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45891842171

    中國血液化三大屬性。大寫一。工筆畫。兼工帶寫。

  • 2 # 使用者4776268737026

    中國寫意畫的3個特點

    1.不似為欺世,太似則媚俗

    在繪畫萌芽階段,形似的目的是“以意表形”;後來隨著繪畫藝術的發展,進入到“以形寫形”的階段;後來,才逐漸形成“以形表意”的創作主張。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在《畫論》一書中,最早提出了“以形寫神”的理念,後逐漸演變為“以神寫意”的意象造型觀念。

    晉關於中國寫意畫“形神問題”,闡述得最為精闢的,莫過於近現代的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不似為欺世,太似則媚俗,妙在於似與不似之間。”在齊白石先生的《蛙聲十里出山泉》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神”的巧妙描繪。畫面上不見一蛙,卻有如聞蛙聲之感,奔騰的山泉彷彿與遠處的蛙聲交響,使人產生無盡聯想。

    這也是中國寫意畫最大的魅力所在,要求創作者不斷豐富自我,不斷擯棄物體表象,加入自我的創造、誇張,追求物象背後的“神韻”,做到“遺貌取神”。


    2.以筆畫骨 以書入畫


    謝赫六法是中國古代美術品評作品的標準和重要美學原則。“六法”最早出現在南齊謝赫的著作《畫品》中。其中“骨法用筆”,指的便是對物象形神結構的描繪。不僅要求畫家對物象的基本結構有精準觀察,更重要的是在取捨之間,傳達畫家主觀感情和藝術創造。


    在中國畫、特別是在寫意畫中,要求筆墨上具備審美價值,也就是中國畫的“線條之美”。這種審美需求,也促成了“書畫同源”這一中國特色的繪畫、書法藝術的發展。

    明代畫家陳洪綬所繪的《蓮石圖》,荷花工細,但線條勁健,湖石筆厚重,堅實有力,在一畫之中,透過筆法的變化體現了蓮之勁、石之堅、葉之厚。

    3.畫中之境 中得心源

    中國傳統的思想哲學,決定了中國的繪畫對意境之美的崇尚。唐代畫家張璪便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創作理論,要求藝術創作既要來源於對大自然的師法,也要加入藝術家內心的情思和構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了別人而活的悲慘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