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打call啦
-
2 # Katy1826
徐秀娟(1964~1987)女,1964年10月16日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個滿族漁民家庭,一個養鶴世家。她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徐秀娟小時候常幫著父母喂小鶴,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丹頂鶴。1987年9月16日為尋走失的天鵝溺水犧牲,被追為烈士,譽為“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以她的事蹟譜寫的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曾被廣泛傳唱。
廣袤的黑龍江大地上,有一條條蜿蜒流轉的河流。
河東岸有一塊夏如翡翠、冬如白玉的溼地——
扎龍自然保護區。
這裡是中國北方同緯度地區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開闊的溼地生態系統。
也棲居著大自然“高傲”的精靈
丹頂鶴。
儘管生存環境優越,但在1975年建區之初,丹頂鶴的總數量也僅僅有140只左右。
丹頂鶴極其敏感,對人類又十分警惕,保護工作很難開展。
但住在當地的漁民徐鐵林,卻深得丹頂鶴心。
他是扎龍第一代養鶴人,也多次救養受傷的丹頂鶴放飛。
老徐一家與鶴相鄰相依,自然地成為了管護丹頂鶴的一員。
扎龍2100平方公里溼地裡的每一處鶴巢,
都留下過老徐艱難跋涉的腳步。
或許就那時開始,
命運註定了老徐一家與丹頂鶴纏繞一生的緣分。
02
徐家的長女叫徐秀娟,大家都喜歡叫她“娟子”。
娟子從小就跟著老徐在火炕上孵鶴,照顧小鶴。
日久情漸濃,丹頂鶴早就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1981年,因為當地的中學停辦。
17歲的徐秀娟到扎龍自然保護區和爸爸一起飼養丹頂鶴,成為了一位養鶴姑娘。
6
養鶴是個辛苦活,家裡人開始都怕娟子吃苦。
但她十分倔強:“我喜歡鶴,我能幹好!”
老徐說:“養鶴是國家需要的活兒,要踏踏實實地幹,不能遇苦就敗下陣來。”
徐秀娟牢記爸爸的話幹得用心刻苦。
進鶴場的第三天,就能獨立圈養小鶴,識別鶴的編號,記住每隻鶴的出生年月。
徐秀娟和她餵養的小鶴。
她精心呵護餵養的鶴,
每年都會從扎龍成群結隊地飛往江蘇鹽城越冬。
03
1984年。
為了在越冬地繁育丹頂鶴,培育一個不遷徙的人工種群。
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成立了。
保護區成立之初。
條件異常艱苦,萬頃荒灘,人煙稀少。
電和淡水很少,蛇和蚊子很多……
但那時。
剛從東北林業大學畢業的徐秀娟不顧條件艱苦,懷著對養鶴事業的滿腔熱情,毅然南下。
就這樣懷著3枚鶴卵的她,一路用體溫暖著,奔波了三天三夜,終於來到了黃海之濱。
當時。
丹頂鶴人工孵化還屬世界前沿課題,
即使在親鶴的羽翼下,溫度稍有變化,也會胎死殼中。
但娟子帶來的這三枚鶴卵卻成功孵化,
成為鹽城保護區第一批人工繁殖的丹頂鶴。
這是世界首次在越冬地人工孵化成功。
更讓人驚喜的是,
小鶴出生後格外強壯,比正常週期提前20多天展翅飛天。
大家都說,這是“愛生奇蹟”。
徐秀娟有多愛鶴?
幼鶴剛出殼,每小時要喂一次食。
她用剪刀把鮮魚剪的一條一條的,然後再填到它們嘴裡,一天24小時如此反覆。
雛鶴對溫度敏感,不能凍著,她就把鶴抱在懷裡。
夜晚氣溫下降,她就把雛鶴抱上自己的床,腥臭的鶴糞拉在她床上,她也絲毫不在意。
徐秀娟與溼地中的鶴。
徐秀娟當年曾在一張照片背後寫道:
“我願意為我所熱愛的事業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一語成讖。
04
1987年7月。
鹽城自然保護區來了兩隻幼崽,
一隻叫牧仁,一隻叫黎明。
這天,徐秀娟給它們洗澡。
不想它們卻掙脫繩子飛走了。
到了晚上,只有牧仁被找回來了,黎明還是不見蹤影。
徐秀娟放心不下,一個人摸黑鑽進密密的蘆葦中,依然沒有找到。
第二天下午。
她聽人說復堆河西岸有叫聲,不顧身體的疲憊,立即騎車過去,跳下河拼命在河裡尋找……
夜沉沉,路漫漫。
復堆河畔只留下了她的腳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