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九世之仇尤可復

    漢光武帝劉秀——當世名儒,當然有文化。

    漢光武帝劉秀,倒是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知識分子,不過對於他究竟是多大的知識分子,可能會有低估。《後漢書·光武帝紀》載:

    王莽天鳳中,(劉秀)乃之長安,受《尚書》,略通大義。

    看到“略通大義”,大家可能以為劉秀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太學生而已,但是在今文經學裡面,“略通大義”也是十分難得的。

    王莽時代雖然今古文經學並立,但看劉秀登基後的取向,他多半還是研習的今文經學。

    今文經學不追求廣博而追求專精,闡發微言大義時經常用幾萬字來解釋幾個字,很多今文經學家一生只通一經,但一經就有一經之用,真正做到了“通經致用”。劉秀在短短几年內就能“略通”《尚書》大義,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後漢書·光武帝紀》載,漢光武帝統一後:

    數引公卿、郎、將講論經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承間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遊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可見劉秀對文化學習是真愛,並不只是拿來充門面的,而且他還能跟當時的宗師級經學家談笑風生,就算這些大宗師有賣皇帝面子的成分,劉秀的經學也一定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不然討論根本無法進行的。

    可見用兵如神的劉秀不但是知識分子,而且是一個大公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名博物館講解員,如果在講解過程中游客提出了你無法解答的問題,應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