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6974中國紅
-
2 # 使用者1614694852998心
物質文化遺產》高三說明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類口傳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申報規定中指出:“列入《名錄》作品必須是代表性的傳統傑出工藝,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藝術、文學,突出代表民族文化認同,又因種種原因瀕於失傳或正在失傳的文化表現形式。這些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各類戲曲和相關的面具、服裝製作工藝;舞蹈,如民族民間節日舞蹈、祭祀舞蹈、禮儀;音樂,如各類民族民間音樂以及樂器製作工藝;口傳文學,如神話、傳說、史詩、遊戲和故事;各種精湛傑出的工藝、手工藝:比如針織、織染、刺繡、雕刻、竹藤編織、麵人製作、玩具製作和剪紙等。”
回顧歷程,可以看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人類熟悉而又陌生的民間現實的認識過程,同樣經歷了時間的代價。三十年前,形成了最早的世界遺產公約(1972),當時主要是歷史遺產和自然遺產兩項,主要指有固定空間形式的文化遺產,簡稱物質遺產或有形遺產。
工業文明的迅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逐漸形成強勢文化對弱勢邊緣文化的侵蝕,當經濟迅猛發展到每個地域後,相應而來的是物質消費方式和生存觀念的急劇改變,導致許多民族的無形文化發生急劇消亡和流變。經濟的迅猛發展並沒有解決人類和諧生存的精神問題,幸福的概念被物化。
在這樣一種背景下,人們開始關注本土化的問題,關注人類自己生存的根系,關注不同族群的歷史生命記憶和獨特的生存象徵,開始關注人類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文化傳統存在與可持續發展。於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0年設立了《人類口傳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1年公佈了世界19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亞洲四項,中國的崑曲入選。
圍繞著口頭文化傳承下來的習俗生活,我們能列舉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像陝北春節習俗中的民間藝術:古老的社火、民間剪紙、民間秧歌、轉九曲、燎火塔、皮影戲、面花等,還有南方的難戲,少數民族地區的苗族刺繡——一部穿在身上的神話史書,藏族的口傳史詩《格薩爾》,納西族的《東巴紅》,彝族的民間漆器,土家族的西蘭卡普,蒙古族的史詩《江格爾》,蒙古長調,都蘊含著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蘊,充滿了鮮活野性的生命風采。
口頭文化傳承是一個充滿人性活力、有著獨特思維的傳統,是一個具有真正文化時空含量的傳統。民間文化的積澱是超越時空的。文化的大樹總是在民間的土壤裡埋藏著根系,埋藏著生命的古老基因,正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的那樣,“對於許多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本民族基本的識別標誌,是維繫社群生存的生命線,是民族發展的源泉。”
活態的非物質文化,它的消失是永遠的,是不可再生的。民間活態文化像自然生態一樣,我們不僅要提倡生態環保,同時也應大力提倡文化環保。中國自古以來文化與自然就是一個整體,這正是我們祖先提倡的天人合一精神。作為文化遺產大國,中國從物質遺產到非物質遺產,都是世界獨一無二的,這是我們用鉅額的時間白銀換來的,用我們漫長古老的農耕文化生活換來的。在民間,許多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時代透過積澱形成了不同文化形態的迭層和變體,只不過我們還沒去從容地認讀,便面臨著消失。我們應當去打破地下考古和地上活態文化、有形文化和無形文化之間的隔閡,打通漢民族和少數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深層聯絡。
-
3 # w韋建敏
2010年之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逐項進行了剖析。全書共33.5萬字,裝潢美觀大方,圖文並茂,對研究和宣傳世界頂級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會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也會有所影響
回覆列表
剪紙是一門藝術,但很少有人懂它。現在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剪紙吧!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證,證實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20xx年1120xx年。過去剪紙常用於民俗活動和宗教儀式。而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也可以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
由於地域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的不同,全國各地剪紙存在不同的風格,而廣東佛山剪紙就是其中的一種。佛山剪紙歷史悠久,源於宋代,盛於明朝時期。從明代起佛山剪紙藝術在民間廣泛流傳,並遠銷南洋各國。佛山剪紙按其製作原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別有銅襯、紙襯、紙寫、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染色、純色等九大類。剪紙分為陰刻和陽刻兩種不同的剪紙表現方法,可以剪人物、花草、動物等。
要想學好剪紙,先要學好它的基本功:繪畫,等繪畫過關後就可以開始學習最簡單的用剪刀來剪。剪紙藝術中的基本符號有小圓孔、月牙形、鋸齒形、柳葉形、水滴形和三角形。等繪畫和用剪刀剪的基本功都練得很好之後,就可以嘗試著用刻刀刻了,但是用刻刀時一定要非常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