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哥拾影
-
2 # 生不逢時566
在我們吉林農村,一個女兒們都不要孩子了,種自己的地,男的打點零工,女的帶孩子打麻將,有男孩的錢多不說,找不到媳婦,我們不到600口人的小村子從二十歲到四十歲就有3O多個沒媳婦,你是父母,你孩子大了,你愁不愁。
-
3 # 雲上夏
我想這個問題還是有資格回答一下。
我也是生於農村,家裡四姐妹。我爸爸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一哥哥,下有兩妹妹,每家都是一兒一女的標配。我媽媽在家中排行老大,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家也是一兒一女,弟弟家兩個兒子。
自我大姐出生起,我爸爸一心想要個兒子,不達目的不罷休,然而接二連三都是女兒徹底讓他認命了。小時候,不光我爸媽的兄弟姐妹歧視他們,村上不少人歧視我家,甚至罵架的時候還罵我爸爸媽媽生不出來兒子,我的奶奶也罵過我的媽媽。我媽媽是典型的家庭主婦,爸爸想方設法賺錢養家,雖然日子不富裕,但也保證了我們幾姐妹吃穿不愁。那時候媽媽很辛苦,帶四個孩子,做一大家子的飯,一家人冬天的衣服要洗一上午,還要種地養豬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慢慢地,我們幾姐妹陸陸續續長大了,可以幫媽媽分擔家務了,一個一個開始離家求學到工作。前幾年爸媽還在起早貪黑地做點小生意,只是為了不成為我們的負擔,去年底在我們幾姐妹的輪番勸說下,他們終於把生意盤出去,歇下來過自己的生活了。
2017年的時候,我們四姐妹紛紛出嫁,兩個姐姐和妹妹離家最近,經常回去陪伴他們,我在市內偶爾也回去。2018年,大姐和我一人生了一個女兒,妹妹生了一個兒子,爸媽十分開心,兩個人根本抱不過來。一到過年,我們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很擁擠,也很幸福。
現在,逢年過節,我們都會給爸媽家裡置辦東西,買衣服,包紅包。爸媽有什麼事總是四姐妹商量著搞定。終於,那些曾經歧視我爸媽只有女兒的人閉嘴了,甚至開始羨慕。
爸爸也終於釋然,甚至經常跟人炫耀自己有幾個女兒是多麼幸福。
-
4 # 我是杜鵑
作為80後,我現在看到的是,在農村那些沒有生兒了,生的四五個女兒的人家,現在父母小日子過得相當自在。
在我們村,我的好夥伴小娟家,就是四姐妹,沒有兄弟。現在姐妹們都長大了,各自成家,有需要的話,她父母這個女兒家去一段日子,不想去的話,就呆在家裡,她的父親就經常跟人下象棋,母親則只煮個一日一餐,有空就在門前的地裡種點自己吃的小菜。
家裡的土地好久就不種了,因為女兒們說他們辛苦了那麼久,她們現在長大了,就應該是享福的時候。每個月一起出的養老錢,他們過日子綽綽有餘,再加上過年過節給的,在經濟上可是很寬裕。
他父母也很想得開,有個兒子固然是好,可是沒有也不強求。人活一世,這輩子活好了,活得開心了就好,至於其它的,一切順自然。
而那些生了三四個兒子的人家,名氣是好了,可是父母活得相當然累。因為辛苦了一輩子,兒子們各自成家之後,幫這個帶了孩子,又沒幫那個帶,本來一碗水就很難端平,最後變成吃力不討好,兒子們不念父母的好,反倒是報怨成災。
其實在農村,太多生多個兒子的人家,父母都是幹到自己都幹不動了,最後老了需要照顧時,還被兒子兒媳們像踢皮球一樣,給踢來踢去。
記得有句老話說:“生兒子是名氣,生女兒才是福氣。”才會讓重男輕女這種現象慢慢漸弱。而我認為,那種把女兒也當Bora養的父母,最後是都會過得很裝幸福的。
-
5 # 北京不冷東京熱
我的岳母在她40歲的時候,終於生下了一個兒子。在此之前,她已經有了一個女兒,但據說生下女兒之後,岳母長期精神不振,沒事就臥床,直到生了兒子之後,馬上就精神來了。可見,對我岳母來說,兒子的重要性。
我的祖母生了六個兒子。在那個饑荒的年代,我的祖母堪稱厲害。後來我聽我媳婦說,她的外婆也是生了六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非常完滿。這放在現代人來看,飯都不夠吃,營養都不全,還能如此開枝散葉,真是厲害。
如果家裡生的都是女兒,想必老人們會感覺很不踏實,很孤獨吧,一想到自己的老年可能沒有兒子能防老。其實現在就算有兒子,大概也很難防老吧。畢竟已經是這樣的時代。
-
6 # 水太5
在農村,如果沒有生兒子,全是女兒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關於這個問題,過去在農村如果一家夫妻沒有生兒子,只生女兒的話,很讓看不起,因為在農村如果沒有男孩,是絕對不行的,男人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一個家庭如果沒有男人怎麼傳宗接代,怎麼發展下去,所以說在農村千方百計都要生一個兒子,如果真的沒有辦法生兒子,光有女兒,那也要招一個女婿上門來傳宗接代,在農村一個家庭沒有男人是不行的,重活,累活,力氣活只有男人才能幹的了,所以在農村男人還是很重要的。
-
7 # 打工仔的農村生活
在農村,如果沒有生兒子,全是女兒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我有個姑媽就沒有兒子,只有三個女兒,按目前的生活來說,生活上確實是有點艱難。下面就來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被人看輕。
雖然說,重男輕女觀念不正確,但在目前的農村來講,我覺得又是合理的。
毛主席說過,人多力量大。為什麼很多“村霸”都有很多兄弟姐妹?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再說了“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你沒有兒子,什麼事都會被人壓一頭,被人看輕就難免了,至於人家說閒話,這是常事。
其次,晚年生活艱難。
想想,古人傳下的重男輕女思想並不是全沒道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些都是正常的社會現象。
女兒大了,結婚生子,這是避免不了的。有些嫁的遠,有些嫁的近,嫁的近的還可以經常來看看,嫁的遠的可能就不方便了。
而且,女兒嫁人生子後,有了自己的家庭、小孩要照顧,就可能減少對父母的關愛。再一個就是現在本身家庭壓力較大,也沒有更多的精力來照顧兩個家庭的生活。
最後,有些事情並不能完全靠錢解決。
我姑媽兩口子快80了,也評了五保,每個月有六七百補助。可能很多人認為有生活費夠養老了,但是,再過幾年行動不便時該如何?
其實,我認為不管有錢沒錢都一樣,當你老了或者病了,始終要有人照顧才行。雖然說生兒生女都一樣,但女兒畢竟不能時時陪在你身邊。但兒子就不一樣,就算不跟他一起生活,離的也不遠,就算半夜有個頭疼腦熱的也能及時出現在你面前。
真的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你就算有錢又能怎麼樣?
所以說,我認為重男輕女思想也是有它存在的道理。如果沒有兒子的家庭,有可能什麼事都被人壓一頭,而等到女兒出嫁之後,只剩下老兩口,生活中有各種不便,而到了行動不便時,生活就會過的很艱難。特別是農村家庭。
回覆列表
在農村,如果沒有生兒子,全是女兒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這個問題應該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從前,一個是現在,要問現在是什麼樣子,我來告訴你,基本上日子都過得很好,經濟條件還算可以。真的是生兒生女都一樣,家裡女兒多了,給其中的一個女兒招一個上門女婿,日子過得還是很好的。而且現在很多農村人有錢了在外面做生意,在外面買了房子,不存在上門不上門。
但要是問他們以前是什麼心態,那可就話長了
我說說我們村裡的一個例子吧,這家人要了4個女兒,沒有兒子,他的第三個女人和我是同學,以前誰家孩子沒有兒子,走到村裡頭都抬不起來,雖然別人不說,但心裡怎麼想都知道。要是做父母的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畢竟在農村重男輕女的現象很嚴重。這對父母對孩子特別嚴格,當然打罵孩子還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可見,從前誰家如果沒有男孩子,心態真的很壓抑,重男輕女的思想太嚴重了。
當然,那個時代畢竟已經過去了現在生男生女真的一樣,而且誰家如果要兩個以上的男孩,那孩子娶媳婦真的是一個問題,而且註定了有的男孩娶不到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