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601608452609790
-
2 # 使用者4094188967702600
【釋義】
擁有忠實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經久不衰,就象詩和書能夠在世間流傳如此長久.。
【出處】
《三槐堂銘》蘇軾 [宋]
【背景】
中國曆來有重視家教、家訓的傳統。
“忠厚傳家久 詩書繼世長”是中國大多數家族推崇的經典家訓之一,常常以楹聯或對聯的形式出現於居家的門廳中,對人們的心靈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啟迪、規範、教化和塑造。
此聯是從德、知兩方面言說了人們應該操守的立身處世之道。“忠厚傳家久”是指人在品德方面的修為,強調只有忠厚才能傳家。“詩書繼世長”強調文化知識在家族傳承中的作用。
擴充套件資料:
《三槐堂銘》賞析
文章主題在於歌頌王佑的品德和功業,分五段進行。
第一二兩段,從天命的有常立論,肯定了善善惡惡的因果報應,提出“仁者必有後”的觀點,為全文的理論基礎。
第三四五層,記敘了王佑手植三槐的經過和期待,以及王佑子孫後代多有仁德賢能者的事實,說明王佑仁愛厚施、積善成德,因此才子孫多賢,福祚綿綿不絕,從而論證了觀點,突出了主旨。
全文貫穿著天命有常、因果報應思想,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認為“善惡之報,至於子孫”,顯然帶有懲創人心、引為鑑誡的良苦用心。文章敘議兼行,揮灑如意。文字簡潔,自然流暢。
-
3 # 使用者1613699411621524
【釋義】
擁有忠實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經久不衰,就象詩和書能夠在世間流傳如此長久.。
【出處】
《三槐堂銘》蘇軾 [宋]
背景:
文章是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在湖州上任時為學生王鞏家中的“三槐堂”題寫的銘詞。蘇軾在徐州期間,王鞏曾與其一起郊遊吟詩。蘇軾來湖州上任,王鞏也趕來相會,並請其為自家“三槐堂”題銘,蘇軾便應邀作《三槐堂銘》。
-
4 # 使用者3619222954713524
【釋義】 擁有忠實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經久不衰,就象詩和書能夠在世間流傳如此長久.。 【出處】 《三槐堂銘》蘇軾 [宋] 背景: 文章是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在湖州上任時為學生王鞏家中的“三槐堂”題寫的銘詞。蘇軾在徐州期間,王鞏曾與其一起郊遊吟詩。蘇軾來湖州上任,王鞏也趕來相會,並請其為自家“三槐堂”題銘,蘇軾便應邀作《三槐堂銘》。
回覆列表
【釋義】
擁有忠實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經久不衰,就象詩和書能夠在世間流傳如此長久.。
【出處】
《三槐堂銘》蘇軾 [宋]
【背景】
中國曆來有重視家教、家訓的傳統。
“忠厚傳家久 詩書繼世長”是中國大多數家族推崇的經典家訓之一,常常以楹聯或對聯的形式出現於居家的門廳中,對人們的心靈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啟迪、規範、教化和塑造。
此聯是從德、知兩方面言說了人們應該操守的立身處世之道。“忠厚傳家久”是指人在品德方面的修為,強調只有忠厚才能傳家。“詩書繼世長”強調文化知識在家族傳承中的作用。
擴充套件資料:
《三槐堂銘》賞析
文章主題在於歌頌王佑的品德和功業,分五段進行。
第一二兩段,從天命的有常立論,肯定了善善惡惡的因果報應,提出“仁者必有後”的觀點,為全文的理論基礎。
第三四五層,記敘了王佑手植三槐的經過和期待,以及王佑子孫後代多有仁德賢能者的事實,說明王佑仁愛厚施、積善成德,因此才子孫多賢,福祚綿綿不絕,從而論證了觀點,突出了主旨。
全文貫穿著天命有常、因果報應思想,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認為“善惡之報,至於子孫”,顯然帶有懲創人心、引為鑑誡的良苦用心。文章敘議兼行,揮灑如意。文字簡潔,自然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