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番茄98365739767

    62歲,沒有徒弟。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涼州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

    其原為曹魏天水郡中郎將,後降蜀漢,深受諸葛亮器重。費禕死後,姜維總領蜀漢軍權,並先後11次伐魏。其後劉禪降魏,蜀漢滅亡。姜維打算利用鍾會野心復國,而降鍾會。但因事敗,死於亂軍之中,享年六十二歲。

  • 2 # 四哥觀點

    對將領最好的評價應該是“出將入相”,其中能做到出將入相的又非儒將不行。近代則有曾國藩、李鴻章算得上出將入相的人才。按這個標準,姜維只能算是一流將才,謀略則稍遜一籌,我選取三國時期幾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來和姜維做對比便一目瞭然。

    演義中智謀第一的當推諸葛亮,然而他遇到了平生最大的對手司馬懿,這兩人旗鼓相當,對陣中互有勝負。諸葛亮雖率軍出征,但不披掛上陣,嚴格來說屬於帥才不是將才,司馬懿披掛出征運籌帷幄,客觀上說算得上“出將入相”。

    影視劇中諸葛亮中老年後全是坐小推車,司馬懿全程騎馬,為此扮演司馬懿的魏宗萬老師特別羨慕唐國強不用騎馬可以做小推車,這是題外話。拋開小說“尊劉貶曹”既定思想來說,這二人算得上當時頂配智庫。

    其次是諸葛亮早期合作伙伴周瑜,孫策臨終託孤“外事不決問周瑜”可見周瑜絕非浪得虛名,周瑜做大都督首次點兵時,程普稱病不出,起初輕視周瑜是書生,後來又拜服周瑜點將“極有法度”,可惜英年早逝,綜合周瑜戰績來說,只能說潛力很大。

    姜維師承諸葛亮,對陣鄧艾鍾會只能膠著,無法取勝,雙方互有勝敗,最後險些被宦官黃皓奪了兵權,後來在郤正建議下屯田沓中避禍。顯然很被動了。

    所以說姜維謀略遠遜諸葛亮司馬懿,卻又高於蜀漢集團的五虎上將,說他是將才的天花板,是帥才的地平線,料無差錯!

  • 3 # 深擁Kiss

    先說結論:演義姜維武力大致是一流守門員,三國志標準,呂布100,五虎、顏良、典韋、許褚、龐德、文丑95+,張遼、夏侯惇、張郃、夏侯淵、魏延、徐晃等可以和超一流掰手腕(但最終不敵)的90——94,姜維89正好,與馬岱、王平、程普不相上下。

    出場平趙雲。

    分析:粗看似乎不錯,但第一隻有數合,第二這是已經七十歲,中計時感慨我不服老要死於此地的趙雲,對比一下當年長坂坡單騎救主,漢水嚇得張郃徐晃不敢交鋒的趙子龍,衰退是非常明顯的。三國演義不是武俠小說,人物衰老後實力會大幅度下降,這個在黃忠部分多次強調。當然趙雲對姜維評價不低,可以加分。

    數合平張翼,不明回合負於王平+張翼聯手。

    分析:封死姜維上限的點。對比一下超一流:

    對徐質。

    分析:兩合擊敗張翼的徐質絕對是後三國最有希望爭一的存在。間接對比是徐質對張翼表現(兩合完勝)明顯優於姜維(兩合平手),直接對比是蜀軍退三十里下寨,姜維和夏侯霸商量怎麼陰死徐質。還有一個證據是姜維突襲疲勞徐質,也僅僅是刺中坐騎,小兵一擁而上殺的徐質。演義中其他強突襲弱的表現,關羽——顏良,趙雲——高覽,魏延——王雙,都能做到秒殺,則姜維哪怕看突襲表現也不強於徐質。

  • 4 # 饞嘴肥貓說古今

    作為蜀漢後期的全軍統帥,大將軍姜維的武藝到底如何呢?很多三國迷朋友彼此也爭執不休,始終沒有達成一個共識。姜維的武藝是不是能與蜀漢五虎旗鼓相當呢?

    歸根結底,要推斷一個武將的武力值,還得從他的戰鬥表現來進行判定,這是最直接的依據。當然,也要與其他武將之間進行參考和對比,才能夠更加準確。

    姜維初次出場是在諸葛亮北伐攻打天水關的戰役中。諸葛亮設下“調虎離山”之計,派趙雲率兵準備乘虛拿下天水。沒想到被姜維識破,來了“將計就計”,提前在天水城外設下埋伏,張網以待。趙雲來到城下,正欲攻打,伏兵四起,姜維“挺槍躍馬”殺出來了。

    原著中說,趙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精神倍長”是不是說明姜維有優勢呢?未必。大家記得,在虎牢關之戰中,呂布追擊公孫瓚,被張飛攔下,張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但張飛並沒有佔上風;襄樊之戰時,關羽和龐德打鬥“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也沒有說誰佔了上風。這說明“精神倍長”只是進入了亢奮狀態,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因為遇到了強大的敵人,必須要集中精力將自己的武力發揮到極致。

    在與姜維的打鬥中,趙雲非常震驚,書中描繪了趙雲的心理活動:“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這樣的描寫能說明趙雲落在下風嗎?當然也不是。趙雲隨諸葛亮北伐以來,根本就沒遇到個象樣點的敵將,西涼韓德號稱“有萬夫不當之勇”,四個兒子“皆精通武藝,弓馬過人”,但被趙雲在鳳鳴山一戰滅了滿門。隨後趙雲又力敵八將,打得眾魏將“陸續奔走”。此時的趙雲是蜀漢五虎僅存的碩果,雖“壽已七旬”,仍威名赫赫,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猛將,在疆場上全無敵手。

    趙雲從來不怕埋伏,他非常擅長打突圍戰,按照他的戰鬥風格,必須是“斬將破圍”。而在天水關遇伏,趙雲仍然是這個想法,要幹掉最囂張的敵將,破圍而出。但突然遇到了姜維這樣一個強手,短時間內不可能拿下來,而敵人的包圍圈可是越收越緊。諸葛亮安排的戰鬥計劃已經破滅,任務失敗,趙雲的必須首先保障部隊安全撤離才是上策,因此趙雲沒有與姜維糾纏不休,而是迅速撤退了。

    所以說,趙雲並非被姜維擊敗,而是主動撤退。而姜維的武藝也得到了趙雲的認可,“誇獎姜維槍法,與他人大不同”。趙雲性情忠厚誠實,即使是敵人,也願意認可對方的優點。

    那麼姜維的武藝能達到什麼水準呢?咱們再看下一場戰鬥。姜維為了母親的安全,率兵去守冀城,在期間他率部出城去劫奪蜀軍糧隊,遇到蜀將張翼,兩人交鋒,“戰不數合”,王平又率領一支人馬趕到,“兩下夾攻,維力窮抵敵不住,奪路歸城”

    這場戰鬥可以看出,在一挑二的狀態下,姜維打不過張翼和王平的聯手夾擊。王平和張翼只能算是二流水平的武將,但姜維仍然是“力窮抵敵不住”,這樣的戰鬥力怎麼可能與趙雲相提並論呢?米倉山趙雲發威,張郃和徐晃兩員曹魏一流猛將都不敢往前湊,所以結論很清楚,姜維的武藝比起趙雲來還差著一個很大的層次。

    諸葛亮數次北伐,曹魏猛將張郃都屢屢為難,給諸葛亮造成了很大困擾。而諸葛亮為了抗衡張郃,首先選擇的並非姜維,而是大將魏延。在街亭之戰中,諸葛亮安排馬謖和王平去守街亭,又派高翔去駐紮在列柳城,支擒馬謖。諸葛亮仍然不放心,張郃太厲害,“必得一員大將,屯兵於街亭之右,方可防之”,然後派出了魏延。這個安排也說明,在諸葛亮的心目中,蜀漢軍中的第一猛將仍是魏延。

    諸葛亮死後,魏延作亂,率部到南鄭關堵截蜀軍主力的退路,姜維與楊儀商議:“魏延勇猛,更兼馬岱相助,雖然軍少,何計退之?”在兵力佔優的情況下,姜維仍然如此忌憚魏延,可見在姜維本人的心目中,也承認自己武藝不及魏延。

    魏延作亂,燒絕棧道,上表朝廷,後主劉禪說:“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可見在劉禪心目中,也認為蜀軍中無人能敵魏延,當然包括姜維也不行。

    透過以上諸葛亮、姜維、劉禪的觀點來看,姜維的武藝應遜於魏延。

    姜維的作戰風格比較獨特,屬於興奮型的戰將,遇強不弱,遇弱不強。打了雞血興奮起來,敢和趙雲惡鬥;狀態不好的時候連鄧忠這樣的毛頭小子也搞不定。越是危急時刻,越能超水平發揮――玩的就是心跳。

    鐵籠山之戰,郭淮和羌兵突然襲營,姜維措手不及,慌忙逃跑,武器都沒來得及拿,箭也丟了。郭淮窮追不捨,危急時刻,姜維空手接箭,反身射死郭淮。

    長城之戰,姜維遇到鄧艾的兒子鄧忠,雙方交鋒“三四十合,不分勝負”,姜維見鄧忠槍法“全無半點放閒”,就詐敗而走,暗箭射之,被鄧忠早有防備避開,一槍刺向後心,危急時刻,姜維挾住敵人槍頭,拔出劍來,驚退鄧忠。

    疆川口之戰,姜維遇魏將楊欣攔截, 一個回合擊退楊欣,然後追射之,連射三箭,都沒有射中,姜維發怒折斷雕弓,策馬再追,卻馬失前蹄,栽落塵埃,楊欣回馬來殺。危急時刻,姜維一躍而起,一槍刺中楊欣坐騎的馬頭,反敗為勝。

    透過上面這三場戰鬥,我們可以看出,姜維的發揮並不穩定,但他的反應速度非常迅捷,總能在危急時刻超水平發揮釋放大招,轉敗為勝。

    侯河之戰、沓中之戰,姜維與魏軍主帥鄧艾兩次單挑廝殺,一次是“數十回合”不分勝負,一次是“十餘合”仍然是平手。

    這兩場戰鬥也能看出姜維的武力值和鄧艾基本上是在同一層次,屬於一流戰將中等偏弱的水平。低於張郃、魏延,和樂進、淩統相近,在三國武力排行榜上只能排到二十七八名以外了。

  • 5 # 中州史話

    武功狹義的講就是指武術,也指軍事方面,如“文治武功”。姜維和五虎將不同,大多數時候並不是一名戰將,而更多的是一名統帥、軍事家。關於姜維的單挑能力,好幾位答友已經分享過了,阿中來聊一聊姜維的軍事能力。

    姜維遠離漢中,更改漢中佈防,直接導致蜀國的滅亡,因而在許多人看來姜維的罪過很大,能力被過譽了,諸葛亮看走眼了,這樣的看法過於以成敗論英雄。姜維和于禁的人生有幾分相像,人生路上一直都很順,受到倚重,但是在人生的最後一次表演演砸了,給自己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拋開最後的漢中之戰,姜維的戰績表可以說是非常亮眼的。

    蔣琬執政時期,姜維“數率偏軍西入”,可以說是小試牛刀,帶領小部隊到隴西作戰,因功從輔漢將軍升遷為鎮西大將軍。

    公元247年,率軍討平漢山平康夷的叛亂。出洮西大戰魏大將軍郭淮、夏侯霸。這一年姜維升遷為衛將軍。

    公元249年,姜維出西平,不克而還。

    公元253年,出兵圍南安,糧盡而還。

    公元254年,出隴西,斬魏將徐質,狄道長李簡獻城投降,遷河間、狄道、臨洮三縣民眾撤軍。

    公元255年,再出狄道,大破雍州刺史王經,斬敵數萬人。

    公元256年春,姜維升為大將軍。原準備和鎮西將軍胡濟在上邽會合,結果胡濟沒有按約定時間到達,姜維被鄧艾擊敗,損兵甚多。姜維上書自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

    公元257年,姜維趁魏國諸葛誕起兵淮南,遙相呼應出兵駱谷,和鄧艾、司馬望沿渭水對峙,次年諸葛誕兵敗,姜維退兵,復職為大將軍。

    公元262年,姜維進入沓中。

    公元263年,聽說鍾會在關中準備進攻蜀漢,姜維向劉禪上書建議派遣廖化、張翼分守陽平關、陽平橋頭,防患於未然。宦官黃皓勸說劉禪不予理會,沒有派兵加強守備。

    六年,維表後主:“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詣督堵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謂故終不自致。啟後主寢其事,而群臣不知。——《三國志》

    總結來看,對內平叛這種小戰鬥對姜維來說是手到擒到,沒有什麼難度。對外出兵的有七次,斬敵將一名,招降守將一次,遷民而還一次,大勝一次,大敗一次,打成平手、對峙中因糧食不足等撤軍的三次。諸葛亮五次北伐,斬敵將一名,遷民而還一次,奪城二座,大敗一次,其它也是打成平手。對比來看,姜維和諸葛亮的戰績在伯仲之間,甚至略佔上風。

    蜀漢之亡,姜維有直接的責任,但是蜀漢整體的責任更大,倘佑劉禪聽取姜維的建議,讓廖化和張翼分別增防陽平關和陰平關,即便鄧艾、鍾會能進入漢中和陰平,突破蜀漢的第一道防線,也無法突破蜀漢的第二道防線,蜀漢滅亡的時間還要往後推移幾十年。蜀漢的滅亡是整個官僚體制的問題,不能都怪到姜伯約一個人頭上。

    (諸葛)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鍾)會與維出則同輿,坐則同席,謂長史杜預曰:“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三國志》

    諸葛亮對姜維的評價是“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敏於軍事,深解兵意”,他認為姜維的能力要勝過“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馬良,治中從事“李氏三龍”之首的李邵。姜維能在蔣琬、費禕之後接任大將軍,也說明了他的能力,特別在軍事上姜維要勝過蔣琬和費禕。作為姜維的對手,鍾會評價姜維的能力要勝過魏國的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徵西將軍夏侯玄。由此也可以看出,姜維的能力是非常出眾的。

    姜維是難得的上將之才,可惜天意弄人在蜀漢效力,如果互換下角色,姜維沒有歸降諸葛亮,繼續在隴西作他的參軍,後來可能成為和鄧艾、郭淮一樣鎮守一方的大將。蜀國的環境制約了他的表現,蜀國的微弱又需要他承擔起更大的責任,即使有所失也是世事使然。又或者姜維和同時降蜀的梁緒、梁虔、尹賞一樣沒有活這麼長,在蜀亡之前就過世了,後世對姜維的評價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 6 # 櫟陽小喬

    個人武功再好,也是獨木難支。俗話,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戰爭不是個人的戰爭,是國家之間拼國力,拼謀略,拼人心向背。姜維武功高超,趙雲與之較量過,極力推薦姜維槍法武藝。另外他的謀略也很高,在沒有拜諸葛亮為師前,已經很厲害。得諸葛亮真傳候,更是如虎添翼。

  • 7 # 淨月暖陽

    姜維的武功不怎麼樣,和三國上半部名將輩出比,實在上不得檯面,只是諸葛亮死後,姜維終成蜀漢掌軍權的重要人物,太弱也無法交待,羅貫中才拉年邁的趙雲給姜維做了個背書,讓姜維戰平了一回老趙雲。為什麼這麼說?關羽死後,羅貫中描寫戰爭的手法和形態變了,以其尊劉抑曹,推蜀貶魏的本意,蜀漢集團掌軍權的,是諸葛亮了,男主角從上半部的猛將關羽,換成了智計百出的文官諸葛亮,自然不能讓諸葛亮騎白馬耍大刀去上陣殺敵,與敵將單挑,就是如劉備一般耍寶劍也不行,那打仗自然就由上半部的“鬥力”,變成下半部的“鬥智”了。把周瑜的羽扇綸巾配給孔明,赤兔馬換成了輪椅,羅貫中著實還有些想象力。不用單挑鬥力了,自然也不用再把武藝寫得神乎其神,這樣容易搶了諸葛亮的風頭,於是張郃、魏延這樣在上半部排不太上號的將軍們倒是佔了風頭,成了“當世名將”。連貫起來看,這時的武將武藝自是大打折扣。為什麼說姜維更不行呢?簡單想一下,如果姜維真能有趙雲巔峰時的武藝,諸葛亮將死之時,何必為防魏延造反,費心安排馬岱潛伏在魏延身邊,還得夠襲殺,真接讓姜維出馬拿下不就完了?看過演義的人不會認為趙雲還搞不定魏延吧?所以姜維一定不如魏延。連魏延都不如,姜維的武功放在整個演義裡,又能算什麼水平呢?大約也就上半部紀靈、黃蓋這些人的水平吧,可能還不及關平。而和姜維打平的鄧艾,和鄧艾打平的文鴦,也就都沒什麼可吹的了!還有人吹王雙的,其實王雙和潘鳳差不多,都是“吾有上將”,出門不久就送上人頭那種。武藝高低這種事,不過是小說家信馬由韁之作,當不得太真,娛樂而已,比過來比過去並無意義,看書看嗨了就行,別在刻意的比較中,倒顯出自己的無知來。哈哈

  • 8 # 夏雨風

    姜維文武雙全,最早發現的不是諸葛亮,而是趙子龍。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趙雲初次和姜維交手,就大吃一驚:想不到天山之地還有如此一等高手。趙雲一生南征北戰,閱人無數,能擋過前50回合的,總共不超過一個加強排,況且還有大半死於槍下。

    而姜維不僅槍法嫻熟,而且表現沉穩,趙雲使盡絕招,他都能一一冷靜化解。要是早十幾年,姜維或許抵擋不住趙子龍神槍飛舞,但今日畢竟年歲已高,力量驟降,雙方打個平手。但姜維年青,未來一定還有更大上升空間。這對蜀漢來說,不是好事。

    趙雲回營,告知了諸葛。諸葛也神情嚴肅地說:"姜維其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頗懂兵法,行軍佈陣都有一套。看來,要花些心血拿下姜維"。

    不久,從敵後潛伏回來的偵察隊長彙報了一個重要訊息,姜維還是個大孝子。

    這樣,諸葛亮和趙雲同時眼睛一亮,雙方對視了好幾分鐘。諸葛才輕輕說一聲:":應當智取"。

    次日再戰,姜維精神抖擻,心想五虎將不過如此。一路打敗蜀軍,得勝回營,好不舒心。夜幕降臨,姜維回到城下,城上萬箭齊放,將士齊聲怒罵:"姜維反賊,把頭拿來!"姜維如錐刺心,驚駭萬分,忙掉頭而走。

    走進一個山谷,突聞四周金鼓聲起,湧出無數兵馬。再看前方,推著一輛小車,諸葛亮面帶微笑地說:"姜將軍,你已沒退路了,何不迴歸大漢朝。"

    姜維想想如今已無歸路,只得仰天長嘆,只有歸化了。原來姜維出兵後,一將打扮成姜維來城下勸降,讓魏軍盡信姜維已降。

    諸葛亮見姜維是可造之才,收姜維為關門弟子,將平生研究的諸葛兵法,全部傳授給姜維。諸葛亮魂喪五丈原後,姜維繼承其遺志,九伐中原。

  • 9 # 鳳凰西遊

    鳳鳴山之戰,是趙雲最後的輝煌;天水關一戰,是姜維最初的鋒芒!

    為了給趙雲的退休做一個圓滿交代,羅貫中安排了西涼韓德一家五口充當炮灰;為了給姜維的出場做一個驚豔亮相,羅貫中不惜安排了趙雲和諸葛亮一起充當綠葉!

    趙雲生平惡戰無數,而未嘗一敗,是演義中的常勝將軍,但是遇到姜維,卻險些毀了一世英名;諸葛亮生平用計無數,而算無遺策,是演義中的智聖化身,但是遇到姜維,卻差點被包了餃子!

    對於姜維的出場,羅貫中可謂煞費苦心,不惜動用兩大主角為姜維保駕護航,這也算是長遠伏筆,為姜維後續的接班做足了鋪墊。

    姜維稱得上智勇兼備、文韜武略。姜維之謀略,不輸於諸多高階謀士;姜維之武力,又是什麼水平呢?

    姜維VS趙雲。

    諸葛亮首次北伐,攻克南安郡、安定郡之後,就定下計策想要引誘出天水郡的守城之兵。然而姜維識破此計,並將計就計,由部將梁緒、尹賞負責守城,太守馬遵與部將梁虔率兵出城隱蔽,而姜維自己則率兵埋伏於路口,專等蜀軍前來。趙雲依計而行,引兵趕到天水郡下,正要攻城,梁緒卻在城頭上大笑道“汝中吾姜伯約之計矣”!忽然四面火光沖天、喊聲大震,姜維挺槍躍馬而來。

    其實,不管是諸葛亮,還是趙雲,都絕對不會想到,在這偏安一隅的天水郡,竟然隱藏著一位少年奇才!趙雲的一生,對於諸葛亮之計,充滿了崇拜甚至迷信,他根本不會料到鑽進了敵人的包圍圈。當趙雲看到伏兵從四面舉火而來,當趙雲聽到姜維高叫“汝見天水姜伯約乎”,絕對沒有任何心理預期,內心肯定是慌亂的。

    再看單挑過程,引用原文:

    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雲大驚,暗忖曰:“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正戰時,兩路軍夾攻來,乃是馬遵、梁虔引軍殺回。趙雲首尾不能相顧,衝開條路,引敗兵奔走。

    這一戰,姜維到底打贏了沒有?我們對幾個關鍵詞句做深入解讀。

    1.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

    姜維“精神倍長”,並不能表明他佔據了上風。

    葭萌關之戰,張飛血戰馬超,廝殺了二百餘合之後,“兩個精神倍加”;抬櫬決死戰,龐德火併關羽,“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兩個人都精神倍長。試問這兩場廝殺,到底是誰的氣勢更勝?明眼人都知道,他們鬥了個旗鼓相當。

    其實,所謂的“精神倍長”,只能表明姜維進入了最佳狀態,或者說在氣勢上不落下風,敢打敢殺、毫不手軟,打出了英勇果敢的鬥志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僅此而已!

    2.“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

    趙雲的這句話,是否表示他吃虧甚至輸了呢?當然不是!

    趙雲是名副其實的殺人王,那些被他刺死的數十位敵將,包括麴義、晏明、邢道榮、慕容烈、朱然、金環三結、韓德等人,基本都抵擋不住三個回合,大多都是一槍領盒飯,即便是高覽這種猛將,都避不開趙雲的突襲一槍,而姜維卻能與趙雲在數合之間廝殺的有模有樣,足以了趙雲眼前一亮。

    此外,自漢水之戰後,趙雲大概有十年沒遇到像樣的對手了,而這個偏僻之城中忽然殺出的不知名少年,肯定會讓趙雲始料不及。

    所以說,這句心內獨白,只是表明了趙雲的驚訝,但絕對不是說趙雲落了下風。

    3.引敗兵奔走。

    此敗非彼敗!趙雲被三路夾擊,保全部隊的生命力為首選,不可能為了面子問題而繼續逞強單挑,帶領步卒全身而退才是最明智的選擇。所以說,這是戰場局面之敗,絕非武力不敵之敗。

    4.此後,趙雲在諸葛亮面前“又誇獎姜維槍法,與他人大不同”。

    南鄭之戰,曹營四將與龐德展開車輪戰,許褚放水而戰之後,還誇獎龐德的武藝呢,難道許褚就不如龐德了?

    姜維的槍法再高,也不會高過趙雲!其實,趙雲誇讚姜維的槍法,只能體現趙雲對姜維的認可,這就好比一位伯樂或者名師,忽然遇到了一位後起之秀的好苗子,就會情不自禁地在人前誇獎讚歎,說他與別人如何如何不同!

    也許,趙雲會遙想到四十年前的磐河之戰,自己作為一個無名小將(請忽略趙雲的年齡BUG),一出場就與名震河北的文丑大戰六十回合。在姜維的身手,趙雲估計會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小結:天水郡一戰,姜維在用計成功的前提下,與略顯慌亂的七旬趙雲單挑,並沒有佔據任何上風。客觀實際地講,趙雲只是在中計後心理預期不足,又遭遇前後夾擊,吃了局面失利的大虧,為了保全實力,才引兵敗走!趙雲敗走,絕非武力不敵。

    其實,趙雲遇到姜維的時候,已經過了退休年齡,武力值早就嚴重衰退了,比如在受到韓氏三兄弟圍攻時,還出現了“棄槍於地,閃過寶刀”的現象,不服老是真不行啊!姜維與趙雲一戰,佔盡先決條件的優勢,卻未能佔得武力上的絲毫便宜,如果他遇到了巔峰趙雲呢?估計走不到二十回合吧。

    姜維VS魏延。

    二人有過直接交手。姜維趕回冀城守護老母,於途中遇到了攔路的魏延,“二將交鋒數合”,魏延詐敗而走,姜維並不敢追趕,而是退到冀城堅守不出。

    兵退陳倉,諸葛亮讓魏延斷後,沒考慮姜維;引誘張郃,諸葛亮讓魏延實施,也沒考慮姜維;在諸葛亮心中,魏延是北伐時期的蜀漢第一猛將,肯定強於姜維。

    姜維對於魏延是什麼態度呢?五丈原之後,魏延燒絕棧道,攔在楊儀、姜維的大軍前面,姜維身邊有王平、張嶷、張翼、廖化等人相助,而且兵力佔優,卻不敢與魏延硬剛,反而問計於楊儀,“魏延勇猛,更兼馬岱相助,雖然軍少,何計退之?

    綜合來看,姜維肯定不如魏延,而且略有差距。

    姜維VS王雙。

    這二人沒有直接交手。

    姜維守冀城的時候,被諸葛亮的糧車吸引,出城搶奪糧車。張翼殺出,姜維與之戰不數合,未能分出勝負;王平趕來,“維力窮抵敵不住,奪路歸城”。王平接近一流,張翼是弱二流,在這兩人的夾擊下,姜維就扛不住了!

    反觀王雙,此人善使六十斤的大刀,三顆流星錘百發百中,在陣前連斬二將,又錘打張嶷,是蜀漢集團的絆腳石,如果論武力值,可能不輸於魏延、張郃多少了!

    王雙錘打張嶷之後,然後揮兵大進,王平、廖化上前圍攻,卻擋不住王雙的火力,引著蜀軍敗走。張翼、張嶷這哥倆,武力值可視為完全相等。

    對比分析可知,姜維的武力值不如王雙。

    姜維VS徐質。

    徐質善使開山大斧,武力值不在王雙之下,他第一次亮相,已經是姜維掛帥的時期了。徐質數合速敗廖化,然後繼續與張翼單挑,“戰不數合,翼又敗入陣”。姜維戰張翼,數合戰平;徐質戰張翼,數合速勝;對比可知,徐質似乎更勝一籌。

    這個時期,姜維肯定是蜀漢第一猛將,但他並沒有選擇與徐質單挑,而是問計於夏侯霸,“徐質勇甚,當以何策擒之?”後來還是用了棄糧之計,才把徐質引誘到包圍圈中,等到徐質冒煙突火奔走到人困馬乏時,姜維忽然從火光中跳出,“質大驚無措,被維一槍刺倒座下馬”,在徐質翻身落馬後,姜維率眾上前,將其亂刀砍死。

    如果姜維不用奇計,很難大敗徐質,如果不用怪招,估計也不會將徐質幹翻。綜合來看,姜維應該不強於徐質。

    姜維VS鄧忠。

    鄧忠是一個剛出道的小將,姜維與之有兩次交手。

    第一次,姜維在陣前與鄧忠單挑,三十餘合之後,姜維件對方的槍法毫無破綻,於是詐敗而走,待鄧忠追趕時,反身一箭射去,卻被鄧忠輕鬆躲過。姜維回頭時,鄧忠已經挺槍刺過來了,姜維大驚之下,再次使用怪招,竟然用胳膊夾住了鄧忠的槍頭,不知道算戰術,還是倉促間的反應,反正看上去挺驚險被動的。不過鄧忠畢竟經驗不足,竟然心慌而退,連兵器都送給姜維了。

    這場廝殺,姜維已經盡顯疲態了!

    第二次,被鄧忠、師篡圍攻,急切間不能突圍,幸虧夏侯霸引兵殺到,姜維才得救。

    反觀諸葛尚呢,一人吊打鄧忠+師篡!

    不得不承認,姜維到了九伐中原的時候,武力值衰退太明顯了,實在不敢恭維。

    姜維VS鄧艾

    鄧艾,是姜維一生的勁敵、苦手,論鬥智,姜維並不佔優,論單挑,姜維也從未沾光。

    姜維與鄧艾有過幾次交鋒。

    第一次,姜維單挑鄧忠之後,鄧艾趕來,姜維失去了繼續單挑的勇氣;

    第二次,侯河之戰,這兩人展開了激烈廝殺,“數十回合,不分勝負”;

    第三次,沓中之戰,這兩人交手十餘合,隨後轉入混戰。

    綜合來看,姜維的武力值,可以認為與鄧艾基本相當。鄧艾只能算弱一流,他帶著精兵救場,遇到了單槍匹馬廝殺了一整夜的文鴦,與之單挑,五十回合佔不到任何便宜。

    可以說,姜維的武力值,在三國大後期,也排不進前三,明顯弱於文鴦、諸葛尚,似乎弱於徐質,在鄧艾面前也沒有任何優勢。

    姜維VS其他人物。

    1.VS陳泰、司馬師、王頎等人。

    牛頭山,姜維單挑陳泰,“戰不三合,泰敗走”;

    兵退洮水,單挑司馬師,“只三合,師速敗”;

    天水城,單挑太守王頎,三合取勝。

    陳泰、司馬師雖然是名將名人,但他們的武力值就是三流,至於王頎,更不用提了吧。這些人如果遇到前期的趙雲,可能就是被一槍刺死!

    2.對比關興、馬岱。

    姜維自從歸順了蜀漢之後,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沒有什麼武力展示,反倒是小關張、馬岱等人各種拿人頭,譬如在大破鐵車陣之後,關興一刀斬殺了越吉元帥,而馬岱則生擒雅丹丞相,譬如在大破曹真後,馬岱一刀砍死了曹魏先鋒陳造。

    在這幾處戰役中,姜維均有參戰,但毫無斬獲。關興的綜合表現,似乎比姜維還要生猛,比如關興有幸參與了誘敵張郃,而姜維卻落選了。

    姜維的箭術。

    姜維有三次箭術展示。

    第一箭,射死郭淮。很多人會誇大姜維的箭術,實則不然。

    郭淮認為對方沒有箭,放心悶頭追趕,結果慘遭反殺,但這不能表明姜維的箭術有多麼高超,能在這種情況下完成射殺的,在前期一抓一大把!姜維的這次表現,真正的過人之處是他的防箭能力,他能聽風辨器,還能順勢空手接箭,放眼整部三國,也算得上出類拔萃!

    再看姜維後期的箭術,簡直就不忍卒視了。

    第二箭,反射鄧忠,差點被對方刺傷。

    第三箭,怒射楊欣。疆川口一戰,姜維遇到了不入流的武將楊欣(金城太守),“連射三箭皆不中”,盛怒之下,“自折其弓”,然後挺槍上前廝殺,卻因為喪失理智而“戰馬前失,跌在地上”!楊欣回馬殺來,姜維再次使用怪招,一槍刺在了楊欣的馬臉上,逼迫對方驚慌而逃。這次的表現,實在不好再說什麼了!

    前後對照來看,對於姜維的箭術,說嚴重衰退可以,說本來就不算頂尖似乎也能站得住!

    結語:透過對姜維的武力進行全面的剖析,我們大致得出,姜維的武力值,要弱於張郃、魏延、王雙這些強一流猛將,在關興、諸葛尚、徐質這些一流猛將面前也略顯遜色,即便是在三國大後期,姜維的武力值都不是頂尖,如果把他放在五虎將出沒的前期,最多就是李典、臧霸等人的水準。至於姜維的箭術,和他的武力值如出一轍,都是高開低走,到了後期,都不忍心看了!

    附帶多說幾句。姜維是智將,是統帥,是三軍之主,是蜀漢最後的擎天之柱,他的精彩表現,在於謀略,而非勇武。計破諸葛亮、詐敗賺曹真、背水大破敵、棄糧勝魏兵、鬥陣破鄧艾、一計害三賢,如果只有勇武,何來諸多高光之計呢!

    姜維的武力以及箭術的衰退,其實象徵了蜀國的命運。姜維太累了,獨木難支,又得了心疼病,他扛得太久也太難了!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忠勇、堅毅、執著,為了諸葛亮的遺志,為了心中的理信念,姜維就像飛蛾撲火一樣,雖然最終被敵軍破腹取膽,卻迸發出了人性的輝煌光芒,在讀者心目中也種下了難以割捨的情愫。

    “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丞相如果看到這句話,當瞑目矣!

  • 10 # 超級七品小芝麻官

    事實上,關於“三國中的姜維有多厲害”這個問題,用網友們總結的這句話可以充分地解答,這便是“武將中智謀最高,謀士中武功最高”!

    姜維

    姜維在三國時的出場非常華麗,他最開始只是魏國的一個小將,然而他首次出手,便直接識破了諸葛亮的計謀,而且將計就計,伏擊趙雲,併成功的擊退了趙雲,給了眾人以極大的震撼!當趙雲回到諸葛亮身邊時,還大誇姜維,說從沒想到會在這種偏僻的地方碰到姜維這種對手,姜維的槍法大不一樣!雖說此時的趙雲已經七十多了,老了,但他仍然是趙雲,在不久前,他還曾力斬韓德一家,可見其武力仍然維持在一個不低的水平。姜維能夠擊退趙雲,且受到趙雲的誇讚,足見其實力還是非常不錯的!

    那麼一出場便擊敗趙雲的姜維,究竟有多厲害呢?和三國前期的那些頂級猛將相比,姜維還有多少差距呢?事實上,關於姜維有多厲害,用一句話最好形容,這便是“武將中智謀最高,謀士中武功最高”!接下來我們就根據這句話來分析一下姜維的戰績,看看姜維究竟有多厲害?

    武將中智謀最高的

    姜維乃是武將,這一身份地位應該不會有很多人質疑吧?但是他在三國的首次露面,卻並不是靠武力,而是靠智謀!

    當時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透過聲東擊西的計謀,成功地打入了隴右,並逼降了三郡。在此基礎上,諸葛亮準備派人去假裝魏軍,引誘天水郡的魏軍出城營救南安城,然後命趙雲率軍偷襲佔領天水郡。諸葛亮的計謀非常高超,天水郡的太守完全被騙,正準備率軍出城,結果姜維站了出來。

    姜維以南安城被諸葛亮圍得水洩不通為由,懷疑前來求援的魏軍乃是假冒的,諸葛亮的真正目的乃是將天水郡的守軍引出城池,趁機偷襲天水郡!姜維的計謀得到了太守的認可,隨即太守詢問姜維,該如何破掉諸葛亮的計謀?姜維則直接使出了將計就計的計謀,先讓太守假裝中計,率軍出城,引誘蜀軍前來襲擊,之後太守再率軍迂迴包抄,和城內的姜維一同夾擊蜀軍,這樣便可以一舉擊退來犯之敵!

    就這樣,諸葛亮的計謀被姜維給識破了,而且還被姜維順勢來了個反擊,要不是趙雲勇猛,對戰場形勢把控精準到位,蜀軍很可能全軍覆沒。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用兵,向來詭詐,基本沒有人能玩得過他,更不要說直接識破他的計謀了,然而在隴右這麼個小地方,竟然有人能夠識破諸葛亮的計謀,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啊,於是諸葛亮決定,親自帶兵去會一會姜維,結果諸葛亮又一次見識到了姜維的厲害!

    原文:趙雲歸見孔明,說中了敵人之計。孔明驚問曰:“此是何人,識吾玄機?”……孔明曰:“吾今欲取天水,不想有此人。”遂起大軍前來。

    原來在擊退趙雲後,姜維深知蜀軍不會善罷甘休,於是他立馬著手準備伏兵,提防諸葛亮的偷襲。姜維將天水守軍分為四個部分,一部分埋伏在城東,用以阻截蜀軍的到來,一部分呆在城頭防禦,另外兩部分則埋伏在城外,形成對蜀軍的包圍圈。從這裡可以看到,諸葛亮的行動是完全被姜維給預料到了,諸葛亮在此戰中,表現不如姜維!

    之後的戰事完全如姜維所料,諸葛亮親自率軍前來,卻遭到了姜維的伏擊,搞得諸葛亮都放棄了他心愛的四輪車,轉而騎馬逃亡了,令人驚歎!試問各位網友,何曾看到諸葛亮在戰場上表現得如此驚慌,何曾看到諸葛亮不坐四輪車,轉而騎馬逃亡?當年司馬懿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也沒有把諸葛亮逼得如此窘迫吧?

    見識到了姜維的厲害之後,諸葛亮興趣更濃,因為蜀漢缺人才,他急需姜維這種將才的加入,於是諸葛亮利用姜維的母親引爆了魏軍內部的信任危機,搞得姜維遭到了魏軍內部的排擠,被迫加入了蜀軍。之後諸葛亮更是表示,要將姜維收作徒弟,把自己一身的本事傳給姜維,並一直將姜維帶在自己的身邊,言傳身教,徹底收服了姜維的心。而在諸葛亮的悉心教導之下,姜維的表現也確實非常不錯!

    諸葛亮死後,姜維數次北伐,勝多敗少,給魏國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搞得司馬昭想要伐蜀時,魏國群臣都表示反對,因為蜀漢還有姜維,大家都擔心伐蜀之戰未必能成功。遺憾的是,蜀漢內部也出現了混亂,宦官黃皓當權,壓迫姜維,逼得姜維只能遠避沓中,給了魏國進攻的機會。最終,魏軍分三路進攻,成功地打進了漢中,鄧艾更是走陰平小道殺入了蜀漢腹地,逼降了劉禪,令人大跌眼鏡!

    劉禪宣佈投降,意思是蜀漢已經沒了。但是姜維不願意放棄,他仍然想著復興漢室,於是他攛掇鍾會,先幹掉鄧艾,再幹掉魏軍內部的骨幹,伺機尋求自立。遺憾的是,鍾會對於魏軍的掌控算不上牢靠,最終鍾會在鬥爭中失敗,遭到魏軍的誅殺,姜維也被認為是鍾會的同夥,被魏軍一併斬殺!到此為止,如果我們不開上帝視角,只會覺得姜維就是一普通名將,蜀漢滅亡後他就投降了魏國,跟隨了鍾會,但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假的!

    當時的眾人,都被姜維給騙了,他們都被姜維玩弄於鼓掌之中了!就連鍾會、鄧艾、司馬昭這些當事人,都不知道姜維內心的謀劃,他們都以為姜維是真心投靠了鍾會,殊不知,魏軍內部的混亂其實都是姜維故意製造出來的。姜維的本意是攛掇鍾會搞亂魏軍內部的指揮系統,然後趁機復國!關於姜維的這個計謀,就連《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都不知道,直到後世人發現了姜維寫給劉禪的密信,眾人才知道姜維的復國謀劃!

    不得不說,姜維的智謀實在是太厲害了!那些精英人物,都在他的謀劃之下,只不過蜀漢國力實在太弱,大勢在魏國一邊,所以姜維的復國謀劃最終徹底失敗!

    謀士中武功最高的

    三國時期,謀士眾多,荀彧、賈詡、郭嘉、法正、諸葛亮、龐統,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頂級謀士,然而他們都只是謀士而已,武力上並不強悍!這就讓姜維在這些人中顯得非常亮眼了!

    姜維一出場,直接擊退趙雲,而且還受到趙雲的誇獎,這足以證明姜維的超強武力。

    原文: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雲大驚,暗忖曰:“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趙雲又誇獎姜維的槍法,與其他人大不同。

    之後的作戰中,姜維又一槍幹掉徐質,令人拍案叫好。要知道徐質可以算是曹魏後期的頂級猛將了,他曾兩回合擊敗張翼,足見其實力之強。可就是這麼強悍的徐質,卻被姜維一槍幹掉,可見姜維是多麼的厲害!然而事實上,姜維更厲害的表現,還在後面!

    試想一下,一個人如果只有弓,沒有箭,能不能擊殺敵人呢?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然而姜維卻創下了奇蹟!

    在和郭淮的作戰中,姜維遭到伏擊,被迫逃亡,郭淮緊追不捨,而姜維的箭枝也在逃跑中散落,於是姜維只能用弓弦虛張聲勢。連續數次,郭淮終於發現,姜維只有弓沒有箭,於是便放心大膽地放箭攻擊姜維,結果經典的一幕來了。姜維直接順手接住了郭淮射過來的箭,然後搭弓上箭,一箭將郭淮射落馬下!

    原文:維手無器械,腰間止有一副弓箭,走得慌忙,箭皆落了,只有空壺。維往山中而走,背後郭淮引兵趕來;見維手無寸鐵,乃驟馬挺槍追之。看看至近,維虛拽弓弦,連響十餘次。淮連躲數番,不見箭到,知維無箭,乃掛住鋼槍,拈弓搭箭射之。維急閃過,順手接了,就扣在弓弦上;待淮追近,望面門上盡力射去,淮應弦落馬。

    不得不說,姜維簡直太強了!空手接箭,搭弓反射,這一套操作簡直驚呆了眾人,沒見過有人敢這麼玩的,而且玩得這麼溜!人才啊!

    不過呢,話說回來,雖然姜維的武功不錯,但和三國前期的那些頂級猛將相比,姜維還是要差一點!當年諸葛亮收服姜維時,曾讓王平和張翼二人圍攻姜維,結果姜維力窮而退,可見姜維並非王平和張翼兩人的對手。而王平和張翼兩人,都只能算是二流高手,他倆聯手並非張郃的對手,由此可見,姜維應該比張郃要弱一點,這一點,從諸葛亮北伐時期,不讓姜維對陣張郃,卻讓魏延對陣張郃也可以得到印證!

    也就是說,演義中的姜維,真實武力應該就是在一流水平左右,但弱於張郃魏延等人!不過呢,就他的這種實力,已經足以吊打所有謀士了,說他是謀士中武功最高之人,沒有絲毫問題!

    結語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設計師的助理主要負責哪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