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巴拉巴拉的果果
-
2 # 李籽和田玉
鑑定玉的品質。有六條標準,即“色、透、勻、形、敲、照”,比起英美珠寶協會僅以“色、透、勻、形”來區分更為精細。
(1)色:玉以綠色為最佳,紅、紫二色玉石的價值僅為綠色玉石的1/5。玉當中若含紅、紫、綠、白四色,稱為“福祿壽喜”;若只含紅、綠、白三色,則為“福祿壽”。玉的色澤暗淡、微黃色為下品。如果單色玉,要選擇均勻的為好。
(2)透: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髒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則分別稱為中級玉和普通玉。
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帶有紅、綠、白三種顏色的玉才稱為翡翠玉。到了現代,翡翠玉泛指—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並帶綠色的居多。
(3)勻:玉的色澤重在均勻,如含白、綠而色澤不均勻,則價值很低。
(4)形:玉石的形狀可根據不同的審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樣式,無特殊標準。一般說,玉石的個頭愈大愈好。
(5)敲:玉當中常有斷裂、割紋,一般不易觀察到,如果用金屬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輕輕拋在臺板上,可由聲音的清濁辨出裂紋存在與否。聲音越清脆越好。
(6)照:玉當中有肉眼不易發現的黑點、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鏡照一照,便可一覽無餘。
玉的品質可分為10級,每一級又可細分為上、中、下三檔。其中,白玉無論其色澤好壞,透明度如何,價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點是略呈淺色,而不帶有淺藍色(俗稱邪色)。
另外還有一種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外觀頗似深色“老坑玉”。鑑定的方法很簡單,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重者為真玉。
玉石首飾的質量鑑別:
玉石首飾種類繁多,鑑別時,一是:看玉石的色澤,即使在同一種類中,它的不同部位的紋理、色澤各有千秋。玉石有五顏六色。屬於單色的,要挑色度均勻的,在同一塊玉石上有深淺色的,則要求色調紋路美觀自然。
二是:看玉石的質地,以純淨、光潤晶瑩為好,不能有髒雜斑點或發糠,乾澀;玉石上往往有綹,即深淺長短不一的斷裂紋,這屬殘次品。
三是:看做工。玉石要經鑽石或金剛砂琢磨,粗糙的做工會使玉石表面存有磨擦的痕跡,沒有光澤。好的做工應該是規矩有光澤。屬於在金銀首飾上鑲嵌玉石的,還要看它是否牢固、周正、協調統一。
-
3 # 璞原
一塊玉的好壞要綜合看待。
料好、形好、工好、個人的喜愛程度。
玩玉,涉及了買賣、經營、收藏、研究等多個層面。不僅需要綜合性的文化素養、基本的審美,還要了解和田玉的歷史文化知識,還有最無法掌控的市場行情。
-
4 # 翠多多公斤料
首先,中國的玉石品種相當多!但是,能堪當"最好"的,只有兩種真玉(這是寶石學術語,除此之外,其他品種都稱為"玉石"而已),就是軟玉(這是礦物學名稱,商業名叫"新疆和闐玉")和硬玉(寶石學名叫"翡翠")能堪稱"最好"兩字!
其中,軟玉中以新疆的和闐玉(主要以白玉為主,極品級的"羊脂玉"就是這個品種)和崑崙玉(主要以青玉和碧玉為主)最為優秀!
翡翠的外號叫"玉石之王",無論其硬度,光澤還是顏色都不是其他玉石可比的!此外,中國是不產翡翠的,翡翠的產地是緬甸(古稱交趾),並不是產於中國的雲南,雲南只是其中轉站而已!
因此,中國最好的玉,應該是產於新疆的和闐玉和崑崙玉!
-
5 # 3月3桃花運
玉分很多種,硬度也不同。玉分硬玉和軟玉。硬玉是指翡翠,世界上只有緬甸出產。最硬的玉是翡翠,摩爾硬度是8-8.5。軟玉是和田玉(中國新疆),岫玉(中國遼寧),獨山玉(中國河南)京白玉(北京周邊)等。最硬的軟玉是和田玉,摩爾硬度是8;最軟的軟玉是岫玉,摩爾硬度是4。至於玉的好壞的區分,價格不同,開採量不同,雕刻工藝不同,升值空間不同等很多因素。最簡單的來說,一般翡翠和和田玉都是高檔玉石,每件都會有國家鑑定的證書,其他低檔玉基本都沒有。挑選玉,只要看材質(越乾淨、越細膩、越柔滑、手感好就是好玉),其次看雕工(越精細越好),再次看緣份。(比如買觀音或者佛,你感覺他只對你笑,就是和你有緣
-
6 # 雲姐帶你逛玉鄉
什麼算好玉?個人認為自己發自內心,真心真意喜歡的玉,有眼緣的玉就是好玉。與品質高低,價位貴賤沒有關係。有的玉價值百萬但你卻偏偏不喜歡。而有的玉價位不高,但是你確愛不釋手這就是在你心理價值連城的好玉。
-
7 # 養玉
好玉,個人感覺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外觀漂亮,讓人看上去會產生美的感受。玉,石之美者。因此一塊好玉,一定賞心悅目。而粗製濫造的玉,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藝術美感,也就成了頑石。
2、好玉一定手感溫潤。不論和田玉還是翡翠,上手的感覺一定是特別舒服的,溫潤細膩,普通觸控寶寶的肌膚,愛不釋手。而普通的石頭,手感是粗糙的,沒有這種質感。
3、好玉的密度高,結構細,聲音清脆。一塊好玉,壓手感強,有分量,厚重,這是很重要的特徵。如果是片狀玉器,敲擊還會發出清脆的聲音,這也是好玉的判斷標準。
-
8 # 經典回憶往事
辨玉七招挑出上品貨玉的好壞要如何去分辨呢?
坊間有一口訣:
色、
透、
勻、
形、
敲、
照,
若再加上
“
價
”
則更完整,
各個分辨原則詳述如下:
一、色:顏色要漂亮是第一要件,目前最討好的顏色是鮮綠色(嬌綠),雖然最上品的顏色
是深綠色,
但是綠色過深,
又讓人覺得太暗沉,
因此最上品的深綠色反而在價格上不及鮮綠
色來的高。
二、透:透明度的高底,對於玉的價值有很大的影響。透明的玉給人有清涼的感覺,但是不
透明的玉,
色彩再怎樣嬌綠,卻給人色調過於呆板的感覺,缺乏生動的美感。通常市面上把
透明的玉稱為
“
玻璃種
”
,
半透明的玉稱為
“
冰種
”
或
“
觀音種
”
,
不透明的玉則稱為
“
芙蓉種
”
或
“
芋
頭種
”
。
三、勻:顏色的均勻與否與價值成正比。
整塊都是綠色的玉與只有部分綠的玉,價格就差了
好幾位數字;
顏色的分佈位置也有很大的關係,
顯眼處的一點綠自然比分佈在邊緣的綠更加
討好。
四、形:玉的計價不像其他寶石一樣以重量計價,玉主要是以它的外形大小與厚薄來估價,
越大越厚的越值錢,
相反小而薄的玉價格會較差。
另外它的造型也很重要,
因為中中國人買玉
大都抱著趨吉避凶的心理,
玉的外型若是有好彩頭象徽的形狀,
像魚
(年年有餘)
、
桃子
(長
壽)、錢幣(招財進寶)
……..
等,會比普通的花草造型更吸引買賣者。
五、敲:這是選擇玉鐲專用的方法。玉質好的敲起來聲音清脆,玉本身若是有瑕疵,如內部
有裂痕、中空或是部分變質時,
敲起來的聲音就會不一樣,那種感覺就好像敲在敗絮般,聲
音變成
“
喀喀
”
的聲音。
六、照:把玉拿起來朝著亮光處觀察,可以將玉的色澤、瑕疵一覽無餘,有時表面看起來完
美無缺的玉,照起來才發現到有瑕疵。此外,經由照的動作,亦可以看出顏色分佈的情況,
而且經由光線照射能分辨出是否為天然顏色,同時合成玉(假玉)亦無法逃過
“
照
”
的關卡,
只是這門
“
照的
”
功夫,還是得要有經驗的人才夠火候,一般人可能看不出所以然來。
七、價:這是項很簡單的辨別法,俗話說
“
一分錢一分貨
”
,在珠寶這一行更是如此,絕對沒
有便宜買到好貨的事情,
通常便宜貨都是假貨居多,
因此我們在買賣時,
可以由價格的高低
去推論,好的玉不可能賣低價,所以當看到一塊漂亮的玉,詢問價格時,發現很便宜,第一
反應就是認為它是有問題的,千萬不可貪便宜,以免受騙上當,那可得不償失了。
從外觀上怎樣辨別玉的好與劣
?
一、由於玻璃質地十分脆硬,結構排列疏鬆,
缺乏玉的緻密和堅韌性,
經不起強烈的高速旋
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圓雕。
二、用放大鏡查詢氣泡,哪怕只能見到一個,也就是玻璃。
三、玻璃加入氧化鉻,色近紅寶石;加入氧化鈷,色近藍寶石;加入氧化鉻和氧化銅,色近
祖母綠等等,還有好多色。但它的色調總顯得單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潤、渾厚的感覺。比
較難識的品種,以高分子材料製作的假玉為主。其顏色可以任意調配,放大鏡也難找氣泡,
據說紅外光譜儀上能立顯原形,
但目驗除了一般不實用的破壞性檢驗,
敲碎找石質斷面,
火
燒看其反應等辦法外,
關鍵要看器表有無天然石紋。
人為加工的畢竟不自然,
高情放大鏡下
更會暴露無遺。
●
鑑定,分新玉和舊玉兩類。新玉的鑑定側重於真假品種、質地優劣與雕工的精粗。有些技
術性內容前已涉及。
然而舊玉的鑑定就不一般了,
它除了新玉的幾個基本要求之外,
還要識
得玉器的製作時代和在歷史上的價值。
玉器歷史價值的證實,是以明確的時代為基礎的。熟悉各時代玉器的常見造型、特色工藝、
流行色質。
接著再參閱有關論及某一時代玉器特點的論文,
互相聯絡,
你對玉器的斷代水平
便會產生一種理性的提高,
到這個時候,
你應儘可能多的接觸實物,
以校正書上圖畫與實物
之間的視差。
另外,
時代的判斷在有些玉器上允許有一定的跨度。因為玉石器比較珍貴,
又不易腐朽,因
此,作為傳家寶,早期的玉器出現在晚幾百年的墓葬中,
也是有不少先例的。上個時代的晚
期與下一個時代的早期的玉器,
風格上也不完全是一刀切的。
沒有記年的玉器,
細微的出入
亦屬正常。
●
手工雕琢,
雕工精美,
手感滑潤,
玉性完美,
溫潤有油,
細膩縝密,
富有靈氣,
無缺無裂,
雕刻考究,構思精妙
.
●
玉的溫度比較低
不容易傳熱
放在手中看溫度變化怎麼樣
慢的就是好玉
.
具有以上其中三點者
,
吾慮之好玉
,
以上皆無者則反之
.
如何辨別玉的好壞看,主要看晶體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較強,油脂光澤;
聽,真玉聲音清脆,反之聲音悶啞;
試,真玉從玻璃上劃過,玻璃上留下劃痕,而玉石本身則絲毫無損。
常見的假玉有塑膠、著色玻璃、雲石(大理石)、電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
班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鑑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膠的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一般還容易辨認。
著色下班也容易區別。只要拿到燈光或Sunny下檢查,就會看見玻璃裡面有不少氣泡。
比較難辨的是電色假玉,
這旨經過電鍍,
給劣質玉鍍上一層美麗的翠綠色外表,
很容易誤以
為是真玉。
這時就需要仔細觀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綠中帶藍的小裂紋,
就是假玉。
因為電鍍
時會留下裂紋,行家稱為
蜘蛛爪
。也有人說,將電色假玉放置熱油中,電鍍色就會消退,
還其本來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鑑定方法很簡單,即它們的比重不同。
天然玉比重
3.3
3.4
,而人造合成玉比重僅
2.8
。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即可辨別真
假。
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看去比玉還潔白瑩潤。古人說:
玉賽硝,必定高。
就是,白玉要象硝
子那樣,才算是高階的。可見,硝子和玉難以分辨。然而真假終究是不同的。就顏色來說,
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
純白者極少,硝子則是勻淨潔白的純白色。就玉性來說,
玉溫潤細
膩,如脂如膏,硝子雖也溫潤,瑩潤之中卻難免有賊光。白玉是天然產物,體質很難全部均
勻一致,
內中玉筋、
玉花等。
硝子為人工所制,
則無上述表象。
白玉質地堅實,
無氣泡可尋。
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氣泡、氣眼外露。弄清這幾條,就不會把硝子製品當成玉器了
-
9 # 文玩姐
初玩玉的人由於不懂玉,最怕遇到贗品。目前市場上玻璃仿玉製品的辨識,恐怕是贗品中最普遍、最簡單的一種。常見的是被稱為“碧玉”的光溜溜的小圓環、小雞心、玉牌片等。這種玻璃製品因為是澆模而成,合範時高溫的玻璃液在器物的邊沿多少會溢位一點,冷卻後成為隱隱凸起的範線。用手摸、眼看都會有所發現。如果拿放大鏡映光觀察,其中定有大大小小的氣泡。
一、由於玻璃質地十分脆硬,結構排列疏通,缺乏玉的緻密和堅韌性,經不起強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圓雕。
最後,鑑定玉的品質,有六條標準,即“色、透、勻、形、敲、照”。
(1)色:碧玉以綠色為最佳
(2)透: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髒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的為上品。
(3)勻:玉的色澤重在均勻。
(4)形:玉石的形狀可根據不同的審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樣式,無特殊標準。一般地說,玉石的個頭愈大愈好。
(5)敲:玉當中常有斷裂、割紋,一般不易觀察到,如果用金屬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輕輕拋在臺板上,可以從聲音的清濁辨出裂紋存在與否。聲音越清脆越好。
(6)照:玉當中有肉眼不易發現的黑點、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鏡照一照,便可一覽無餘。
回覆列表
《說文解字》釋玉為“石之美者,玉也”。所以我們先要搞清楚,玉,其實就是漂亮的石頭。那麼,石頭就擺在那兒,但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所以說自己內心認為的那一塊漂亮的石頭,就是好玉。
說到漂亮,對於玉石來說,那必須得顏色純粹,玉質乾淨,密度夠,潤度好,透亮。不管是白玉,碧玉,墨玉,黃玉,材質乾淨的一定不會差。當然,我們說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那玉石也一樣,乾淨得一點瑕疵都沒有的,那是玻璃。所以說幾乎沒有瑕疵的玉是極少見的,有也是極品中的極品,應該在大家手裡收藏呢。所以當我們普通愛好者選擇一塊兒玉石的時候,不要為它的一點瑕疵而煩惱,相反正是因為它的那一點瑕疵才能證明它是經歷了滄海桑田才形成的。
大多數人喜歡玉石,都是因為被它所雕刻的形狀的寓意所吸引的,比如:男戴觀音,女戴佛,富貴的女人戴手鐲。開車的人喜歡戴一枚平安扣,希望自己平安順遂。有些做生意的人喜歡戴貔貅,因為可以聚財。所以挑選玉的時候根據自己的膚色,挑選好顏色後,就要看自己中意的雕刻形狀,自己喜歡的寓意會讓自己開心快樂,給自己帶來正能量,最後價格合適,對於自己來說就是一塊好玉。
最後,我想說的是自己不是玉石收藏者,只是為了裝飾自己,那麼在選擇玉石時,要寧缺毋濫,每種首飾,比如:掛件,耳飾,手鐲,手鍊一定要檔次差不多,件數可以不用多,這樣無論什麼時候戴出去都會體現自己的獨特品味,不管是什麼場合一定會給自己加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