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志同道合同志

    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網上的一些趕海影片以及直播當中,撿到什麼螃蟹大蝦的,絕大部分都是作秀和擺拍。

    我為什麼說那些自媒體中趕海撿到大量海貨的大多數都是假的,有以下幾個觀點,大家看看是不是這麼個道理。

    第一點,由於受到疫情防控影響,冷鏈食品的管控非常嚴格,導致現在海鮮價格相對比較高,如果每次趕海都能撿到大量海貨,那就不用幹別的了,專職趕海就能掙大錢了,這都能把我們村專門以出海打漁為生的漁民給氣死。

    第二點,每個月趕海的黃金時間只有大潮汐的那兩天,漲潮漲得高,小海貨都會衝得離海灘近,落潮的時候落得遠,露出來的海灘也多,這兩天的收穫會比平時要多些,但每個月只有在陰曆初二和十六這兩天左右,才會有大潮汐,其他時間都是小潮,收穫少。所以說那些自媒體怎麼可能每個月就釋出兩次影片,那些日更的大部分都是擺拍

    第三點,現在不像七八十年代,海產品比較豐富,經過這麼多年的過度捕撈,近海幾乎看不到較大的海產品了,現在我們村的漁民都要去大幾十甚至上百海里之外去捕撈。專業捕魚的在近海都撈不到什麼東西了,你說那些趕海能撿到大魚大螃蟹的能是真的嗎?

    總之,我們一家人每次去趕海,雖然也算好潮汐時間,也去找偏僻一點的海灘,但每次的收穫都沒有過大螃蟹大蝦之類的大海貨,都是以玩為主,品嚐那種找到小螃蟹,小海螺時的小驚喜,從來都沒有說靠撿能湊盤下酒菜的。

    另外,有想趕海的朋友如果不知道什麼時間合適,可以到#國家海洋資訊中心#的官網—海事服務網CNSS進行潮汐時間查詢,只要輸入你所在的港口或海邊位置就能點選查詢,可以清楚的知道每天落潮的準確時間。

  • 2 # 昏鴉的囉哩囉嗦

    你的懷疑絕對是正確的,作為一個自小在海邊長大的漁民後代,現在趕海能撿到大魚大螃蟹,純屬妄想。除非是無人海島,或者原生態的沿海灘塗,沒有生產活動痕跡,或許會有點海貨,也不是隨便就能撿到的。

    我小時候,象山港海邊小海鮮確實多。我父母是漁民,生產隊要養海帶、收海帶,計入工分。在收海帶時,經常有大黃魚、海鱸魚跳到海帶上,順便帶回家。那時的大黃魚,成群結隊,發出“咕咕咕”的叫聲。那時舟山漁場捕撈的海產品,為了儲存,都製作成魚鯗、糟魚、鹹海鮮,黃魚鯗、鰻鯗、米魚鯗、龍頭烤、梅童烤、糟鯧魚、風帶魚、蟹股等,都是交關讚的下飯菜。

    記得有一次,家裡來客人,沒有什麼好菜招待,我爸帶我下海。小半天時間,就是大半桶小海鮮,有青蟹、蝦姑、仔魚、海蝦等等,海邊漁村特有的美食。有時下海,甚至能在海邊找到成雙結對的鱟,將鱟肉分離出來,跟雪菜炒著吃,特別鮮美。現在鱟成了保護生物,海邊也難以覓到蹤跡了。

    因為心之所向,週末休息時,我也多次去象山港沿海灘塗趕海。早幾年還好,岸邊礁石處,多少有點海蠣螺、辣螺、芝麻螺、將軍帽、石蟹等。八九月份,偶爾也能逮到幾隻青蟹。老家老友下灘塗趕海,能帶點回來望潮、蝦姑、青蟹等等。

    近幾年,由於沿海圍塗開發建設、大量船舶廢棄柴油排放、各種絕戶網蜈蚣網無限制捕撈以及人工生產活動影響,近海灘塗的小海鮮幾近於無。就是有,大多帶著股柴油味,沒法入口。

    有些自媒體,為了吸引流量,譁眾取寵,手段層出不窮,讓人歎為觀止。我看過幾則趕海影片,有人隨便就能在岸邊撿到大青蟹,甚至能撿到中華錦繡龍蝦,大石斑、海鰻就更不用說了,也不想想中華錦繡龍蝦活動的區域。

    自媒體趕海影片,你就一看而過,要真能天天撿到大魚大螃蟹,還不發財了。要知道,現在的小海鮮,價格奇高,有市無價。

  • 3 # 東海一隻蝦

    看了幾個,發現有些有點疑惑。我也算是土生土長的海邊人兼海釣狂熱愛好者。我老家離沙灘就50米,不過由於造了防波堤導致水流不活沙灘已經變成灘塗了有點可惜,這裡嚴重譴責一下那些所謂的專家不做好環境評估。

    看了一個影片水放幹竟然有鱸魚還挺大,我就納悶了鱸魚隨流走怎麼會在死水坑呢小鱸魚還好說大的絕對不可能在死水坑從來沒碰到過,可能福建的鱸魚跟我們舟山的鱸魚習性不一樣吧只能這麼理解了。還有青蟹一般我們這邊都是在泥沙地釣到或捕獲那種清石灘還真沒碰到過。也許也是品種不同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津津有味的相同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