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映明
-
2 # 使用者3584038583935213
分手,原指牽手的現在分開了; 引申喻意是指兩個相戀的情人或伴侶因為外界異常的因素而分開。
還有,就是俄華人打賭時要握手,然後由證人把雙方的 -
3 # 啦啦啦娜妮子
這句話最主要的意思是說:心裡面是有不甘心的,但是卻又沒有力氣繼續堅持下去,表示心有餘而力不足。正確使用字詞,才可以讓語言的表達和解說,更具有規範化以及清晰的效果,給人容易理解的感受。
力所能而不及,心有不甘無以為繼,意思是有一定能力,但是沒辦法顧及,內心是不甘心的但是沒有辦法繼續。
4月10日,人民日報海網路釋出新聞稱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出現衰退。
2020年全球經濟將面臨1930年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人均收入也將減少。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1-2年經濟並不會好到哪裡去,即便是政府幹預,經濟的復甦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有朋友問我說,在疫情當下,自己想換行業是否合適。還有人問我,這個時候裸辭創業是否合適,而且是和從事行業不相關。我們不得不承認的個事實是,疫情對經濟確實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所謂的危機,則是“危”中也有“機”。這種情況下依然想要辭職,我相信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有美好的發展前景才做出的選擇,雖然疫情對餐飲、旅遊、航空等行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有些行業不但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反而因疫情而受益。譬如醫藥行業、生物行業、線上教育行業、線上生鮮、電商、網際網路醫療、線上教育、企業服務(線上辦公)以及網際網路類生活服務等行業。所以,對於想辭職換行業或創業的人來說,只要看準時機,抓住機會,也未必不是不可的。
但畢竟現在經濟局勢不穩定,如果想辭職、裸辭嘗試去做別的行業,不論是換工作還是個人創業,建議大家在辭職前考慮清楚以下幾個問題,再做出決定。
1、是否有經濟實力做保障
做任何事情,經濟首先是我們需要考慮的第一要素,也是最核心主要的條件。如果你現在有穩定的工作,也就意味著有一份穩定的保障收入,至少每個月的生活費用不愁。當人有持續性的穩定收入的時候,是不慌張的,也不會考慮太多其他的不確定和風險性的問題。但當你沒有了經濟來源的時候,人是會慌張的,會陷入到恐慌和不安全感的環境中。所以,在辭職前,你先問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作為保障。
2、是否有提前瞭解過其他行業
第二個問題就是其他行業瞭解有多少?你是否有資源?無論你現在對自己現在所在行業不喜歡也好,覺得發展不好也好,看到其他行業發展不錯,或喜歡其他行業等原因,都先不要著急辭職跳槽。一個人在進入職場以後,所從事的工作所在的行業一定是需要3-5年才能瞭解透的,不是短期內能否掌握行業發展和運營情況的。可能,你在本行業已經瞭解很多的,看到其他行業還不錯或喜歡,就想換行業。所謂這山看那山高,爬山過程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3、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除了以上兩個硬性和外部條件以外,第三個問題就是你有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面對失敗的準備無論是找工作還是創業,疫情當下不穩定的市場經濟環境,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即便是你今天看好了這個行業,準備辭職找工作或創業,有可能會出現找不到滿意工作,或創業失敗的情況。譬如想換工作,目前你有穩定的工作,但辭職後不一定能夠找到穩定和令你滿意的工作。受疫情影響,部分人處於失業待就業的狀態,就業競爭力遠比去年大很多,何況是跨行業找工作。對於HR而言,在當下如此眾多的招聘人員中,他們一定會優先選擇優質的人才,具備豐富行業經驗的人,招來就可以用,因為,他們需要為公司創造價值和利潤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