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女使用者113
-
2 # 使用者8978286816554
【摘 要】“詩言志”是中國古代文論家對詩的本質特徵的認識,也是現存古籍對文學觀念的最早存錄和表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行於言。”透過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詩人作詩的目的是為言志。然而是他的內心產生激盪,並有所感悟的情感是詩人作詩的動機。因此,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一開始就與抒情言志結下了不解之緣。與西方文學中的詩歌相比,中國古代詩歌沒有產生古希臘那種長篇敘事史詩,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是以抒情詩為主體的。
中國古典詩歌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最突出的代表,它的產生久遠得可以追溯到沒有文字的遠古時期.《禮記》中記載了神農時代的一首祭祀歌謠:“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吳越春秋》也記載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獵的歌謠《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肉).”這些歌都是詩、樂、舞結合的典型例子,而詩、樂、舞的結合,正是中國詩歌產生時期的重要特徵.
公元前6世紀,《詩經》被編定成書,包括地方土樂的十五國風160篇,朝廷正樂的大雅31篇、小雅74篇,祭祀之樂的頌40篇,共305篇,另有6首樂譜失傳的笙曲.產生地域包括現在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湖南北部.《詩經》中有反映宴會享樂的詩,如《小雅·鹿鳴》;有反映戰爭的詩,如《小雅·六月》;愛情詩的名作如《鄭風·子衿》;有諷刺現實的《魏風·伐檀》;還有一組反映周朝開國曆史的大型周王族史詩《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
四言為主、重章疊句的《詩經》顯示出中國抒情為主的民族文學特色,從它開始,中國詩歌走上了一條抒情言志的道路,抒情詩也成為了中國詩歌的主要形式.《詩經》裡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道德意識、真摯積極的人生態度,被概括為“風雅”精神,成為中國詩歌的最基本最深遠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