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奶糖5944
-
2 # 餘生再相逢
之前中央電視臺記錄頻道曾播放過關於古代科舉考試的記錄片,那考試環境現代人看了是唏噓不已,不過可以一躍龍門,也算是值了。
古代考試的季節大多在春季,考試的地方叫做貢院 ,古人考試的時候 一場考試就要連考三天 ,比如考鄉試 ,一共三場考試就要考九天 ,這九天吃喝拉撒睡 ,全在一個狹小簡陋的“號棚”裡, 寬三尺深四尺 ,只有兩塊木板 ,兩塊木板撤出其中的一塊放在高處 ,就是考試答題時候的桌子, 兩塊木板擺放平齊 就是夜間休息的床,簡直就是在飢寒交迫,休息不好中考試,不僅考學識還要考身體。
另外,古人考試的時候是不發考卷的 ,當時的考題只是貼在一塊板子上 ,宣佈考試開始的時候, 有監考人員舉著這個牌子 ,來回轉悠讓考生看 ,看完了以後各自抄錄下來, 作為答卷的題目。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為江南貢院,佔地超過30餘萬平方米。
明清時期科舉到達了難度的頂峰,成為公認的科舉最恐怖考試模式:八股取士。明清時期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四級,即府縣考、鄉試、會試和殿試。首先是府縣考試,錄取了叫入學,又叫縣學生,就是人們常說的秀才,是科舉功名中最低階的一等。鄉試一般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參加鄉試的是秀才,鄉試考中後稱為舉人。讀書人中舉後就有了做官的資格。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舉行,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古代科舉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如現在家長陪考、送考一樣,古時父母也是很盡心的,那是孩子通往仕途的唯一通道。在古代,學生光看書光知道是不行的,得把四書五經這樣的經典給背出來、熟記於心,甚至某句話在某頁某行,都得一清二楚。古人高考還要毛筆字漂亮,但那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學習多年的成績啊,比現代的學生要痛苦多了。 在古代,考試時間也是十分固定的,但並不限於一次考試,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最後決出狀元的“殿試”,一般安排在三月裡的春天,即所謂“三月廷試”。
古代的考試時間,一般也分為三天,但不是像現在這樣連著考,而是中間空出兩天。明、清兩朝,鄉試時間在陰曆八月份,會試在陰曆二月份,殿試在三月份。鄉、會兩試的時間定在當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
古人考試的時候是不發考卷的 當時的考題只是貼在一塊板子上 宣佈考試開始的時候 有監考人員舉著這個牌子 來回轉悠讓考生看 看完了以後各自抄錄下來 作為答卷的題目。
對於試卷的型別,各朝代是差不多的。各朝所考科目總的變化也不大,但題量很大。根據所選科目的不同,要完成相應的考卷,才有可能考取功名,表面看比現在的高考試卷簡單,看似只寫作文,實則更復雜,是一考定終生。
古人考試的場地 全在一個狹小簡陋的“號棚”裡 寬三尺深四尺 只有兩塊木板 兩塊木板撤出其中的一塊放在高處 就是考試答題時候的桌子 兩塊木板擺放平齊 就是夜間休息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