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l曉欣l

    古橋是黃昏下的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夜半鐘聲中一縷淡淡的客愁,“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也是豪門世家興衰變遷的見證者,“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古橋,坐落在山川河澗之間,使人們不必再為跨越天然障礙而跋山涉水。看花開花謝,觀雲起雲落,斗轉星移已千年。

    橋,在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作如下解釋:“橋,水梁也。從木,喬聲,高而曲也。”最初是由古木自然倒下,跨於水上形成。中國眾多的橋樑型別中,梁橋是最早出現的一種,其次是浮橋、索橋等,最後才發展出拱橋。


    史籍中最早的橋建造於商代,名曰“巨橋”。《詩經·衛風》曰:“有狐綏綏,在彼淇梁。”所謂淇梁,即架設在淇水之上的橋。淇水因淇縣而得名,即商朝首都朝歌。《水經注》記載,巨橋邊有一個大糧倉,商紂王囤積了大量糧食,卻不願發給飢渴的民眾。周武王伐紂後,才在巨橋開倉放糧,賑濟饑民。可見,在先秦的夏商周三代,中國已經具備架設原始橋樑的基礎。


    春秋戰國時代,橋樑越來越多,且與諸侯爭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由於年代久遠,無論是宋景公試箭的“石樑”,還是吳王闔閭請士兵們大搓一頓的臨頓橋(位於今蘇州),都沒有保留下來。從春秋時期延續至今的橋,只有位於西安的“灞橋”。


    當年,秦穆公稱霸西戎,與晉國締結秦晉之好,成就一番霸業。為了彰顯稱霸之功,秦穆公特賜滋水名“霸水”,並在此興建橋樑。霸同灞,這座橋就成了灞橋。


    從地理上看,橫跨灞河兩岸的灞橋位於關中要道,是秦人東出攻伐諸國的必經之路,故有“得灞橋者得天下”之說。秦始皇派兵東出函谷,滅六國,四海一。灞橋迎接從前方戰場凱旋而歸的大秦銳士,又在短短十四年後,見證了秦帝國的滅亡。


    公元前207年,曾為秦朝亭長的劉邦率先一步攻入咸陽城,之後駐軍霸上,在鴻門宴中有驚無險,全身而退。霸上,就是灞橋邊上的平原——白鹿原。最終,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擊敗強大的項羽,統一天下。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四百年後的東漢末年,關中大亂,百姓紛紛由灞橋東逃他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逃出長安後,站在灞橋邊回首長安,寫下詩句:“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


    由於中國古代早期造橋工藝的限制,相較於笨重堅硬的石材,深山老林裡自然生長的千年古木在加工上更為便捷。因此,古人在營建橋樑時,最先考慮的便是將樹木打磨成造橋所需的“梁”與“柱”,再將二者以榫卯相連線,形成全木質結構的樑柱橋。


    灞橋最早便是採用這種工藝。但木頭本身具有易燃性,且長期浸泡在水中容易腐朽,在長期使用中很容易出現事故。如《漢書·王莽傳》中記載:“地黃三年(公元22年),灞橋火災,自東起。卒數千以水凡沃救不滅。”


    隨著漢代冶鐵技術的提升,橋樑設計者開始以更堅固的石料代替木頭作為橋墩,將架橋用的石材利用打樁工藝,深埋地下,以“託木+石樑+石軸”的組合穩固橋身,使之形成最穩固的基礎支撐體系,是為木樑石墩橋。


    木樑石墩橋的出現,讓灞橋迎來新生。隋唐時期,灞河“築堤五里,栽柳萬株。”灞橋兩岸,絲絲垂柳輕撫驛站外詩人的離別之情。唐代劉禹錫曾作詩:“徵徒出灞涘,回首傷如何。故人云雨散,滿目山川多。”經過歷代重修、擴建,灞橋已然成為西安的一處文化地標,訴說著諸多滄桑往事。

  • 2 # 博學多才的風雷一號

    中國建橋技術世界一流,是因為中國建橋歷史悠久。中國古代沒有物理,那建橋技術是人們口口相傳一代傳一代的進行傳承。其實每一門看起來高深的學問,背後都是很簡單的道理,並不需要說一定有非常高的學問,才能做到非常精密漂亮的工藝技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夜雨寄北暗示詩人仕途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