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北啾橘鳩卡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對稱,而且認為西洋是法治的社會,我們是‘人治’的社會。法治的意思並不是說法律本身能統治,能維持社會秩序,而是說社會上人和人的關係是根據法律來維持的。法律還得靠權力來支援,還得靠人來執行,法治其實是‘人依法而治’,並非沒有人的因素。”

    “所謂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法治社會用“法”維持秩序,人治社會是“無法”的,但這“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

    用現代的觀點看,提到“禮”,想到的是翩翩君子、溫潤如玉,但是歷史是相對的,事實上,“禮也可以殺人,可以很‘野蠻’。”比如中國古代的陪葬制度,緬甸的青年在成年時殺人,古代的禮與現代的禮是不同的,用現代的標準看,它是殘忍的。

    “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範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的。而禮卻不需要這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鄉土社會安土重遷,在一代又一代的週而復始中形成了維持秩序的“禮”,使人在接受教化後不得不心存敬畏,主動服禮。法律是從外約束人的,但是禮治看似主動,實際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孔子常說的克己復禮便是最好的證明了。

    禮治在相對封閉的鄉土社會適用,但是隨著人口流動和環境改變,禮治已經無法適應社會需要,法律應運而生,隨之進入法治社會。

    “法治和禮治是發生在兩種不同的社會情態中”,作者提到的禮治便是人治了。禮治社會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的,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而中國目前大力建設法治社會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0CrMn和42CrMo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