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淺快樂
-
2 # 每天都在掙命的人
1988年7月,正值酷暑,久旱無雨, 29日,寧海上空出現東風波低壓雲團,雨水自天而降,洪荒卻在無形中形成。寧海南臨三門灣,北枕象山港,西部是一片連綿的群山,最高山峰達海拔945米,這兒歷來是浙東的暴雨中心之一。
縣境內四大溪流——鳧溪、白溪、青溪、中堡溪。這些溪流單獨入海,自成體系。在當時,寧海的水力資源豐富,但僅開發8%左右,水利設施以中小型水庫為主。這些水庫蓄水量小,削減洪峰能力較低。楊梅嶺水庫,集雨面積176平方公里,庫容量才1100萬立方米。白溪支流洋溪上的黃壇水庫集雨面積114平方公里,庫容量為480萬立方米。
這場本是人們翹首企盼的雨,卻變得桀驁不馴起來。暴戾的雨點從7月29日16時開始,持續到30日23時漸止。幾大溪流同時山洪暴發,形成特大洪水。全縣七區一鎮(城關鎮)除長街區之外,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其中水車鄉、越溪鄉、城郊鄉等13個鄉(鎮)受災最為嚴重,全縣902個村莊中受淹656個,其中嚴重被洪水圍困的有195個;受淹6萬多戶計24.3萬人;其中嚴重受淹36891戶,12萬人;死亡167人(不包括外縣籍9人),傷418人;沖毀樓房2470間;平房1500間;經濟損失4.2億元,直接經濟損失3.4億元。
1988年7月 30日寧海洪災被稱為730洪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