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勇敢的初心不改

    首先,我們這樣理解素質這個詞。素質,是後天形成的一種生活習慣。 素質的高低不以人種而劃分,任何地方都有素質高的人和素質低的人。既然是後天形成的生活習慣,那就與所受教育和家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家庭教育可以說是貫穿一個人一生的教育,家庭教育貫穿在一個人經歷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之間,是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紐帶,同時也是二者的基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覷。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成長和未來,一個人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寫什麼就什麼,家庭教育完全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素質。

    其次,說到個性,個性也可稱為性格或人格,著名心理專家郝濱先生說過:“個性可界定為個體思想、情緒、價值觀、信念、感知、行為與態度之總稱,它確定了我們如何審視自己以及周圍的環境。它是不斷進化和改變的,是人從降生開始,生活中所經歷的一切總和。”簡單的說,個性就是個體獨有的並與其他個體區別開來的整體特性,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穩定的、本質的心理特徵的總和,是一個人共性中所凸顯出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所有的教育和環境造就了一個人的個性,甚至說是素質和個性是平行關係,都收到教育的影響不僅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而是三者一起影響的結果。

    然後我們來談一下德才兼備這個成語,語出《元史·豐臧夢解傳》:“乃舉夢解才德兼備;宜擢清要;以展所蘊。”也就是說德才兼備,既有德,又有才;品德和才能都好。成語上出現的順序是德在前才在後,說明人們把德看的要先於才,可以有德無才,但不可有才無德,就是這樣的道理。

    德才兼備其實際也是對一個人的個性素質的要求,只要具備了德和才,就有素質,就有個性,同時也就滿足我們的要求。

    最後,一個人的成長成功等等,都是源於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者的不斷融合和互相促進,才促成了一個人的素質,或是個性,它們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言語不周之處,敬請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l8lte是什麼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