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麗

    古詩文確實是有浩浩歷史中的精華,需要學習,但是也有時代的侷限性,希望出版編輯的老師們能精中選精,避免有些歷史的糟粕混入其中,讓小朋友們純潔的心靈上染上小斑點。

    看《中國詩詞大會》,就深刻地表現出“腹有詩書氣自華”,讓無數小朋友為之痴狂,連我小一的兒子也信誓旦旦地說要讀詩詞,我想這就是詩詞的魅力吧。

    它如此醉人,當然該引入。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現在教育一直在提倡閱讀,所以新教材也把閱讀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提升閱讀興趣就得找小朋友的興趣點,所以加入了更多生活元素,還增加了童話和童詩呢。古詩文因為節奏感強朗朗上囗,也深得喜愛。

    再說這詩詞中的愛國情操表達得更加淋漓盡致,家國情懷也是深摯的大情懷。對培養國家小苗苗的正能量有極好的推動作用。

    這方面而言,現代文這樣的精品少之有少。只得拿古詩文彌補了。

    我看了新教材一上和七上之後,並沒感到換血,以前課本中詩文稍少,老師也會補充精品,總起來說孩子背誦古詩文量並沒有增加。

    我很喜歡古詩文中的插圖,變美了,詩美+圖美才是詩境。

  • 2 # 不二旅人

    2017年9月新學期開始後,中國新一批入學的中小學生語文教材將統一採用全新的“部編本”,即由教育部直接編寫。這意味著語文教材“有限的多樣化時代”告終。這次改版,是中國語文教材自白話文興起後的第七次“大換血”。

      新版“部編本”教材最引人注意的變化之一是古詩文篇幅大幅增加。小學一年級課本首次加入古詩,小學6個年級12冊共有古詩文132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約佔課文總數的30%。與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達80%左右。初中6冊選用古詩文的分量也增加了。

      新版教材從2012年3月啟動以來,歷時4年完成。改版後將強調課文的經典性、文質兼美,選篇原則回到“守正”立場,大幅減少尚未沉澱的“時文”,而大幅增加古詩文篇目。

      本次教材變更訊息公佈後,“語文教材古詩文比例飆升”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大多數網友對此表示了支援。

      網友未成年大叔20:漢字本來就是意會,學了古詩詞才能知道典故,對單個字的認識也才能更深刻,並且大部分古詩詞意境都很美。我不知道某些說背了就忘,增加學生負擔的人有何想法。增加古詩詞必定減少白話文,給學生減負也是教育部門會考慮到的方面。別自己代表大多數人,你不配

      網友龍睿_Melody:真的挺好的,讓小孩子從小接觸中國傳統文化,非常好的舉措。畢竟我已經畢業了。

      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多年的鮑老師對“津雲”-前沿新聞記者表示,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廣博精微,而古文中更是蘊藏著中國五千年曆史的智慧精髓。本次語 文教材大幅提升文言文篇目,不僅有助於華人對了解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更具有傳承中華文化,踐行傳統美德的重要意義。透過學習,讓這些傳統美德根植於青少年幼小的心靈,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孕育純樸的民風,這才是青少年學習古文的意義所在。

      也有部分網友擔憂,古詩文比例增長後又將增加小學生背誦課文的壓力。低齡年級學生難以理解古文的涵義,要求背誦為主的學習方式能否學習到古文的真正精華?鮑老師坦言,古詩文學習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一個過程。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傳統的“死記硬背”模式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培養語感,增加文學鑑賞能力,為日後的古詩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對於高年級學生而言,古詩文學習不單是枯燥的熟讀背誦,老師應該更多激發學生對於古詩文的閱讀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網友chengmangtiang:小學一年級就讀古詩,他們能理解嗎?不要少數幾個人喜歡就強加於更多的人,現在的孩子童年已經沒有樂趣了只有負擔,還是用白話文教一些禮貌道德的東西吧

      網友-Cingzijancze-:難度和篇幅適量吧,不然容易讓一些孩子產生反感。然後。小朋友們加油。

      網友紅不起來的搞笑博主:弘揚文化固然很好,但會不會讓語文教學越來越教條,學生們除了會背還剩下什麼

      藉著《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餘溫,“古文熱”熱情未減。一直以來,中華民族的詩詞歌賦源遠流長,為每個華人所自豪。古詩文更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階段性載體,起到了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隨著開學臨近,面對全新語文教材,家長們應配合老師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父母要明白的是,古詩詞教育不僅是通篇背誦這麼簡單,在生活中培養孩子興趣才是關鍵,教育重在理解,只有讓孩子品味到文言文中的優美意境,才能達到啟迪智慧的目的。

  • 3 # 不如相忘於江湖10

    就該這麼幹!讓那些除了安徒生童話外沒有讀過書的人重新學習!不要老是把正面形象都弄成外國老人外國小孩!讓明星些遺落在地鐵上的書有中國書。比如弟子規三字經增廣菜根譚顏氏家訓周易……

  • 4 # 金福隆

    很不贊成中小學語文大換血!適當增加點古文內容就可以了。因為大部分學生,長大以後,也不是全憑那些生澀難懂的《國學》去生活,還得靠其他知識去工作和生活。對於《國學》,知道點名句,懂得點常用的道理就可以了,一般人沒必要大面積地去學習。如果在教材裡大面積地增加古文篇幅,那也只會加重孩子們的學習負擔,對以後的人生道路也無多大益處!大量地學習古文,還是留給那些專門研究和探討古文的專業人士,去深入學習和研究吧!

  • 5 # 家有一個小學生

    謝謝邀請。語文教材古詩文大幅增加,個人認為很有必要,甚至覺得還不夠,畢竟中華幾千年文化及文明全賴文與字載道而傳。科學的進步與普及確實是現代社會的主流與趨勢。但我們自己民族的血脈與烙印真的就應該淡化和被融合嗎?別忘了,中華文明歷來是博採眾長,同化其他的。現在的古詩文增加僅僅是一次小小的努力而已,因為古詩文背後的深厚的文化沉澱才是我們要學習理解和掌握的,我們一直傳承的中華文化在時間面前一定會證明她強大的生命力,這是必然的。

  • 6 # 鄉村兒童王

    知識點的大換血不如從人的思想道德上來個大換血。看看古人,想想當前就明白語文要大大的換血原因所在了。儘快的學點古文,讓老師找到孔老先生的教育教學感覺,讓家長和社會找到尊師重教的作用。

  • 7 # 濤聲依舊

    正確的教育導向,應該給予頂贊!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許多古文經典需要從小去品讀,理解,感悟。英語,法語等的只是交流的工具,你能在裡面悟道什麼人生道理?學好國語才是修身養性的基礎!

  • 8 # 使用者6443968879

    教材必須體現國家意志。全國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正式結束了語文教材不統一的混亂局面。

    隨著國力越來越強,語文教材則必須體現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古文的增加,正是這種需要。

    這也傳遞了一個重要訊號:崇洋媚外的歷史將一去不返了,華人需要回到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中來了。

    我估計,將來語文教材如果還要修訂的話,古文比例還會增加,可能會直接大段地選取四書五經。

  • 9 # 小一時空

    -

    年初的中國詩詞大會曾在舉國上小掀起一股學習和吟誦古詩詞的熱潮,足見文化傳承的無限魅力。

    在新編的語文系列教材中,這是7-9年級必讀的古詩文名篇。

    “高山流水”,“桃花源記”,木蘭辭,行路難,......

    都是流芳千古的作品,帶給同學們真善美的感悟,和對人生社會的思考。

    -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反映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

    -

    文化是社會的象徵,優秀的詩文作品,總是離不開現實社會,芸芸眾生的酸甜苦辣,衣食住行。

    唐代詩人杜甫等名家的作品就是其中的典範。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

    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由自身遭遇聯想到戰亂以來的萬方多難,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

    -

    -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家國之恨、艱危困厄,由悲而壯、由鬱而揚,迸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

    慷慨激昂、擲地有聲,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語調顯示了詩人的民族氣節。

    -

    這樣的千古名句,不知激勵了多少英雄豪傑,捨生取義,大義凜然,為了國家和民族視死如歸。

    -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 孔子云:何陋之有?

    -

    銘是古代一種刻於金石上的押韻文體,多用於歌功頌德與警戒自己。

    作者託物言志,透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的不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借陋室之名行歌頌道德品質之實,表達出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

  • 10 # 怪博士李雷

    支援。

    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曾經喜歡收藏精品,尤其是古詩文。結果,越收集越發現,古詩文的精品,出現在課本上的機率最高。

    而多年以後,回顧起來,發現,自己記憶最深刻的,依然是課本上的那些精彩詩詞。

    ———古詩文是漢語的精華———

    語文,是語言和文學、文化的簡稱。

    而最能傳承語言和文學文化的內容,古詩文當仁不讓。

    ————經得住考驗的古詩文————

    首先,古詩文經得住歷史的考驗,一篇精彩的詩詞,能夠經歷幾百上千年的傳頌,並被各種作品集收錄,本身是對作品的考驗。這是無數人的考察結果。

    而那些現代作品呢?很多都錯的離譜。

    比如著名的小學課文《旅鼠》,講述的是旅鼠種群擴大後自殺的內容。然而,這篇文章,從頭到尾就是一個謊言。

    最基本的,旅鼠會游泳!

    其次,旅鼠並不是自殺,而是遷徙。在旅鼠跳海的對面,是一片草地,當地人經常會看到旅鼠突然間出現在了草原上,當地人稱之為天鼠,而我們知道旅鼠不可能從天而降,其實旅鼠就是跳海游過去的。

    (旅鼠遷徙圖)

    最後,這篇文章是當時為了推廣計劃生育而寫的,當年迪士尼試圖讓旅鼠跳海,結果人家根本不跳。它們又不傻,他們跳海是游到對岸去尋找新的定居地。最後,拍攝者竟然把旅鼠推到海里。

    類似的錯誤文章一大堆,什麼羚羊飛渡,什麼老鷹重生。

    與其讓學生學習這種錯誤的文章,還不如去學習那些經典古詩文。

    —————飽含文化的古詩文—————

    語文是文化的載體,而每一首古詩文,無不是文化的載體。

    一首古詩文,有詩詞創作的背景,有作者的背景,還有詩中反覆推敲的字詞。

    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就這麼一首短短的詩,我們可以瞭解很多內容。

    1,大詩人李白的歷史

    2,這首詩創作的背景,

    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當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趕赴被貶謫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訊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白帝下江陵”。

    3,絕美的描述長江的內容

    全詩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

    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全詩把詩人遇赦後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運用誇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楊慎贊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你看,這就是古詩文的魅力。

    如果讓我們寫個小遊記都可以。

    —————其實古詩文並沒有想象的多—————小學一年級課本首次加入了古詩,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有古詩文132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每個學期10篇,占課文總數的30%左右。與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達80%左右。

    看到這句話,我剛到的是痛心。

    增加了80%,結果,小學六年,累積才132篇,也就是說,原來小學中的古詩文,才只有不到30篇,平均每個學期不到3篇。

    那麼長長的教學時代,語文究竟在幹什麼?

    一個學期兩篇古詩文?剩下的全是什麼旅鼠這類錯誤知識?這不是教學,這是毀人。

    瑰麗璀璨的中國文化,結果自己都不珍惜,看著南韓一天到晚申遺,我們憤怒,可是教育部門曾經的不作為,大有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3:馬小玲為什麼變殭屍是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