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侯賽雷30906759
-
2 # 使用者7174149453147
夫(fū)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著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頭髮上插一根簪(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個丈夫了。古時男子成年束髮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標誌。 2、成年男子的通稱。 夫,丈夫也。——《說文》。按,夫從一大,會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詩·陳風·墓門》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孟子》。注:“將必將為匹夫。” 二田為一夫。——《管子·乘馬》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列子·湯問》 一夫不耕,或受之飢。——漢·賈誼《論積貯疏》 3、女子的正式配偶。 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樂府詩集·陌上桑》
夫字,最初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一個正面站立的人,或像束髮戴冠的人。“夫”本義是成年男子,又引申為從事某些活動的男子;還可以作為成年男子的美稱;由此又引申為對女子配偶的稱呼。由於成年男子會從事很多事情,所以“夫”又引申為管理體力勞動者的人或政府官員;或指勞動的時間、本領、技能等。“夫”後來又用作指示代詞;或用作助詞,可用於句首,也可用於句尾。
題目所述的句子,原句應為:“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語出《漢書・食貨志》:“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飢;ー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也有多處古籍文章有引述。
句中“夫”指男子,全句意思:一個男子不種田,就會有人捱餓;一個女子不織布,就會有人挨凍,指必須重視衣食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