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634060537806460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柳宗元的《江雪》,記得在小學三年級時曾學過.那時候,講課文是要總結中心思想的,唐詩也莫能例外.那麼,這首《江雪》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呢?老師是這麼總結的:這首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貧苦生活.小學的課程大多遺忘了,這句話卻深印在我的腦海裡,因為當時就覺得不太對勁,錯在哪裡又說不出來.今天看來,此種“詩話”簡直可以編入《笑府》了!   當然啦,你不能說她說的一點道理沒有.設想一下:在那千山鳥絕,萬徑無人的雪野寒江,遇見一位在孤舟中垂釣的老者,多數人會認為他是為生活所迫吧.   由此,我覺得,許多優美的詩文,雖然為眾人喜愛,可其中的精神境界卻不是每個讀者都能真正領悟的.編小學課本的同志,只注意到《江雪》文字的明淨和淺顯,卻未想到詩中的境界是不足與兒童道的.讀唐詩經常會有常讀常新的感覺,而且很難說哪種感覺更貼近作者的本意,即使有一定文學修養的人也經常一說便錯,其實作者也不盡是為表達某種特定的意思在創作,“詩無達詁”就是這個道理.當然,我們不能說《江雪》的內涵詭譎多端,假如我是一位老師或者是父親,可以告訴孩子它表現了一種超凡脫俗的美,一種傲世獨立的精神境界,這並不難.問題是,無論我,還是孩子們,真正遇見這樣的老翁,未必會將他與理想中的隱士劃等號,而很可能視之為“窮苦人”或者“神經病”,因為我們的理想,多少帶點“葉公好龍”的意味.   是柳宗元被貶永州後的作品,歷來為人們所稱誦.這首小詩,是託景言志的.作者用極其洗煉的文筆,勾勒出一位漁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獨釣的情景,藝術地概括了當時他所處的政治環境的險惡,表現了他毫無畏懼、不向黑暗勢力屈服的堅強意志和不同流合汙的高貴品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橄欖核和鐵核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