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9346588532

    劉邦是一介布衣,還遊手好閒,而項羽是名將之後,有舉鼎的勇力。從劉邦反抗項羽開始,劉邦就被項羽按在地上摩擦。毫不誇張的說,劉邦與項羽正面交手,基本沒有贏過。

    項羽

    楚霸王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他從小跟隨叔父項梁長大的。項羽年少的時候,對讀書寫字沒有多大的興趣,學習劍術也沒有學成。

    秦末爆發了大澤鄉起義,各地豪傑紛紛響應,項羽與叔父項梁,殺死了會稽郡殷通,也起義了。後來,陳勝被馬伕殺,項梁在謀士范增的建議下,找到了楚懷王之孫熊心,將其立為楚王,號召楚地百姓反抗暴秦。

    其實,陳勝被殺以後,起義軍的隊伍不斷的遭到重創。後來,項梁也戰死,項羽和劉邦一起攻打陳留也沒有攻下來,兩人商議退軍,於是項羽駐紮在彭城西,劉邦駐軍於碭郡。

    章邯打敗項梁以後,對楚地放鬆了警惕,北渡黃河,攻破了趙國,趙軍退守鉅鹿城。章邯率領王離、涉間共40萬秦軍圍攻鉅鹿。趙國將領陳餘向楚懷王求救,當時項羽打了幾次勝仗有些驕傲。

    楚懷王也忌憚他,於是項劉合兵,懷王將楚軍分成兩路。一路北上救趙,一路西進攻秦。北路軍由宋義為主將,項羽為次將,前去援救趙國。宋義行軍至安陽,停留了46天,不再前進,後被項羽殺死。項羽破釜沉舟,率領二萬義軍渡過漳河,去救鉅鹿。楚軍與秦軍交戰九次,楚軍以一當十,大破秦軍。

    後來,章邯沒有得到秦國的援軍,最後向項羽投降,項羽害怕秦國投降的降卒造反,於是活埋了20萬人,這也成為他人生之中最大的汙點。鉅鹿之戰勝利以後,項羽聽說劉邦已經佔領了咸陽很生氣,於是率領40萬大軍,準備進攻咸陽。楚軍進入函谷關後,駐軍鴻門,劉邦當時有10萬軍隊駐紮在霸上,聽說項羽武力攻關,有些害怕,在謀士的建議下向項羽謝罪。

    鴻門宴

    而項羽在范增的建議下,在鴻門設宴,準備刺殺劉邦。在鴻門宴上,范增多次暗示項羽,項羽卻無動於衷,反而跟劉邦敘起舊來。范增招來項莊舞劍,準備藉機刺殺劉邦,因項伯出來阻擋,未能成功。劉邦知道凶多吉少,於是藉口去廁所,抄小路逃離了鴻門宴。大好的機會,就這樣被項羽錯過了。

    鴻門宴後,項羽領兵西進,血洗了咸陽城,並殺了秦王子嬰,焚燬秦朝宮室,奪取了秦朝宮內的財寶和婦女,心滿意足地向東而去。項羽平定天下以後,開始分封諸侯,封楚懷王為義帝,他自封西楚霸王,統領九郡,建都彭城。不久,他將義帝遷往封地,在途中密令衡山王、臨江王將義帝殺死,從此,群臣漸漸叛離了他。以至於劉邦後來造反,都是舉著為義帝報仇的口號起兵反抗項羽的。

    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沒有項羽這麼光鮮的背景,他的父母都是平民老百姓,常年以種地為生。當然,他家也不窮,所以年長以後,他也不下地勞動也有飯吃,因此,很多人認為他遊手好閒。劉邦年少的時候還到過魏國,想投靠信陵君門下,結果信陵君去世了,他只好投靠在張耳門下做門客。後來,魏國滅亡,張耳被通緝,劉邦回到了家鄉沛,在朋友的幫助下做了亭長。

    從劉邦去魏國求學來看,劉邦並非遊手好閒,只是他與眾不同罷了。在農民眼中,他不種地,肯定被認為異類。在他做亭長的時候,身上也沒錢,往往去賒賬喝酒。後來,山東呂公,為了躲避仇人將家遷到沛縣。由於跟沛縣的縣令交好,有一次設宴招待客人,很多有名望的人都前去祝賀。

    而劉邦以官吏的身份前去祝賀,然而見呂公需要交錢,但是他身無分文,就寫了一張禮帖“賀錢一萬”,就這幾個字,引起了呂公的注意。由於,呂公會看相,錢沒有收他的不說,還將年輕漂亮的女兒呂雉嫁給了他。據說呂公是齊國呂氏後裔,按理說有身份有地位。如果說,只是因為看相而看中了劉邦,肯定沒那麼簡單。

    要知道劉邦屬於平民,且比呂雉還要大15歲,沒錢沒地位。呂公是名門之後,他從劉邦的言談舉止來判斷他的為人,再經過細緻的考察,他認為劉邦是個幹大事的人。所以,才願意將女兒嫁給劉邦。要不然,呂公絕對不會這麼魯莽的將女兒嫁給一個窮光蛋,劉邦肯定有他的個人之處。

    從後來沛縣起兵來看,劉邦認識了很多英雄豪傑,比如,蕭何、曹參、盧綰、周勃、樊噲等,這些都是漢朝的開國功臣,沒有這些人,劉邦要稱帝,真的很難。所以,不排除呂氏家族在利用劉邦的個人影響力,以此來維護家族的地位也是有可能的。從後來,呂雉臨走前把政權交給呂產和呂祿來看,呂雉嫁給劉邦也是有目的的。

    當然,劉邦從沛縣起義開始,就發揮出了他個人特長。他雖然帶兵不行,但是認識的朋友多,懂得將權力下放。所以,從沛縣起兵都是在他那幫兄弟策劃下進行的,直到他去世,也有謀士為他出謀劃策,安排他的後世。

    項羽與劉邦的差距在哪裡!

    項羽屬於名將之後,而劉邦只是一個平民老百姓,兩人的身份地位不同。項羽因為身份高貴,自命不凡。而劉邦因為自己能力有限,所以用他人的智慧,彌補自己的不足。項羽帶兵打仗的技術一流,但是管理藝術卻很差。而劉邦帶兵打仗不行,管理確實一流的。其實,兩人最大的差距在於性格上的不同,這個可以從劉邦點將時就可以看出來。

    淮陰侯韓信

    韓信本來在項羽手下做郎中,還他給他出謀劃策,提出的建議總是不被採納。他認為跟隨項羽沒有前途,於是離開項羽以後,又投靠劉邦,開始劉邦也沒有重視他,讓他做了一個倉庫管理員。上司犯錯了,他還被連累,差點被砍了頭。就在被砍頭的時候,他看見劉邦的同鄉夏侯嬰於是向他求情,才免了死罪。

    不過,夏侯嬰發現韓信是個人才,於是把他推薦給了蕭何。蕭何與韓信交談以後,認為他是個人才,答應將他推薦給漢王劉邦。當時劉邦從長安回漢中,在去南鄭的路上,韓信見很多官員都逃跑了。他認為蕭何已經舉薦了自己,而沒有得到重用,於是他也逃跑了。蕭何知道後,將韓信追了回來,並推薦給了劉邦。

    劉邦當時大罵蕭何,各路將領逃跑了幾十人,沒去追,卻單獨去追韓信。這讓劉邦很不理解,蕭何說:“如果想做漢中王,用不著他人。如果要想爭奪天下,非韓信不可。”劉邦為了見識韓信,於是找他來談話。韓信見到劉邦後,對項羽和劉邦進行了對比分析。

    韓信認為,項羽待人恭敬慈愛,言語溫和,有生病的人,心疼得流淚,將自己的飲食分給他。但是,等到有的人立下戰功,該加封晉爵時,他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裡玩磨得失去了稜角,都捨不得給人。其實,項羽不是真的關心下屬,而是捨不得放權,屬於婦人之仁。

    此外,項羽違背仁義,將自己的親信分封為王,諸侯們都憤憤不平。後來,項羽又把義帝殺死,自己佔據了好的地方。項羽違背仁義不說,還不體恤天下百姓,他所到之處,百姓怨聲載道。很多人都不願歸附他,只不過迫於威勢,勉強服從罷了。項羽雖然名義上是霸主,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天下民心。

    所以,項羽對待部下和老百姓都不行,性格太強勢了。而劉邦恰好相反,劉邦的軍事才能欠缺,但是懂得放權,讓部下彌補他的缺陷。劉邦雖然貪財好色,但是自制力很強。比如,進入咸陽,劉邦本來很留戀富麗堂皇的咸陽宮和裡面的財寶,但是在張良的勸說下,他將秦宮內的寶物全部封存,並與咸陽的老百姓約法三章。他不僅僅,對部下做了好表率,還贏得了民心。

    項羽在鉅鹿之戰坑殺秦軍20萬人就不說了,唯獨留下章邯、司馬欣和董翳這三個降將,秦地的老百姓把這三個人恨之入骨。他後來進入咸陽又燒殺搶掠,天下老百姓都痛恨項羽。所以,項羽不信任部將,又不得民心。劉邦手底下謀士眾多,而項羽手底下就範增這麼一個,還得不到信任。所以,勇武有力的項羽,最後敗給了身為平民老百姓的劉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鴿子跟兔子哪個好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