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6
回覆列表
  • 1 # 李彬文

    有人認為是校長,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就拿我們這個縣級市來講,民國年間,只有一所中學,聘用校長有一個不變的條件,就是必須是全國名校的大學畢業生。其它條件可以靈活,但這一條不能變。強調的理由就是:(1)只有真正的名校畢業生,才知道學生怎樣學,先生怎樣教,學生學到什麼程度才能考上大學。(2)名校畢業生名氣大,號召力強。在聘仼教師、招生、籌款方向具有絕對優勢。

    因為堅持了這一條,所以民國時期崞縣中學的名氣在山西是響噹噹的,當然升學率也在全省名列前茅。

    解放後,特別是文革前的一段時間,原平(原崞縣)唯一的一所高中:省立範亭中學,教師多數從全國各地調配,素質高,教學態度好,像語文科的歐陽黛娜老師,數學科的張寧生老師,化學科的馮子敬老師,物理科的高造國,就連音體美也是名師輩出。一批批優秀教師傳承和豐富學校的文化,給學生指明方向,把學生帶到全國各大名校。也使學校的名聲越來越好,越來越大,贏得了"南有康傑,北有範亭"的美譽。那一段時間,學校校長人們不一定知道,但這些名師在全縣卻是家譽戶曉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的教師是常量,而校長卻是變數。學校的校長相對換的勤,而一批骨幹教師往往是一校終身。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也可以成為一所學校的靈魂。

    有了好的校長,有了好的教師,自然會吸引無數學子前來就讀。而能夠出一批出類拔萃的學生,更能提升學校的知名度,促進學校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應該說辦好學一所學校校長、教師、生源都是缺一不可的因素。

  • 2 # 郝峰濤

    《高考,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教育的功利性和應試性,促使高考變成了新式科舉,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反思。

    一,人才是全科(全面)發展,還是優科(優勢)發展?

    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優科專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孩子各有未知的興趣和天賦,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就會選擇“優勢中心發展模式”,即以某一方面為核心,帶動相關或相近方面的學習,而強制性全科發展是以大量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優勢中心”,最後連興趣和天賦一塊埋葬。

    二,學習是“從外到內”的灌輸,還是“由內到外”的覺醒?

    我能理解天下父母進行“從外到內”的填鴨式教育的良苦用心,但是誰能理解孩子“由內到外”覺醒的渴望呢?學習的本質是:三分知識,七分非知識;三分看的見,七分看不見;三分學習已知,七分探索未知;三分靠教育引導,七分靠自我覺醒。學習的原力在於自然和社會變化的引導,而教育只是一種輔助孩子成長的手段。過度的知識教育就是“拔苗助長”,反而會延遲、扼殺孩子“由內到外”的覺醒。

    三,教育是因材施教,還是無差別包容?

    “因材施教”只是強勢灌輸的幌子,畢竟我們連自己有什麼才能都不清楚,豈能妄議孩子有什麼才能呢?唯有以包容的態度讓孩子在“自然世界、社會人文和無差別學科”中無差別學習,以寬容之態讓學孩子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

    四,高考是“指揮棒”,能否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高考要打破固定的“語數外+文理科”,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分數作為參考。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自選制既可維護高考公平,也可保護孩子成才的自主性、多樣性和差異性。

    教育的功利性和應試性,正在侵蝕著孩子的童年和未來!

     

    致謝:

  • 3 # 長纓在手縛蒼龍

    什麼是一所學校的靈魂?這個問題提得好,教育部、學校和廣大師生乃至社會都應該思考!現在教育匆匆趕路,有時丟掉了靈魂,也沒有停下來找一找。

    學校的靈魂本可能是校訓。

    優秀的學校把辦學的理念和精髓凝鍊成校訓,校訓便成了靈魂的濃縮與外化。但校訓可能只是一個符號,很多學校的校訓僅僅刻在牆上,喊喊口號,卻了無生命。沒有生命的符號,怎麼可能成為靈魂?

    學校的靈魂本可能是老師。

    老師是靈魂的工程師,好的老師可以影響一批批學生,可以輸送許多優秀人才,學校可以因為有“大師”而產生巨大吸引力,好老師就是“金字招牌”,就是靈魂人物。但越來越多的學校把老師當工具,當機器,甚至不惜讓老師在職稱評聘、弄虛作假中喪失尊嚴。

    學校的靈魂本可能是理念和文化

    先進而高尚的理念可以讓學校散發出無窮魅力,優秀的文化可以激發起無窮力量。歷史上,教育救國、教育新民等理念和文化,曾在一些學校中彰顯高貴。但今天,不少學校的理念和文化在市場經濟大潮下日趨世俗,朝令夕改,渙散無形。

    因此,總體來說,學校的靈魂最可能是歷史和當下時空裡,由教師、學生在先進理念指引下,所共同凝聚的信仰、操守、追求、擔當和作為。它是歷史的,也是傳承的,是悠久的,也是鮮活的

    教育是百年大計,有靈魂的教育是國家之福、民族之幸,千萬所學校有了靈魂,一國之教育就有了靈魂。要讓一所學校擁有靈魂,或者幫助學校把丟失的靈魂找回來,需要所有人為之努力。

    一個不尊師重教的民族,很難指望其中的學校有靈魂!

    一個功利薰染的環境裡,很難在其中的學校找到靈魂!

    如果因為走得太快落下了靈魂,是時候等一等了,別讓靈魂迷失太久!

  • 4 # 流淌的信仰

    一個學校的靈魂不是學習成績,也不是升學率,更不是“教書”,而是“育人”,是對學生精神、人格、情操、文化傳承方面的內在塑造與激發的體現。

    一、對學生精神的引領是學校之靈魂。

    一個好的學校不可缺少精神的輸出,這種精神應該是民族精神,國家精神,是追求人民獨立和自由的精神。這絕不是大話、空話,想想現在,許多青年“追星追到死”,殊不知何為民族大義,不崇尚民族英雄,這是不正常的。我們可以想想當年的黃埔軍校,在精神培塑方面有其成功之鑑。

    二、對學生人格的塑造是學校之靈魂。

    人格的塑造永遠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學校靈魂之一。學生的家庭出生各異,但其靈魂可以塑造。不同的學校可能善於塑造不同的人格,但總應該是積極的,向上的,更加完美的。

    三、對學生情操的培養是學校之靈魂。

    與前兩個不同,情操的培養似乎顯而易見。高尚的情操,體現在為人處世的態度上,體現在對待外物的言行上,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如果說一個學校的大部分學子,自身修養低,三觀不正,行為卑劣,那麼這個學校顯然很失敗,更談不上靈魂。

  • 5 # 特級線上

    毫無疑問,辦學思想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校長帶領一班人,形成科學的符合學校實際的辦學思想,再通過制度,把它落實在全體教職員工的教學行為上,從而影響學生。

    學校一定要確立教師主體地位,教師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俗話說,名師出高徒,一所名師薈萃的學校才會優生聚集,人才輩出,也只有名師薈萃人才輩出的學校才是名校。抗戰期間,地處邊陲的昆明,由北大,清華和南開的一批名師組成了西南聯大,它培育出了楊振寧,李政道等一批世界級名人。他們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現代化的裝置。

    現在一些地方政府辦學,熱衷於修高樓,擴校園,購高檔裝置,不願把更多的錢花在培養引進名師,建設課程,研究教學上。

    一些學校也熱衷於設定部門,任命幹部,崇尚教條,信奉檢查,校長官員化。學校的辦學思想終歸要通過教師的教學行為作用於學生,多一個部門就多一個"婆婆",教師忙於應付各個部門的指令,無所適從,無暇讀書,思考,總結和提煉。減少過多的文字和會議,把時間還給教師。學校要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對教師工作的考核評價一定要科學,公正,全面,不能簡單量化,學生考試成績受多種因素影響。要讓教師從評價中感受到自己的勞動得到了認可,感受到自己的作用和價值。學校要讓教師有歸宿感,自豪感。

    教師要減少頻繁的考試,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從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獲得深刻的體驗。學生的很多優秀品質(守規,合作,堅毅,創新等)是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形成的。

  • 6 # 道客曉冬

    人若沒靈魂就是肉身,即屍體;學校若無靈魂也只能淪為“廢墟”。

    人因受敬仰而流芳百世,學校因從這裡走出去很多受人敬仰的學生而聲名遠揚。

    人千古流芳不因“才”而是因“德”,學校聲名遠揚也應注重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若學校出了“人才”當然好,但這“人才”“缺德”,對社會的破壞性極強,那學校則“臭名遠揚”了。

    當今社會“急功近利”,唯成績和升學率為衡量標準。甚至為了成績和升學率到各個學校“掐尖”,用“優生”打“知名度”,用“差生”謀“利益”,這樣的學校的“靈魂”是什麼樣的???

    家長們擠破頭也要買高價學區房,花重金也要擇“好學校”,為了什麼?(這一點自己思考)

    一個有靈魂的學校應該是“立德樹人”的學校。

    好學校即:學校好,校領導好,老師好,學生好。也就是說學生和家長維護學校名譽,配合學校工作,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反過來說學校領導、老師都對學生家長有高度的認同和接納,尊重學生及家庭、家長的差異。

    簡單說就是學校領導、老師、家長、學生都互相肯定。好學校一定是家校社會共同打造的。

    學校的靈魂即:立德樹人

  • 7 # 象山易學堂

    校訓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校訓體現了一所學校的辦學傳統,代表著校園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練,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澱。一所老牌學校的校訓,為我們開啟其歷史文化之門提供了一把金鑰匙,為我們眺望其精神家園打開了一扇窗戶。(節選自《應用寫作》雜誌2006年第2期《試論校訓的寫作技巧》)

    校訓,作為一個標尺,激勵和勸勉在校的教師和學子們,即使是離開學校多年的人也會將校訓時刻銘記在心。校訓也能體現學校的辦學原則與目標。同時它也是一種文化,是一種面向社會的精神標誌,能為學校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有些校訓還對其本校的建立歷史或文化背景有所反映,包含著較多的資訊。

    寫作要求

    校訓的寫作在充分把握其特點的同時,可以多角度、多層面、多方位進行思考,大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眼:

    把握時代脈搏。一些中小學校訓之所以平平淡淡,不受師生喜愛,很大程度上在於其陳詞濫調,時代感不強。因此,近年來一些學校推出的新校訓,就充分體現了貼近實際,緊跟時代的特點。如深圳海濱小學“以美啟真,與時俱進”、上海寶山中學“民主、河蟹、嚴謹、創新”、順德市某中心小學“腳踏實地做事,頂天立地做人”、順德一中“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健身”等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時代脈搏,富於時代氣息。

    立足自身特點。有個性的東西才有特色,校訓的創作立足於自身特點往往能別具一格。如鄭州正始中學“人生正始,偉業我待”、上海建平中學“今天我以建平為榮,明天建平以我為榮”等校訓就巧妙地嵌入校名,顯示了鮮明的地域色彩。一些大學校訓突出行業特點也別有風味,如北京林業大學“養青松正氣,法竹梅風骨”、北京舞蹈學院“文舞相融,德藝雙馨”等校訓就是體現行業特點的佳作。

    融入儒家文化。中國的學校教育繼承了儒家文化的優良傳統,儒家文化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學校教書育人的宗旨相統一,因此,校訓的寫作要充分從儒家文化中吸取營養、提煉精華。事實上,中國的許多著名大學都注重弘揚儒家文化精髓。如最受中國人喜愛的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是出自《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不少中小學的校訓也體現了濃郁的儒家文化色彩,如廣元市實驗小學校訓“明志修德,獨立自強”、江蘇淮陰中學校訓“進德修業,弘毅篤行”。

    體現人文關懷。好的校訓總有一種使人如沐春風的人文精神,體現了潤物無聲的人文關懷。如山東昌樂實驗小學校訓“一切為了孩子的全面發展”、廈門某小學校訓“好學善玩,友愛上進”、燕京大學的校訓“自由、博愛、民主”、蘭州商學院的校訓“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

    „„(節選自《應用寫作》雜誌2006年第2期《試論校訓的寫作技巧》)

    中外大學校訓比較

    大學不是單純適應社會的產物,而是開啟智慧、追求真理、傳播知識、弘揚文化的重要場所,擔當起引領社會發展方向的神聖使命。校訓則是引領大學前進的方向標,良好的校訓的確立,成為辦好一所大學的先決條件。古今中外世界著名大學都各自擁有其獨特的校訓,鮮明的體現出他們不同的辦學理念和治學特點。而由此形成的校訓文化則成為大學教育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東方和西方思想和思維有較大差異,由此導致東西方大學辦學理念的不同,西方大學傳統辦學理念:合理求是、使命引導、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積極應變、科學取向。東方大學傳統辦學理念: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學術責任、與時俱進、止於至善、倫理(人文)取向。因而,體現辦學理念的大學校訓也就各有偏重。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校訓是" 讓自由之風吹拂" ,英國劍橋大學拉丁文校訓引用的是蘇格拉底的一句話" 我與世界相遇,我自與世界相蝕,我自不辱使命,使我與眾生相聚。" 而中國科技大學的校訓" 紅專並進 理實交融" 。

    校訓是一所大學學風的集中體現,實事求是,嚴謹務實,成為各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首要準則。實事求是,意為:辦事求學必須根據實證,求索真相,踏踏實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追求真理,是治學最基本的目標,也是每一位求學者追求的崇高理想。世界著名學府哈佛大學的校訓是: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 ,中文翻譯為" 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 。大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認識已有的知識,而且還要讓他們去創造新的知識。學生必須學會自己去認識真理。但追求新的真理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不僅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而且可能遭到舊的權威或當權者的反對。所以,與真理為友就顯得更加可貴。耶魯大學的校訓也同為" 光明與真理" 。

    "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中國高等學府清華大學的校訓,也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優秀品質和基本道德素養。它精闢地概括了中國文化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的深刻認識與辯證的處理方法,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徵。作為一個高尚的人,在氣節、操守、品德、治學等方面都應不屈不撓,戰勝自我,永遠向上,力爭在事業與品行兩個方面都達到最高境界。

    南開大學校訓:" 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 , 提倡的是" 公能" 教育,一方面是培養青年" 公而忘私" 、" 捨己為人" 的道德觀念;另一方面則是訓練青年" 文武雙全" 、" 智勇兼備" ,為國效勞的能力。這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校訓:" 普林斯頓——為了給國家服務" 如出一轍。

    大學校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它可以體現出一個大學良好的精神風貌,優良的學風,

    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方針政策,甚至是學校的整個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圍。不同的國家、地區思想文化的差異,造成辦學理念的差異,但這些理念不應是相互對立、互不通融的,而應該是相互交叉、相互補充。

    大學的靈魂是它的獨立思想和傳統精神。創新之意識,自由之思想,科學、人文之傳統等等,這些都是大學最重要的、共同的精神支柱。由於歷史的不同,以及地域文化與學科差異的影響,不同大學之間又形成了各自的傳統和精神,這是大學在共性之外的特色與個性。最能反映一所大學傳統和特色的即是校訓了,因為校訓是學校制定的對全校師生具有指導意義的行為準則,是對學校辦學傳統與辦學目標的高度概括。校訓對激勵全校師生弘揚傳統,增強榮譽感、責任感,繼續奮發向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 8 # 離歌南筌

    校訓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它既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一所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體現學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校訓榮獲學校靈魂代號是當之無愧的,且是有理有據的。

    校訓:我們長一樣

    雖然每個大學在招生時,都打著各自的招牌,生硬的強調我們不一樣,但有一點高校很一樣,那就是校訓。

    你家校訓有上面這些字嗎?我們來看看國內名校校訓,一起來找茬。

    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載物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嚴團結創新

    天津大學:事求是

    武漢大學:自強弘毅求是拓新

    東北大學:自強不息知行合一

    東華大學:嚴謹奮求創新

    東南大學:止於至善

    復旦大學:學而志切問而近思

    福州大學:明至誠學遠志

    河海大學:艱苦樸素事求是嚴格要求勇於探索

    黑龍江大學:學慎思參天盡物

    湖南大學:學睿思勉致知

    華僑大學:會通中外並育

    吉林大學:求創新勵志圖強

    集美大學:誠毅

    暨南大學:忠信篤敬

    蘭州大學:自強不息獨樹一幟

    南京大學:誠樸雄偉勵學敦

    南開大學: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北京大學:奮嚴謹求創新

    青島大學:學篤志明求真守正出奇

    山東大學:氣有浩然學無止境

    汕頭大學:創新求實勤奮團結

    上海大學:自強不息

    安徽大學:至誠至堅篤行

    長安大學:求是學敬業創新

    重慶大學:耐勞苦尚儉樸學業愛國家

    四川大學: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蘇州大學: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西北大學:公誠

    廈門大學:自不息止於至善

    湘潭大學:學篤盛德日新

    新疆大學:團結緊張質樸活潑

    揚州大學:求是求求新求真

    雲南大學: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學識成一等事業

    浙江大學:求是創新

    中中國人民大學:事求是

    中山大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二、港澳臺大學校訓:

    淡江大學:樸剛毅

    東海大學:求真信力行

    東吳大學: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逢甲大學:忠

    輔仁大學:真善美聖

    高雄師範大學:誠巨集遠

    國立成功大學:窮理致知

    國立交通大學:知新致遠崇實篤行

    國立陽明大學:仁心仁術真知力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誠樸精禮義廉恥

    國立臺灣大學:敦品勵學愛國愛人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誠樸

    國立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載物

    香港科技大學:求新求進創未來

    香港中文大學:文約禮

    香港城市大學:敬業樂群

    香港大學:明格物

    香港浸會大學:信力

    香港理工大學:開物成務勵學利民

    香港嶺南大學:作育英才服務社會

    澳門大學:仁義禮知信

    從上面不難看出,高校的根是連在一起的,傳統文化的根深蒂固難逃撞字甚至撞名。這裡很值得表揚的是東北大學和武漢大學,猜到了開頭沒猜到結尾,成功重名前兩個字,但是躲開了最難逃的字,真是一對南北稀奇cp.而四川,雲南,蘇州大學的名字看似隨意,實際慎獨。

    我們來看一下國外大學校訓

    賓夕法尼亞大學:毫無特性的學習將一事無成

    杜克大學:追求知識信仰宗教

    多倫多大學:像大樹一樣茁壯成長

    哥倫比亞大學:在上帝的神靈中我們尋求知識

    哈佛大學: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

    加拿大皇后大學:智慧和知識將是未來時代的穩定劑

    加州理工學院:真理使人自由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願知識之光普照大地

    康奈爾大學:讓任何人都能在這裡學到想學的科目

    麻省理工學院:既學會動腦也學會動手

    密歇根大學:藝術科學真理

    普林斯頓大學:為國家服務為世界服務

    斯坦福大學:願學術自由之風勁吹

    耶魯大學:真理和光明

    芝加哥大學:讓知識充實你的人生

    愛丁堡大學:有知識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發現其內涵

    劍橋大學:此地乃啟蒙之所,智識之源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瞭解萬物發生的緣故

    牛津大學:上帝給我光明

    北海道大學:青年們,要有大志

    光州大學:青春開放活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自強不息

    澳洲國立大學: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質

    悉尼大學:繁星縱變智慧永恆

    新南威爾士大學:實踐思考出真知

    墨爾本大學:以人為本,與時並進

    中國大學畢竟本土出品,校訓相似很正常,都是黃河的水孕育長大。國外就比較直白文藝了。沒辦法誰讓中國有五千年的歲數加持,如出一撤的優秀藏都藏不住。

  • 9 # 王則純

    農民回答

    無論是小學,中學,大學都要有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教書育人,教育好,培養好國家的有用人才,國家建設的棟樑,學校的責任重大,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是鑄就人才的搖籃,

    校長們,老師們你們辛苦了,你們的重任在肩上,使命在教育上,人才在行動上,德智體在教學上,家長把學生交付給你們,你們是學生的第二任父母,你們責任重大,光榮又艱鉅,

    所以,一個學校的靈魂是師德為先,育人為本。

  • 10 # 李論101477866

    淨化師生隊伍,嚴管師德作風這是首要任務,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是其二,讓學生學好國語,增強體質為其之三,這才是社會主義國家學校的靈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白事能看出一個人的人緣和排面,怎麼看待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