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崔寔撰寫的《四民月令》被認為是“中國古代農書中農家月令這一系統最早的代表作”。
《四民月令》所反映的正是東漢晚期一個擁有相當數量田產的世族地主莊園,1年12個月的家庭事務的安排。現存版本共有2371字中,與狹義農業操作有關的共522字,佔總字數的22%。
再加上養蠶、紡績、織染以及食品加工和釀造等項合計也不到40%。其它如教育、處理社會關係、糶糴買賣、製藥、冠子、納婦和衛生等約佔60%多。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西漢《汜勝之書》到後魏《齊民要術》的出現,中間相隔500多年,期間只有《四民月令》一部農業生產書籍,能反映當時的農業發展,儘管有關操作技術記述很簡略,而且散佚不全,但它仍為當時的農業研究提供重要線索。
在2世紀中期的著作《四民月令》,除了描述農業運作外,書中提及的經濟運作,亦為中國經濟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作品中所述的農戶,在一年中會數度賣出與買入穀物,純粹以此謀取利潤;農戶亦會產醃醬類食品、酒、醋、藥材、絲綢與絲綢製品、鞋等,這些物品既可供自家消費,也可拿來出售。
東漢時期崔寔撰寫的《四民月令》被認為是“中國古代農書中農家月令這一系統最早的代表作”。
《四民月令》所反映的正是東漢晚期一個擁有相當數量田產的世族地主莊園,1年12個月的家庭事務的安排。現存版本共有2371字中,與狹義農業操作有關的共522字,佔總字數的22%。
再加上養蠶、紡績、織染以及食品加工和釀造等項合計也不到40%。其它如教育、處理社會關係、糶糴買賣、製藥、冠子、納婦和衛生等約佔60%多。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西漢《汜勝之書》到後魏《齊民要術》的出現,中間相隔500多年,期間只有《四民月令》一部農業生產書籍,能反映當時的農業發展,儘管有關操作技術記述很簡略,而且散佚不全,但它仍為當時的農業研究提供重要線索。
在2世紀中期的著作《四民月令》,除了描述農業運作外,書中提及的經濟運作,亦為中國經濟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作品中所述的農戶,在一年中會數度賣出與買入穀物,純粹以此謀取利潤;農戶亦會產醃醬類食品、酒、醋、藥材、絲綢與絲綢製品、鞋等,這些物品既可供自家消費,也可拿來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