位的過程中,崇禎帝朱由檢是順利繼位。

    當時明熹宗朱由校因為划船落水後留下病根,身體的健康狀況日益嚴重。朱由校感覺自己時日無多,便召朱由檢入宮安排繼位時宜。朱由校在病床上還拉著弟弟的手說:“來,吾弟當為堯舜。”整個過程非常和諧。

    朱祁鈺的繼位就不一樣了,那是一場意外。當時明英宗朱祁鎮年輕氣盛,輕信宦官的讒言要親征瓦刺,臨走的時候還安排了弟弟朱祁鈺監國。

    監國的意思就是幫皇帝代理朝政,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監國的人也暫時獲得了行使皇帝權力功能。因此能夠勝任監國大任的人必定是皇帝最親近、最信任之人,朱祁鎮安排了朱祁鈺來監國,也說明他們兄弟之間感情還是不錯的。

    後來意外發生了,朱祁鎮在土木堡被瓦刺軍俘虜,朝廷的大臣們就商議需要立新君。從正常的繼承順序來看,應該由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繼承皇位,但當時朱見深只有2歲,有大臣就向孫太后建議把皇位傳給正在監國的朱祁鈺更為合適。

    就這樣,朱祁鈺意外地當上了皇帝,後來朱祁鎮回來就成了太上皇了。當時的朱祁鎮才二十出頭,正年輕的時候,而且從他御駕親征的表現來看,他會甘於讓位?結果就爆發了奪門之變,兄弟反目成仇!

    所以我們從這兩次皇位更換過程可以看到,朱由校是在病危的時候把皇位讓給弟弟,朱祁鎮是在發生意外後被弟弟“奪”去了皇位,結局自然就不一樣了。

    結束語

    朱祁鈺在土木堡之變後意外做了皇帝,但從“謫長繼承製”來看,當時的朱見深始終都還是謫長的“大宗”地位。

    朱祁鈺做皇帝那段時間,他非常著急的要立自己年僅四歲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這也是不符合謫長繼承製的。如果當時他可以妥善安排朱祁鎮,並且還是立朱祁鎮兒子朱見深為太子,那他不僅是執行了“謫長繼承製”,更能贏得賢君的名聲,奪門之變也有很大的機率不會發生!

  • 6 # 魏青衣

    為什麼會說,朱由檢與朱由校的關係好,而朱祁鎮與朱祁鈺的關係卻不好呢?

    先來講講朱祁鎮與朱祁鈺的關係。

    朱祁鎮與朱祁鈺,兩人都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兒子,不同的是,朱祁鎮是皇后孫若微的兒子,而朱祁鈺只是一個普通婢女的兒子,從出生上來看,兩者就有巨大的區別,朱祁鎮註定要做皇帝,而朱祁玉也註定只能做一個王爺。

    朱祁鎮與朱祁鈺兩兄弟的關係一直都很好,朱祁鎮登基的時候才九歲,朱祁鎮登基以後不久,就將自己的弟弟封為了鄴王,畢竟朱瞻基可就這麼兩個兒子,兩兄弟情同手足也屬正常,更何況,朱祁鎮坐上皇位坐的是名正言順,而朱祁鈺由於身份問題,也沒人會支援他爭奪朱祁鎮的皇位。

    當時的明朝,一般來講,封王都要等到皇子成年以後,當時的朱祁鈺並未成年,因此,按理說朱祁鈺是不能被封為鄴王的,但朱祁鎮卻破格將其封為了鄴王,因為不捨的兄弟離京就藩,朱祁鎮一直讓朱祁鈺待在北京城。這是明顯的兩兄弟感情好的象徵。

    當初朱祁鎮率領明朝精銳五十萬征伐瓦剌,負責監國的人也是朱祁鈺,朱祁鎮已經有了太子朱見深,但卻仍舊讓朱祁鈺負責監國,雖說朱見深的確年幼,不適合監國,但在帝王之家,兄弟相互防備的情況下,朱祁鎮依舊能信任朱祁鈺,這份信任也不是什麼人都有的。

    但朱祁鈺卻將這份信任擊碎了,朱祁鎮信任朱祁鈺,讓朱祁鈺監國,但在朱祁鎮被瓦剌俘虜以後,朱祁鈺居然順水推舟,順應孫皇后與于謙的建議,登基上位,遠在瓦剌的朱祁鎮算是被這群人徹底拋棄了。

    而在朱祁鎮回到北京以後,朱祁鈺也沒有讓出皇位,而是將朱祁鎮繼續軟禁,曾經的兄弟情誼,也因為權力而分崩離析。

    朱由檢與朱由校這邊呢?

    朱由檢與朱由校,或許沒有那麼好的感情,雖然同樣是兄終弟及,但這是在朱由校沒有子嗣的情況下,由朱由檢繼承皇位的。

    朱由校是明朝有名的木匠皇帝,在位期間重用閹黨,重用魏忠賢,而朱由校本人則是沉迷於木匠,不能自拔,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這都是朱由校時期發生的事情。

    朱由校將皇位傳給朱由檢,也可以說是無奈之舉,誰讓他沒有子嗣呢?而這種兄終弟及的傳位方式,也被後人認作兩兄弟感情好的象徵。

    因此,題目中所講的朱由檢與朱由校比朱祁鎮與朱祁鈺的兄弟關係好,其實是不成立的,只是不同時期,不同角度,導致了呈現在世人眼中的兩兄弟感情深厚程度差異巨大而已。

  • 7 # 澳古說歷史

    朱祁鎮與朱祁鈺反目成仇,那是在朱祁鎮當了太上皇,朱祁鈺當了皇帝之後,而在這之前兩人的關係是十分要好的。同時反之,朱由檢和朱由校的關係會這麼好,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皇位的糾葛,只有純粹的親情,如此關係焉能不好呢?

    縱觀明朝276年的時間,皇帝對待自己的兄弟都不會太差,如朱標對待朱棣、朱權;朱高熾對待朱高煦、朱高燧等等,這些人對待自己的兄弟都很不錯,是真正的把他們當做自己的親兄弟。

    那此前,朱祁鎮、朱祁鈺二人的關係好到什麼程度呢?

    要說他們關係的好,我們只需從一件事就可以窺知一二,“正統十四年秋八月,英宗北狩,皇太后命王監國”,當年明英宗御駕親征時,朱祁鈺就被留下監國,何謂“監國”呢?簡單的說就是代皇帝,在皇帝御駕親征時,他就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一切軍政要務都由他說了算。想想看,這是何等的信任,雖說朱祁鈺的監國身份是皇太后任命的,但若朱祁鎮不點頭,這身份很難讓人認同。因此,從朱祁鎮同意朱祁鈺為監國,我們就足以看出他們之間的感情,關係不好,恐怕朱祁鎮也不會同意將軍政大權暫時交給朱祁鈺。

    當然,眾所周知,自古最是無情帝王家,在這皇位面前,即使是感情再好的親兄弟也會反目成仇,遙想明仁宗時期,仁宗皇帝對朱高煦、朱高燧這兩位弟弟是多麼的恩寵有加,幾次三番饒過他們的謀反之舉,除了皇位給不了他們,他們是要什麼有什麼,可是朱高煦、朱高燧要的卻偏偏就是皇位,因此無論仁宗如何對他們仁厚,他們依然是沒有任何的歸順之心,而是依然時時刻刻想著造反奪位。

    朱祁鎮和朱祁鈺在各自未做皇帝前,他們的關係真的是非常好,可是隨著朱祁鈺被扶上皇位,朱祁鎮被“廢”為太上皇,這親情卻早已不再是親情,他們二人有的只是敵視,有的只是仇恨,其他的別無感情。一個想著奪位,一個想著保位,如此二人豈能不反目成仇呢?

    當然,兩人之間的反目成仇,這之中明代宗卻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誠然,明代宗作為一個皇帝,他絕對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明君,對於明朝來說,他的功勞是毋庸置疑的,一手將被朱祁鎮弄得支離破碎的明朝拉回中興,這等功績足以讓朱祁鈺名垂千古。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朱祁鈺對後來當上太上皇的朱祁鎮實在是過於狠毒了。

    景泰元年,朱祁鎮被瓦剌放回京師後,朱祁鈺為了不讓他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他就將朱祁鎮直接鎖在南宮中,不讓他與外人有任何接觸的機會,而這一鎖就是整整七年。在這七年時間裡,朱祁鈺不但將南宮大門上鎖灌鉛,加派錦衣衛嚴密看管,更甚者,為了徹底隔斷他與外界的聯絡,連送給朱祁鎮的食物都只能透過小洞遞入。與此同時,因朱祁鈺對朱祁鎮的不重視,甚至是仇視,從而也導致皇宮中的太監與宮女的輕視,如此,朱祁鎮每日,每月從內庫中獲得的吃穿都被嚴重削減。

    而因朱祁鎮在吃穿上都嚴重缺乏,所以導致朱祁鎮的妻子錢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紅,然後託宮女、太監帶出去變賣,以補所用。想想看,這等遭遇對於朱祁鎮來說是何等的屈辱,身為帝王,不但連吃穿都是個問題,更甚者逼的自己的妻子,曾經的一國之母錢皇后都要自給自足,去做那些本來下人才做的事情。

    試想,如果你被自己曾經最信任的弟弟如此屈辱的對待,你還會繼續信任他?肯定不會,別說信任,肯定是極度仇視的。可以說,就是正因為朱祁鈺如此的對待朱祁鎮,他們之間反目成仇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 8 #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為什麼?很簡單,就倆字——權利!話說權利這就是個坑,而這坑它還是個小心眼,不管何時何地他只能有且只有容納一個人下去,這輩子都不可能容納第二個人進去。哪怕前後是不同的人,但只能是一個人。

    這話讀著繞口,但沒法子他就是這個理。

    咋說呢?這個世界上聖人少有,他們講究無慾無求,這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人,做不得數。

    但更多的都是些凡夫俗子,他們講究的有欲有求七情六慾,不枉世上走一遭的論調,而且還特別的剛需,這就造成了題主說的這種尷尬的局面。

    當然說再多的話這都比較空,咱就藉著題主說的這四個人把這事揉碎了說道說道。

    首先咱介紹一下朱祁鎮和朱祁鈺這倆兄弟。

    朱祁鎮這名字如果不是歷史愛好者,聽著耳生,說他另外一個名應該知道他是誰了。

    明英宗,就是那個整了個土木堡之變,被瓦剌當做奇貨可居給抓起來的皇帝。後期瓦剌發現這壓根就不是啥奇貨,這就是個山芋,而且還是賊燙手的那種,後來又想還回去了。很尷尬啊!

    咋說呢?他這人在政治上沒啥建樹,在位二十二年,寵幸了兩波奸臣,好懸沒把自己給弄死。

    前期做皇帝的時候,他才九歲,朝政由太皇太后張氏和三楊主政。

    話說這三楊可是賢臣啊,那太皇太后張氏也不白給,所以這明英宗的前期還不錯。

    當這四個人一走,得咧,這權利就落到明英宗的手裡邊,打這開始,就開始寵幸那大太監王振,他是打心眼裡的喜歡這人。

    話說王振這可真不是啥好鳥,原本就是個讀書人,他就感覺自己個讀書就不是那塊料,他那點子才學給人墊個書案還成,讓他中舉考進士,這輩子就不用想了。

    所以乾脆他就把自己個閹了當了太監,這不就能挨著皇帝近點。說實話他的願望還真達成了,畢竟有文化的讀書人誰願意去當太監,他就是太監當中的讀書人,鶴立雞群嗎?這就綁上了明英宗這粗大腿。

    所以這王振說道根子上,還是為了權利。結果為了讓自己個鄉親們瞅到自己那一刀沒有白拉,還能夠衣錦還鄉,這就拉著明英宗在瓦剌眼皮子底下去自己老家串門,結果被人家給土木堡了。

    所以從這些個事情上,咱不難看出來這明英宗,說真的不咋地。

    那麼朱祁鈺是誰呢?他是明英宗的弟弟,他們是哥倆。

    在土木堡之變以前,這哥倆好的很的,關係相當的融洽,不然明英宗陪著王振御駕親征,順便到王振老家串門子的時候,也不會留著他當這監國。

    按照明英宗的說法,這朱祁鈺不貪戀皇權,這就是他們關係好的一個基石。

    但這世界除了老天爺不變,啥都在變。當初要是明英宗不陪著王振跑他老家串門子,為這寵臣光宗耀祖的話,也就沒有後邊的土木堡之變。

    沒有土木堡之變,明英宗就能安安穩穩的回到京城裡邊,繼續他的皇帝。

    但歷史不能如果,最終明英宗被抓了,這朱祁鈺就臨危受命做了皇帝。

    那麼瓦剌原本想靠著皇帝倆字訛人家明朝,這下可就落空了。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你以為是白喊的。

    後來的事

    話說朱祁鈺這人,絕對是個好皇帝,重用於謙這樣的賢臣,把大明王朝給轉危為安了,按照史書說,這就符合英主的標準。

    但權力這東西,特別容易上癮,朱祁鈺做了皇帝之後,他就感覺到了權利的妙用,就不想把權利給還回去。

    所以當瓦剌想要把明英宗給還回去的時候,朱祁鈺就不想要。

    尷尬了吧!估計明英宗聽了都氣的吐血,這也叫個事?

    要是一直這樣下去,也就這樣了,挺好的!

    但中間出現了一個變數,這人叫楊善,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讀的那書海了去了,但就沒讀出個啥名堂,比開頭咱介紹的那三楊差了老大一截。

    所以他這人也想著能夠,再進一步,然後再進一步,最後再進一步,這就藉著去瓦剌做使者的機會,做了一件讓他得意一輩子的事。

    說是依靠他那三寸不爛之舌,硬是把這明英宗從瓦剌手裡邊給搶救了過來,這要是按照常理是大功一件啊!

    可問題是朱祁鈺壓根就沒有這樣的旨意要把明英宗給弄回來,而且他也知道朱祁鈺也不想把明英宗給弄回來。在加上瓦剌早就不想要明英宗了,啥三寸不三寸的,哎!

    他偏偏就弄了回來,這裡邊的道道您自己個琢磨一下。

    那麼楊善也知道朱祁鈺不能拿自己咋樣,畢竟他是有功勞的,這事就不能挑明,他這一手也就為後來明英宗的奪門之變做好了一級準備。

    所以總是有人說這楊善善辯,為人圓滑,根子上就在這裡。

    當然楊善也達成了他的目的,後來被封為興濟侯。但倒黴的是幫著朱祁鈺守住了京師的于謙,而於謙的下場大傢伙都知道的。

    那麼結果奪門之變重新作為皇帝的明英宗對這弟弟可就不客氣了,畢竟回來之後就被朱祁鈺給關了起來,這一關可就是七年。

    一招手就把朱祁鈺給廢成了郕王,那麼朱祁鈺被奪門之變,第二個月就死了,跟著明英宗就給朱祁鈺起了個惡諡,叫做戾,以親王禮葬到了西山上,成為了明朝唯一一個沒有入住皇陵的皇帝。而且朱祁鈺的皇后也被逼著殉葬了,這皇后自始至終就沒有被承認皇后位。

    其實,這奪門之變還是一幫子小人,趁著朱祁鈺病重,耍了這麼一個花活,給自己戴了頂高帽,就想從明英宗這裡掏喜。

    因為即使沒有這奪門之變,用不了多久,朱祁鈺一死,他明英宗還是皇帝,而且這局勢是整個朝堂所達成共識的,在明英宗沒有回來之前,包括朱祁鈺得力助手于謙,都表示這皇位的太子應該是明英宗的兒子,這沒有歧義的。

    所以沒有奪門之變,明英宗在忍幾天,皇位依然是他的。

    而這奪門之變成為了他人生當中的一個汙點,因為在這次政變中,于謙和一干人等死了。而那幫子小人上位了,明英宗接著寵幸這石亨,徐有貞以及曹吉祥。

    當然這中間那徐有貞,雖然身材短小(書中記載)這也是個讀書人,特別的喜歡功名,為了更進一步,再進一步,再再進一步更是參與到了誣陷於謙的行列當中。

    當然以利驅使嗎?最終他和石亨決裂,成為了這幫小人當中第一個被逐出朝堂的傢伙。

    當然這事也讓他間接的保住了性命。

    朱祁鈺給這徐有貞的評價是心術不正。

    那麼朱祁鈺後來還是被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恢復了皇帝位,大臣們為這事也忙碌了很久,畢竟朱見深也感覺這朱祁鈺皇帝位是應該的,那麼朱祁鈺就成為了歷史上的明代宗。

    這就是朱祁鎮和朱祁鈺哥倆的事。

    朱由檢和朱由校

    至於朱由檢和朱由校,他們也是兄弟,他們的爺爺就是萬曆皇帝。為嘛不提他們的父親,提他爺爺呢?

    簡單,這萬曆皇帝,對自己的子女不是很上心,而且他這在位的時間也太長了,造成這哥倆的父親登基沒幾天這就駕崩了。

    咋說呢?這哥倆算是難兄難弟吧!他們這輩人當中就活了他們兄弟倆,再想找個弟弟啥的,這壓根就沒有,都是早夭。

    大傢伙也知道朱由校這人有名的木匠皇帝,這人也聰明,這股子聰明勁就不亞於嘉靖帝。

    嘉靖帝是利用文人的禮儀和規章制度馴服了文官集團為他所用,朱由校不想廢這神,用的是宦官魏忠賢來壓制文官集團,自己個躲到後邊玩去了,有那麼點不務正業的感覺。

    但您要說這木匠皇帝真的不行嗎?拉倒吧!他要是想弄到魏忠賢也是分分鐘鐘的事,要不然後來上來的崇禎帝,也就是咱題目中的朱由檢不會輕輕鬆鬆的把魏忠賢給搬到。

    那麼這哥倆之所以沒有矛盾是,這朱由校不喜歡朝政,加上崇禎是他唯一的弟弟,而且更加要命的是朱由校沒有後代。

    所以這三點加起來,讓這哥倆就沒有明顯的矛盾。

    其實說道根子上,如果沒有土木堡之變明英宗和朱祁鈺之間依然會是好哥倆。

  • 9 # 楊角風發作

    同為兄弟,為何朱祁鎮和朱祁鈺反目為仇,朱由檢和朱由校關係好?

    子承父業是最基本的繼承方式,不論是皇家還是普通人家,但如果孩子太小,或者因為特殊情況,就可能出現兄終弟及的現象。朱由校和朱由檢的關係是兄弟不假,但要說他們關係有多麼好,也不盡然。

    皇家等級森嚴,在一定程度上,兄弟兩人見面的機會可能不多,既然見都見不到,怎麼能培養出深厚的感情呢?

    在朱祁鈺成為皇帝之前,朱祁鎮和朱祁鈺之間的關係,可能要好過朱由校和朱由檢。他們的老爹朱瞻基只有這麼兩個兒子,所以朱祁鎮和朱祁鈺的感情自然要深一些,兒時互相陪伴的時間也會長一些。

    那麼為什麼朱由校和朱由檢皇位可以順利交接,而朱祁鎮和朱祁鈺卻反目成仇呢?

    土木堡之變橫刀切斷兄弟感情

    朱由校在彌留之際,把皇位交給了弟弟朱由檢,並相信弟弟能把這個皇帝做好。朱由檢雖說對此也很震驚,但仍表示會竭盡全力,由此可見,兄弟兩人的感情還是不錯的。

    史料記載:

    “信王入見,諭以‘吾弟當為堯舜之君’。信王惶恐不敢當,但云:‘陛下為此言,臣應萬死。’信王出,上崩。”

    朱祁鎮和朱祁鈺起初關係也非常好,而且兄弟兩人年齡就差了一歲,從小在一起玩耍,自然感情深厚。只不過土木堡之變讓一切都變了樣子,朱祁鎮是個比較有主見的皇帝,他寵信王振是真心實意,而且王振除了擅權,對皇帝也是畢恭畢敬。

    土木堡一戰,明軍損失二十萬精銳,朱祁鎮被俘,聽到訊息的朱祁鈺一定很傷心。在出徵之前,朱祁鎮就把監國大權交給了弟弟,一般來講,讓弟弟監國的比較少,一般不是太子就是權臣,讓兄弟監國的風險太大。

    然而,朱祁鎮對弟弟朱祁鈺十分信任,所以說在土木堡之前,他們兄弟二人的關係還是十分融洽的。朱祁鎮被俘之後,朱祁鈺被迫做了皇帝。朱祁鈺本不是個有野心的人,且他對此前的生活也很滿意,皇帝對於他來說是個燙手的山芋。瓦剌大兵壓境,城內謠言四起,這皇帝就好像被人架在火上烤,誰願意做這個冤大頭呢?

    好在朱祁鈺的運氣不錯,碰到了于謙等幾位重臣,保住了京城的安危,但隨著時間的繼續,朱祁鈺終於品嚐到了權力的滋味。這每天吃盡穿絕、應有盡有、一呼百應、紙醉金迷的生活,讓朱祁鈺陶醉了,於是朱祁鈺不想放下手中的權力,兄弟的裂痕由此產生。

    權力對人的誘惑甚至可能高過金錢和美女,如果沾染,就會像毒品一樣令人慾罷不能。人性就是如此,正是這如浪潮一般的慾望,刺激著人類不停向前發展,我們不能用聖人的標準去要求朱祁鈺,而這些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王振。

    一山不容二虎

    按常理來講,只有前一任皇帝去世,下一任皇帝才能接班,這是規矩也是人之常情,朱由校死後,讓信王朱由檢接班,順理成章,沒有任何違和感。

    朱祁鎮被俘,在瓦剌軍營中受苦,朱祁鈺成了新皇帝,而且還是被逼上位的,等朱祁鈺收拾完了爛攤子,打贏了戰爭,還得接回哥哥朱祁鎮。

    不論事情有多複雜,但這兩位皇帝同時存在,一個是前任,一個是現任,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比較少見,尤其兩人不是父子,而是兄弟。

    如果是父子,一般是老皇帝把權力交給太子,自己去做太上皇,這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好比宋高宗趙構,讓位給宋孝宗趙昚。

    同樣擁有皇位繼承權的朱祁鎮、朱祁鈺在七年時間裡,都生活在京城裡,只不過住的房間不一樣,一個在南宮,一個在乾清宮。

    一山怎麼能容下兩隻老虎,一個皇城能存在兩個皇帝嗎?

    不可能!不論如何,朱祁鎮、朱祁鈺只能留下一個,這大概就是事物發展的定律,政治的必然性。

    朱祁鈺雖然貪戀權力,不肯撒手,但他缺乏政治博弈的魄力和手腕,他囚禁他哥哥也罷,虐待他哥哥也罷,卻一直留著他哥哥的性命。政治鬥爭就是你死我活,沒有第二種選擇,如果朱祁鈺清楚這一切,他就要應該想方設法廢掉他哥哥,或者直接令其遠離權力核心。只有這樣,他個皇位才能長久地坐下去。

    權力交接不順暢

    假如朱祁鈺是個極其善良、不貪戀權力的人,那麼要想不破壞兄弟感情,有很多方法。朱祁鈺可以主動接回朱祁鎮,並繼續用最好的條件供養哥哥,讓這個太上皇好好生活下去。

    朱祁鎮從瓦剌回來後,可以說已經大徹大悟,最起碼在初期,他是沒有爭權的打算的。因為塞外實在太苦了,而家裡實在太好了,這巨大的感情落差,讓其甘願做一個老百姓。如果朱祁鈺能善待哥哥朱祁鎮,或許朱祁鎮就真的不會去爭什麼皇位,那麼朱祁鈺就可以安心做皇帝,當然這只是理論推演。

    除此之外,朱祁鈺如果不貪戀權力,直接讓位給朱祁鎮,繼續把哥哥推回皇帝寶座。只要朱祁鎮同意,那麼兄弟二人的感情甚至會更好,如此這般,朱祁鎮就會生出虧欠之意,兄弟二人的所有矛盾都會化解。

    上面兩個方案,都必須要求朱祁鈺放下慾望和野心,才能實現,實際上哪裡有那麼容易。朱祁鈺不僅百般刁難哥哥,還廢掉太子,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倒黴的是朱見濟不久就去世了。朱祁鎮實在不堪忍受悲催的生活,才隨著石亨、徐有貞一起發動奪門之變。

    由於朱祁鈺準備不足,加上缺乏權謀手腕,皇權輕鬆易主,等到一切塵埃落定,朱祁鈺也回天乏術了,等待的他只有抑鬱而終。

    權力交接是必然要進行的,皇帝寶座不會有空閒的時候,朱祁鈺和朱祁鎮的權力交接,是透過政變來進行的,所以他們的關係就再也無法修復了,兄弟由此變成了仇敵。

    而朱由校這個木匠皇上就有點慘了,雖然也努力造人,也接連有三兒三女出生。但要麼生下來就是死胎,要麼生下來一兩年之間就早夭,沒有一個活下來的。

    這個皇帝又喜歡遊玩,沒事玩COSPLAY,跟著魏忠賢、客氏胡作非為,結果天啟六年,王恭廠來了次大爆炸,至今沒找到原因。第二年,朱由校跑到湖裡划船,好巧不巧,落水了,風一吹,得了重感冒,偏偏又不好好治,喝什麼“仙藥”,於是年紀輕輕,一命嗚呼了。

    朱由校23歲就嗝屁了,又沒有後代,思來想去,自己傳位給了信王朱由檢,所以,他們倆關係真的那麼好嗎?

    不一定,這種狀況下,想不好也不行,至少即位的朱由檢會說倆人關係好:

    “來,吾弟當為堯舜。”

    權力傳遞這種東西,如果沒有比兄弟感情更深的感情,那麼自然就給兄弟了!

  • 10 # 黎顧百年

    為什麼朱由檢和朱由校的關係那麼好,而朱祁鎮和朱祁鈺為何卻反目成仇?

    兄弟之間反目成仇的事在歷史上數不勝數,不管是同父同母,還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有的因為權力,有的因為金錢,有的因為女人,親兄弟之間搞得你死我活。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很多讓人唏噓的兄弟,明朝就這樣的兩對兄弟關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對反目成仇,一對關係如鐵。這其中一對就是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兄弟,另一對是朱由檢和朱由校兩兄弟。這兩兄弟之間到底問什麼會形成截然不同的兩種關係呢?

    朱祁鎮是明朝的第六位和第八位皇帝,這樣說你們會感到奇怪嗎?為什麼排位是這樣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朱祁鎮兩次登上帝位,而中間,也就是第七位皇帝就是他的弟弟朱祁鈺,想到這裡你就可能知道為什麼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兄弟之間會反目成仇了吧?這就是權力之間的爭鬥的結果。

    朱祁鎮在明朝皇帝中算是一個少年愛玩,晚年做事的皇帝,這就是人生,不論你是皇帝還是平民,經歷過一些事情以後,你就能明白很多事,做事的方法和態度就會發生變化。

    朱祁鎮和朱祁鈺在小的時候兩人的感情還是很不錯,但是在他們長大以後,知道了身份的差別以後,就變了一點,但是之間的親情還是有的,真正的改變是在“土木堡之變”後。

    “土木堡之變”是朱祁鎮一味的親信王振,一味的想要展示自己的後果,最後被也先俘虜,這個時候本應該是就朱祁鎮的時候,但是于謙等大臣為了穩住朝局,硬是拉著朱祁鈺登基稱帝了,還說是為了營救朱祁鎮,等到朱祁鎮被就回來後,朱祁鈺就退位。

    可是坐上皇位的朱祁鈺享受的了權力給他帶來的愉悅之感,朱祁鈺對於當初要營救自己的哥哥變得不那麼積極了,相反他開始消極怠工。而且在朱祁鎮被營救回來之後,朱祁鈺就把朱祁鎮給軟禁了起來。

    事實告訴我們權力讓朱祁鈺變了樣子,權力讓朱祁鈺不再顧念兄弟之情,這就是他們反目成仇的根本原因。

    朱由校和朱由檢的關係較好,這個倒沒有實際的認證過,也沒有歷史的證實,只是知道在朱由校做皇帝的時候,他的這個弟弟被封為信王,生活還算是過得去。他們兩個人在現在看來關係好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朱由校把皇位傳給了朱由檢,就認為他們關係很好,這是不準確的。

    在明朝的皇帝中,朱由檢和朱由校的老爹是在位時間最短的,只有一個月,朱常洛死後,朱由校就順利的繼承了皇位。但是好景不長,朱由校的幾個兒子和女兒也早早的早夭了,沒有兒子的情況下,只能是兄終弟繼,但是事情就是這麼的巧,排行老五的朱由檢的幾個哥哥也都死了,那麼朱由檢就算是撿了一個皇位,而且成了名正言順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沒有了權力的爭奪,兩兄弟間的關係自然會好一些,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說兩兄弟關係的好壞要看他們中間有沒有什麼利益的糾葛,有沒有權力的爭奪,如果有,那麼他們之間能夠和平相處的恐怕不多吧?

  • 11 # 玄坤文史

    朱祁鎮和朱祁鈺會反目成仇,起因是在土木堡之變後,朱祁鈺被推上了皇位,而朱祁鎮不但沒有死,還被送回了大明,雖然他被囚禁在南宮中,但是他活著始終就是對朱祁鈺皇位的威脅,最後導致了兩人反目成仇。

    朱祁鎮

    而朱由檢和朱由校兩兄弟,朱由校駕崩後,因為他沒有子嗣,朱由檢受命繼承皇位,在這之前朱由檢是作為臣子輔佐自己的兄長,朱由校也就這麼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兩人之間不存在權力衝突,所以才能維持著較好的關係。

    明宣宗只有兩個兒子,朱祁鎮和朱祁鈺,朱祁鎮出生才四個月就被立為太子,如果他不瞎折騰,他的地位可以說是非常穩固的,後來明宣宗駕崩,年僅八歲的朱祁鎮繼承皇位,朝政主要是太皇太后張氏,三楊負責處理,這個階段朱祁鎮和朱祁鈺之間是不存在任何衝突的。

    朱祁鈺

    朱祁鎮和朱祁鈺在土木堡之變發生前,兩個人的關係應該是非常不錯的,當朱祁鎮被王振鼓動去親征的時候,朱祁鎮就讓朱祁鈺留下來監國,也可以看出來朱祁鎮還是比較信任朱祁鈺的,另外一方面他並不擔心朱祁鈺可能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結果誰都沒想到會出現土木堡之變這種事,朱祁鈺臨危受命繼承皇位,面對瓦剌大軍,沒有人知道北京城會不會淪陷,朱祁鈺也沒想過自己的皇位能坐穩,在於謙等人力挽狂瀾之下,大明最終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瓦剌敗退了。

    于謙

    新的問題擺在了朱祁鈺的面前,土木堡之變是朱祁鎮瞎指揮出現的危機,自己臨危受命繼承皇位,現在瓦剌要和談,一幫大臣想把朱祁鎮弄回來,問題是朱祁鎮回來後,自己該處於什麼位置呢?這也是朱祁鎮和朱祁鈺兩人反目成仇的主要原因。

    朱祁鈺擔心朱祁鎮回京後,將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地位,後來朱祁鎮被楊善接了回來,朱祁鈺將朱祁鎮囚禁在南宮長達七年,這種做法也進一步的激化了兩人的矛盾,所以這兩人的關係是由君主對臣子的信任,變成了爭奪皇權的互相猜忌,最後反目成仇的。

    奪門之變

    朱由校和朱祁鎮也挺像的,兩人都不務正業,朱由校喜歡當木匠,重用魏忠賢,雖然這存在大權旁落的風險,但是不至於像朱祁鎮直接丟掉皇位,朱由校喜歡嗑藥,23歲就英年早逝了,他三個兒子都早夭了,因此在他病重的時候決定傳位給自己弟弟朱由檢,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崇禎皇帝。

    所以從朱由校到朱由檢,他們兩人之間是正常的權力更替,互相不存在皇位的競爭關係,而朱祁鎮到朱祁鈺是非正常的傳位過程,雖然朱祁鈺當上了皇帝,但是朱祁鎮的存在始終會對他的皇位產生威脅,也造成了他們之間截然不同的關係。

    朱由檢

  • 12 # 歷史江湖

    很簡單。因為朱由檢和朱由校之間,不存在帝位競爭關係,相互之間只剩下純粹的兄弟之情。而朱祁鎮和朱祁鈺卻恰恰相反,都想把帝位搶到手裡,當然會鬥得你死我活。

    一、朱由檢和朱由校的關係

    明光宗朱常洛,一共有7個兒子,但是有5個早早夭折。只剩下長子朱由校(天啟皇帝)和第四子朱由檢(崇禎皇帝)。朱由校(天啟)是長子,比朱由檢(崇禎)大6歲。1620年明光宗駕崩時,朱由校(天啟)16歲,朱由檢(崇禎)才10歲,因此朱由校毫無任何爭議地獲得繼位權。

    而且天啟皇帝登基後,身體一直不太好,生了三個兒子全部早夭,他這一支脈沒有繼承人,崇禎又毫無爭議地成為大明朝皇帝寶座唯一合法繼承人。

    兄弟二人,從始至終不必為皇位繼承人的位置鬧彆扭,也就沒有了產生矛盾的基礎。故此兄弟兩人感情一直很好。

    二、朱祁鎮和朱祁鈺的關係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宣宗長子,而明景帝朱祁鈺則是次子,兄弟兩人只差一歲,相差無幾,兄弟兩人一開始就具備帝位之爭的潛在萌芽。

    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結果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人捉走。國不可一日無君,為了保住大明江山,在兵部侍郎于謙主持下,朱祁鈺登基繼位,史稱明景帝。

    瓦剌首領也先,利用手中的朱祁鎮作為人質,頻頻嚮明朝獅子大開口敲詐勒索,但明景帝朱祁鈺都予以拒絕。甚至當也先帶著朱祁鎮來到明朝京城之下,明景帝果斷出兵與也先大戰一場,雖然為了明朝江山不得不如此,但同時也顯然也已把朱祁鎮的生死置之度外。明英宗朱祁鎮從此深恨弟弟朱祁鈺。

    明景帝朱祁鈺不但不管朱祁鎮的死活,還悍然廢掉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讓自己的孩子朱見濟取而代之。這一舉動顯然很過分,因為他登基之時,就與孫太后和群臣約定,自己只是臨時代理皇帝,太子之位還是屬於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的。他這一次食言之舉,使得他與朱祁鎮的矛盾更深了一層。

    也先一看手中的朱祁鎮已無用處,就把他放歸明朝。朱祁鎮回到明朝,明景帝朱祁鈺如臨大敵,對朱祁鎮百般防範,最後把朱祁鎮圈禁在南宮,讓朱祁鎮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苦熬了7年,甚至經常衣食無著,連基本生活都無保障。擺明了想把朱祁鎮圈禁至死。

    兩人從此成為生死仇敵。1457年,明景帝朱祁鈺病重,朱祁鎮乘機復辟登基,重新奪回皇位。朱祁鈺不久就不明不白死去。

    由此可見,是否存在皇權之爭,才是決定這兩對兄弟關係的根源所在。

  • 13 # 歷史風暴

    自古無情帝王家,一旦為了爭奪皇位,很容易反目成仇。

    朱由檢和朱由校兩兄弟確實在關係上比另兩位要好的多,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朱由檢這個人根本就沒有能力威脅到朱由校的皇位。

    本來,明朝皇帝的位置和朱由檢是沒啥關係的,畢竟他哥哥比他也大不了幾歲。

    朱由校生於1605年12月23號,朱由檢生於1611年2月6號,兩個人差了不到6歲。

    而且,雖然朱由校沒有留下子女,但這個人生育力非常旺盛,曾經有過三個兒子三個女兒,當然了,這6個人都早亡,但凡有一個兒子能夠健康的成長起來,也不可能輪到朱由檢來當皇上了。

    況且,朱由校年齡並不大,他去世的時候只有23歲,23歲的年齡就已經有個6個後代,按照當時明朝皇上的平均壽命來看,他怎麼著還能當個十幾二十年的皇帝。

    在這期間,生10個8個的兒子都再正常不過。

    誰成想落水呢。

    落水之後大病不起,這才有了朱由檢當皇上的機會。

    可以說這個皇帝的位置對朱由檢來說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大秤砣。

    與此同時,他又不擔心哪一天朱由校威脅到他,畢竟這位大哥已經去陪先皇了。

    所以,皇帝的位置是做的非常的穩。

    可是另外兩位卻不行了,如果朱祁鈺有孩子或者他壽命夠長,或者他哥哥在遠征蒙古人的時候陣亡,或者他哥哥比他早去世,就不會有大哥奪門之變復位的故事。

    可是,以上幾個條件全都不具備,朱祁鈺沒有孩子,他身體又不好,去世后皇位就算是不回到他哥哥的手裡,從法理上也是由他哥哥的兒子來擔任。

    可問題是他哥哥在呢,而且雖然幽禁在深宅大院之中,卻活蹦亂跳的,比他健康多了。

    這不就麻煩了嗎?

    所以,朱祁鈺一直對自己的哥哥防範甚嚴,但是天性仁義的他,又做不出違揹人倫殺掉自己哥哥的事情,就給了他哥哥復位的機會。

    大臣們中有很多人是牆頭草,甚至有很多投機者,當朱祁鈺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他哥哥卻健康無不,看上去至少再當個十幾二十年皇上是沒問題的。

    所以,投機者一定要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刻把他哥哥重新推上皇位,因此得到榮華富貴。這場政變,也讓朱祁鎮和朱祁鈺之間的矛盾徹底激化,給人留下了兩兄弟不和的話柄。

  • 14 # 讀春秋思無忌

    說起來朱瞻基和朱常洛兩人同命相憐,子嗣不多。朱瞻基一共就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個兒子,朱常洛雖然多生了幾個,不過結果一樣,只有朱由校(天啟)和朱由檢(崇禎)兩兄弟活下來了,其他均早夭。

    那為啥後面這哥倆感情好,而前面兩人非要掙得你死我活呢?

    朱祁鎮和朱祁鈺

    朱瞻基身體不是很好,婚後10年,一直沒有兒子。這時,朱祁鎮出生了,朱瞻基喜出望外,孩子才4個月大,並被冊封為太子,母親孫氏也因此晉升為皇后。

    蜜罐了里長大的朱祁鎮,被太監王振帶壞了,成日不務正業,且自以為是,聽王振的話執意要去收拾瓦剌,結果被他們俘獲了,成為大明史上的汙點。

    瓦剌人將朱祁鎮作為人質,圖謀攻取北京。這時,于謙挺身而出,在得到孫太后的認同下,擁立朱祁鈺為皇帝,如此,瓦剌手中的朱祁鎮便不能再對明朝構成威脅。朱祁鈺在國家危難之時登基,君臣上下一心,誓死保衛北京,終於打退了瓦剌。

    敵人退了,朱祁鈺卻茶飯不思,有兩件事讓他寢食難安。

    其一,朱祁鎮回來了。瓦剌一看他也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便將他送回了北京,當然不排除也先是故意這麼做的。雖然朱祁鎮已被尊為太上皇,不過他很年輕啊,太后又是他生母,萬一哪天大臣們和他起了異心,來個裡應外合,怎麼辦?

    其二,立儲之爭。當初孫太后同意立朱祁鈺為帝,是有條件的,她先立了朱祁鎮兒子朱見深為太子。北京保衛戰那時,朱祁鈺為了保住大明,也沒考慮那麼多。後來,時間久了,尋思著這不對啊。我辛辛苦苦幹這麼多年,到頭來還是為朱祁鎮做嫁衣啊。

    於是,朱祁鈺為了防止朱祁鎮復辟,將他鎖在了南宮,砍掉附近的大樹,不讓大臣接近他,生活待遇也不足額髮放,全靠朱祁鎮皇后做女紅補貼家用。

    之後,朱祁鈺就開始為易儲而奔波,甚至是不惜賄賂群臣。景泰三年,朱祁鈺終於如願以償,廢掉朱見深,立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不過,天意弄人,朱見濟第二年便早夭了。

    朱祁鈺為此傷心不已,最要命的是接下來幾年他一無所出。於是,朝中便有人提議恢復朱見深太子身份,雖然朱祁鈺予以堅決駁斥,卻也無法改變小冰河期帶來的天災。時間久了,華人愈發肯定是易儲惹得天怒人怨。朱祁鈺因此鬱鬱寡歡,不久便患上重病。

    這時,石亨、徐有貞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悍然發動了多門之變。朱祁鎮復辟成功,朱祁鈺被廢,數日後便病死了。

    一次突發事件讓朱祁鎮身陷瓦剌,朱祁鈺意外登上皇帝寶座。北京保衛戰勝利後,朱祁鈺為了保住皇位以及傳承給自己的子嗣,與回宮的朱祁鎮反目成仇。朱祁鎮在南宮中飽嘗世態炎涼後,一旦有翻身機會,便不會再錯過,更不會心軟。

    朱由校和朱由檢

    這一對兄弟沒有朱祁鎮兄弟那麼好命,父親朱常洛不受萬曆待見。萬曆為了立三子朱常洵為太子,和群臣鬧騰了十幾年,逼退內閣首輔4人,100多位官員因此下崗。朱常洛熬到20歲才被確立為太子,不過地位並沒有多大改變,之後又發生了匪夷所思的梃擊案。總之,朱常洛登基之前就沒過上什麼好日子。

    就因為這樣,朱常洛一家彷彿是被遺忘的角落,生活待遇差也就算了,關鍵是教育,父子幾人就沒受過該有的教育。於是,朱常洛文化水平差,朱由校幾乎就是文盲,朱由檢比較勤奮,文化還可以。

    朱常洛即位3月便鬧出了紅丸案,突然暴斃。大兒子朱由校登基,不過始終是因為文化水平太差,他對批閱奏摺完全沒有興趣,也容易被人忽悠,還是幹木工去吧。於是,政權就掉到了魏忠賢手裡。

    魏忠賢和朱由校奶媽客氏這對假夫妻,一個把持朝政,一個控制後宮,將朱由校的子嗣都扼殺在搖籃裡。他們倆原本以為只要將朱由校伺候好,大明便是他們說了算。不過,世事難料,朱由校泛舟時不幸掉入水中,從此一病不起。

    魏忠賢這下急了,朱由校沒有子嗣。就在他動歪腦筋時,朱由校在張皇后的勸說下,還是將皇位傳給了弟弟朱由檢。朱由檢也不負張皇后所望,登基後不久,便剷除了閹黨。

    朱由校苦於沒有子嗣,才將皇位傳於朱由檢,所謂兄終弟及。對崇禎來說,這是一次意外,他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要與朱由校爭奪皇位,更沒想到會成為大明的亡國之君。

    結語:

    同樣是兄長將皇位傳於弟弟,兩對兄弟為何差距如此大?

    朱由校沒有子嗣,傳於朱由檢是兄終弟及,沒有利益之爭便沒有傷害。

    朱祁鈺受天命於危難之間,並非朱祁鎮本意,朱祁鈺迷戀皇權,但朱祁鎮父子俱在,他擔心朱祁鎮並不甘心就此退隱,於是兄弟倆反目成仇。當朱祁鎮得到復辟機會後,便不再顧及兄弟之誼。

  • 15 # 西府趙王爺

    土木堡之變以前,朱祁鎮和朱祁鈺關係也很好。當初朱祁鎮御駕親征時,朱祁鈺便是被他留任為監國,代表他總管朝中大事。二人關係破裂,其實是在土木堡之變後,朱祁鈺當上了皇帝。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國家只能有兩個皇帝,所以權力之爭乃是兄弟反目的最根本原因。

    都說無情最是帝王家,在權力面前,所謂的骨肉親情脆弱的跟白紙一樣。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漢朝巫蠱之禍,漢武帝屠盡太子劉據滿門;唐朝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掉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就算是在清朝,也有著九子奪嫡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而縱觀歷史上朝代,明朝老朱家算是比較和睦的,少有內鬥發生。這倒不是因為老朱家的人重感情,而是朱元璋的制度搞得好。在中國歷史上,這種嫡長子繼承製雖然由來已久,一直是漢家王朝選擇繼承人的主要方式。但真正意義上被以祖宗家法的形式規定下來的,也就明朝。

    朱元璋是一個比較喜歡未雨綢繆的人,基於歷史上帝王家族中爭權奪利,骨肉相殘的先例,他定下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繼承人制度。皇明祖訓中明確提到,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所謂祖訓,乃是家族鐵令,皇家祖訓更是如憲法一般,位列所有法令之上,不可違背。

    所以在明朝,嫡長子擁有最為崇高的位置,如果不出意外,那就是鐵定的接班人。即使當朝皇帝再怎麼不喜歡這個兒子,都很難奪走他的位置。因為底下的大臣們自然會搬出皇明祖訓來為太子說話。當初萬曆皇帝那麼鍾愛小兒子福王,最終還是隻能乖乖把他送出京城就藩,為此萬曆皇帝氣得數十年不上朝。

    正是由於嫡長子與生俱來的特殊地位,使得圍繞繼承人的權利之爭變得沒有了意義,因為爭不過。那麼沒有了權力上的矛盾,太子和兄弟們自然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比如說朱由檢和朱由校兩兄弟,朱由校乃是明光宗朱常洛長子,正兒八經的第一皇位繼承人,後來更是憑此登上了皇位,也就後來的天啟皇帝。明光宗朱由檢則是朱常洛第五子,朱由校同父異母的弟弟。在明光宗原配妻子郭氏沒有兒子的情況下,按照長幼尊卑的順序,朱由檢是第五順位皇位繼承人,基本上與皇位無緣。

    在這種情況下,朱由檢自然和朱由校沒有矛盾,而且還要巴結自己這個皇帝哥哥。當然,朱由檢運氣不錯,天啟皇帝死後,沒有子嗣,皇位只能在兄弟裡面選,而排在朱由檢前面的二哥、三哥和四哥都是短命鬼,分別在四歲、八歲和五歲的時候夭折了,朱由檢搖身一變成為了第一順位繼承人,順理成章的當上了皇帝,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崇禎皇帝。

    由於朱由檢是在哥哥朱由校駕崩之後,繼承了他的皇位,而且哥哥也沒有子嗣,所以他和朱由校依然沒有權力上的矛盾,自然關係好。所以,兄弟和睦,在明朝宗室中是一個比較常見的一個現象。

    當然,也有例外,像朱祁鎮和朱祁鈺這兩兄弟,雖說是同父異母,但卻是朱瞻基僅有的兩個兒子。按理說,他們應該更加的親密。但事實上卻是明朝歷史上鬥得最厲害的兩兄弟。

    朱祁鈺當皇帝的時候,把哥哥朱祁鎮軟禁在南宮,一待就是七年。而朱祁鎮復位之後,不僅廢掉了朱祁鈺的帝號,還賜其諡號為“戾”,表示終身為惡,此外還不準朱祁鈺葬入皇陵。由此,朱祁鈺成為了明朝遷都之後沒有被葬入帝王陵寢的皇帝。是故,明朝遷都之後,明明有十四個皇帝,卻只有明十三陵。

    那麼朱祁鈺和朱祁鎮兩兄弟為何如此苦大仇深呢?其實本質上還是源於權力二字。

    土木堡事變之前,朱祁鎮是以嫡長子身份登上皇位的皇帝,而朱祁鈺只是一個庶出的王爺。兩者地位懸殊,朱祁鎮不擔心朱祁鈺篡位,朱祁鈺也沒那個想法造反,雙方沒有矛盾,所以關係還不錯,朱祁鎮對於自己這個弟弟頗為信任,而朱祁鈺對哥哥也是忠心耿耿。

    然而,土木堡一戰,風雲突變,明朝大軍慘敗,明英宗朱祁鎮也成為了瓦剌的階下囚。當時瓦剌人帶著明朝的俘虜皇帝,一路向京城殺來,明朝陷入存亡危機。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為了穩定軍心,孫太后和一眾朝臣放棄了明英宗,將朱祁鈺推上了皇位。

    而朱祁鈺幸不辱命,領著京城軍民,擊退了瓦剌人,成功取代明英宗成為了大明王朝的新君。

    如果朱祁鎮是戰死沙場,朱祁鈺臨危受命,登上皇位,這肯定沒什麼問題。但朱祁鎮偏偏還活著,而且瓦剌人還把他送了回來。這就麻煩了,京城裡一下出來了兩位皇帝。雖然朱祁鎮已經被奉為太上皇,但他畢竟是朱瞻基嫡長子,而且他的兒子還是太子,這皇位遲早要回到他這一脈。

    而朱祁鈺也是不甘心,自己好不容易碰到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自然是不會輕易將皇位讓出。所以他從一開始就對朱祁鎮產生了敵意。先是不願接朱祁鎮回國,後來又將朱祁鎮軟禁,再往後更是廢掉了朱祁鎮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把自己兒子推上了儲君的位置。

    這些舉動,都是朱祁鈺在和朱祁鎮爭奪皇位的表現。當然,最終的結果是朱祁鈺輸了,先是自己兒子暴斃,自己這一脈徹底絕後,然後又是奪門之變,朱祁鎮成功復辟,將自己趕下皇位。最終,成王敗寇,朱祁鎮對朱祁鈺展開了報復。

    有人說朱祁鎮對弟弟過於狠毒,但是站在朱祁鎮的角度,朱祁鈺當初對他又何嘗不狠呢?

    其實,這一切有著太多的身不由己,在權力面前,親情終究薄如紙,淡如水。朱由檢之所以不爭,是因為沒有機會。朱祁鈺之所以要爭,是因為他不願放棄。如果沒有土木堡之變這個插曲,朱祁鎮和朱祁鈺或許依然會是一對好兄弟。

  • 16 # 我要解除鍵盤鎖

    沒太多特殊原因,只是因為朱由校短命,朱祁鎮相對長命。在皇位的誘惑下,再堅固的手足情也會變成塑膠兄弟情,脆弱的不堪一擊。

    朱由校兩兄弟的父親是明光宗朱常洛,朱由校大弟弟朱由檢5歲半,是朱常洛的長子。作為明朝地位最不穩固的太子,整天擔驚受怕的朱常洛,壓根沒時間來管理這兩個兒子,這導致朱由校成了半文盲。兩兄弟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幼年喪母,所以兩人都由朱常洛的另一位妃子來撫養長大的,正因為如此,兩兄弟感情還不錯。

    從正常的歷史走向來看,皇位跟朱由檢是沒有半點緣分的,因為自己的哥哥出生就是萬曆親封的皇太孫,繼承皇位也是名正言順。但是朱由檢即位後,沒幾年就掛了,而且還沒有後代,這時候皇位就落到了最有資格的朱由檢身上。按照兄終弟及的祖制,朱由檢的皇位來路很正,這時候他哥哥也去世了,自然不會跟他有衝突。

    朱祁鎮和朱祁鈺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是兩人的媽都還在,所以是由各自的母親撫養長大。在朱祁鎮四個月的時候,就被明宣宗冊封為皇太子,作為明宣宗的長子,繼承皇位也是名正言順的。雖然朱祁鈺是弟弟,但是隻比朱祁鎮小十個月,所以小時候兩人也是一起玩到大的,兄弟之間的關係並不差。

    然而作為明朝最能折騰的皇帝,朱祁鎮親身示範了主動送人頭的戲碼,把自己留在了瓦剌人的大營裡。這時候被指定為朱祁鎮備胎的朱祁鈺,在朱祁鎮他媽和大臣的擁護下,突然間轉正了,而且還帶領臣民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憑藉著戰功,朱祁鈺坐穩了皇位,而且還比他哥幹得好,為了長時間幹下去,朱祁鈺採取了一系列行動。

    一方面朱祁鈺把哥哥囚禁起來,不讓他接觸外人;另一方面又把哥哥兒子的太子之位廢掉,換成自己的兒子上位。但是好人不長命,縱然自己使盡了招數,卻事與願違。朱祁鈺的兒子最終沒有活下來,自己在這時候也快不行了。一幫投機分子看準機會,把被囚禁的朱祁鎮重新扶正,可憐的朱祁鈺就這樣被廢掉,並很快死去。

    由此可見,朱由校兩兄弟關係好,主要是因為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雙方的權力交接是正常的傳承關係。而朱祁鎮兩兄弟原本關係也挺好(不然朱祁鎮不會冊封朱祁鈺為自己親征後的監國),只是中途發生了不正常的權力交接。如果朱祁鎮死在了親征前線,可能他跟朱祁鈺的關係就會想朱由校兄弟那樣,比較正常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犛牛角手串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