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634060537801083

    商品供過於求,物價就下降,供不應求,物價就會上漲。

    反映導致價格變動的因素:供求影響價格,價值決定價格。商品的價格雖受供求關係影響上下波動,但這波動總在一定範圍內進行,是因為最終決定商品價格的是其價值

  • 2 # 北山寓公

    如果土地私有化,種地者擁有永久性使用權,而且可以收買土地,使農戶土地規模最低達到三公頃以上,種地成本不再有承包費,糧價提高到現有價格的150~200%,就不會出現棄耕拋荒現象。

  • 3 # 平安618

    1,以今年的小麥、玉米價格來算每畝地的收入1000元左右(不包括人力)。現在每畝地的小麥平均收入1000斤,售價1150元,其中耕地80元、播種20元、種子70元、複合肥150元、除草劑30元、農藥50元(兩次)、抗早一次100元,共計500元。每畝小麥淨收入615元。玉米每斤價格0.85元,每畝地收1000斤,除去開支(比小麥少開支個耕地,但又多澆了一次水),淨收入300元。所以說現實中每畝每年收入915元。

    2、如果不傳統小塊種植,用高科技套種,連片大面積種植,同樣是種植糧食,收益也是不一樣的。我村有一糧食種植大戶,承包了110多畝,自家購買了大型旋耕機,耩地機,這項開支減少了三分之二,自家的地種上後,每年還能掙個30000元左右。又因合理科學平衡施肥,不浪費超量,減少肥料開支。澆地全部用的是滴灌,既省事省力又省電費,智慧搖控全自動。打農藥用的是智慧飛機,既省力又省時。相對於小塊地的傳統種植每畝可增加400元左右。該戶每年淨收入150000元左右。

    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糧價的高低,取決於農資農技方面價位,如農資便宜,種糧食就不會虧本;如農資貴,種糧食就有虧本的可能。總之傳統種糧食只能解決溫飽,不能解決生活中的大事。要想增加農民收,一方面必須搞大面積、連片承包,加大科學智慧化種糧食;另一方面,合理降低化肥、農藥、石油等農資方面的價格。

  • 4 # 三農孺子牛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收下糧食不值錢。農村農民種地有的種的多,有的種的少。我理解題主的意思是,不管你種多少土地,每一畝的土地打糧收入,減去所有支出,應得的利潤大致有多少,並以這個為基數去折算每一斤糧食應該買多少錢才比較合理。就這個問題我來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是道道地地的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於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農民。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視土地為命根子。但土地對我的回報卻沒有給我帶來多大的希望,土地的收入只能是解決溫飽問題。

    為了說明問題,我多說幾句,從農業集體化時的糧價說起。以玉米為例,那時國家實行糧食統購統銷,一斤玉米賣0.088元。豬肉是0.88元,豬主要吃以糧食為主的飼料,以豬肉的價格和糧價相比比較合理。那時的豬肉價格是糧食價格的10倍。現在豬肉價格漲到了30元,我們不以30元為例,再把豬肉價格降低到20元,是0.88元的23倍。按這個比例算下來,玉米價格應該在2元左右符合糧肉比例。而今年的玉米價格連1元都不到。整整相差1倍之多。養豬賣肉的賺的盆滿罐滿,而種糧食的賺吆喝錢都不夠。2元錢嫌高,我們再降一降1.5元,可以了吧!

    如果其它生產資料不漲價,在現有的基礎上,玉米價格在1.5元左右,一畝地按1500斤計可以賣到2250元,玉米種子,肥料,旋耕播種費、機器收穫運輸、人工費用,亂七八糟的除去1250元,利潤每畝在1000元,農民種地基本不虧本,農民種地才看到了希望,農民種地才積極性大。玉米每斤1.5元比較適中,符合市場規律,這個價格不知道能不能實現。農民種地難,難就難在種地不掙錢。1.5元恐怕是夢想,希望夢想能實現。

  • 5 # 使用者守護正義

    我認為糧食價格的漲浮應已工資漲浮同步,在六七十年代人們的工資一般只有二三十元月,但大米是一角四分一斤!也就是說,城裡人要拿工資的十分之來買米!可現在,普通大米二元多一斤,一天的工資買成米,二個月都吃不完!想想,你是農民會種地嗎?!

  • 6 # 段端元

    我認為稻穀的價格穩定在每百斤一百叄拾伍元左右為適宜價格,這樣種田的會有人種,消費者也沒有什麼壓力,社會的分配也是一杆秤,窮富差距大小,關鍵取決於撐握這桿秤的人,現代社會平富差距真是太大了,這桿秤還是有一點點問題。

  • 7 # 三農陸地

    我不想說糧價在什麼位置上才能種地不虧,咱先說一下,以前老百姓靠種地,是自己分到的地,能養著一家好幾口人,能口上飯,娶上媳。現在,光靠種自己的地,我們這裡大概每人半畝地,能幹什麼?一年收兩季糧食,每季每畝在一千斤左右,按一家三口人算,一人一天吃一斤饅頭夠嗎?小孩要上學,買鉛筆,買作業本,義務教育後,要交學費,住宿費,就餐費,將來要成家,別說買樓房,回家蓋房子多少錢?城市的工人,上班有工資,一月幾千元,退休有養老金,農民在家種地,有什麼?就是每年的糧食。大家覺得糧食能在什麼價位上?

  • 8 # 林國榮973

    糧價是市場決定因素,不是你說多少?還是我說多少?是市場公平交易平臺。只有中國科學種田,推進農村農業規模化經營生產和機械化作業,用最現代化程序管理才是農村農業的出路,才能和世界糧食競價交易站立市場。一家一戶單幹成本居高不下,無法與外國大規模農業生產的糧價抗衡,故此這幾年的農田撂荒的越來越多。

  • 9 # 笑落花67017094

    在化肥、農藥、種子、機器、澆水等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玉米兩塊二至兩塊五每市斤,還說得過去。並且用糧單位也承受得了。

  • 10 # 清波71492226

    糧價在高一點的價位,北方和平原,利於機械耕種的地方可以,丘林,山區全人工什麼糧價也吸引不了年青的種地,不如打工,只為不虧本就種地?那這人一定是傻子。不是糧價的事,要透過糧荒才能想明白,農民才能漲輩份。

  • 11 # 耕地老黃牛

    我是農民,關於糧食價格的事,我認為國家應該管控,商賣不能大高,大高影響全華人民的生活及積極性,最好的方法是政府高價收,底價售,把農補的錢直接補給收購價上,這樣既賭住了基層拿用款,又防止了基層的腐敗,也減少了很多複雜煩事。

  • 12 # 生產隊長老楊

    問:你認為糧價在什麼位置上才能種地不虧本,為什麼?

    糧價在什麼位置上種地都有可能虧本,也都有可能不虧本,關鍵不在糧價上,而是在種地的投資上。

    比如糧價八毛錢,種子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一塊錢,種地虧本,把糧價也提升到一塊就不虧本了,但是生產資料隨著水漲船高一塊二了,種地照樣虧本。

    糧價仍舊八毛,生產資料變六毛,種地就可以不虧本,但,誰能夠控制這之間的差距?

    只有市場自然調控,這自然調控就是讓所有行業都有危機感,努力和精打細算就不虧本,否則就會虧。

    不可能讓國家強制價格,強制價格只能混亂了別的行業,自然調控就會維持各行業的平衡,要想不虧本,就要精打細算和努力,靠人為提價那是計劃經濟,現在是市場經濟。

    如果把糧價弄得很高,種地的不一定受益,消費者卻受到傷害,受益的應該是從美國弄來糧食的糧商。

    種地不虧本,可以不買生產資料,自己積肥,刀耕火種,收多收少都是純收入,因為不下本錢哪來的虧本?

    結論是,糧食在什麼價位上都有可能虧本,因為生產資料也會變動,也會有價位的,要想做到不虧本,只有努力和精打細算,市場經濟給各行業留的餘地就是精打細算和努力。

  • 13 # 慶雙三農

    【慶雙與三農同行】你認為糧價在什麼價位上才能種地不虧本?為什麼?──要從兩個方面去看問題,因為此問題涉及到兩個方面。詳情請看下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物價迅速上漲,可受國際糧價因素的制約,中國糧價比同期其它產品的價格低得多。於是,青壯年農民紛紛外出務工。那麼,糧價在什麼價位上才能種地不虧本?

    一、按種地的實際投入與產出計算法

    以種一畝地的玉米為例,看一看每市斤在什麼價位夠成本。

    1.投入:玉米種30元(3斤)、肥料230元(複合肥150元、尿素或碳酸氫銨80元)、農藥40元(治蟲、除草)、水費50元、購買農具折舊30元、耕地120元、土地租金400~800元。合計:900~1300元。

    2.產出之比:按一畝地玉米的最高產量1000斤計算,每市斤的價格在9角~1.3元,可與實際投入大體相等。

    3.不可預料的因素:在實際生產中,由於天氣和土壤等因素,投入還要大一些。比如說天氣因素,如果天氣乾旱,就要多澆水;又比如說土壤因素,如果土壤肥力低,就要多施肥料;還比如說土地租金因素,有些地方的土地租金每畝已達到1000~1200元。而玉米的畝產量通常只有800~1000斤。

    二、按一個全勞動力在農村種土地與外出務工計算法

    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種一畝地的玉米,按最高產量1000斤計算,每市斤的價格要在9角~1塊3角才不虧本。但是,還不包括“不可預料的因素”在內。尤其是在北方只種一季糧食,土地租金與南方溫暖地帶種兩季糧食相比就要高出一倍。也許有人會說,目前玉米的價格還沒有達到每斤1.3元,那為什麼農民還在種玉米呢?那是因為在農村的農民種的是自己的承包地,沒有土地租金這一筆費用。如果要租土地種糧食,肯定就要向別人支付土地租金,也就要產生這一筆費用。

    一個全勞動人外出務工,以月工資3000元計算,一年以幹活10個月計算,可以淨掙30000元。

    按一個全勞動力拚老命能種10畝地的玉米計算,一共可收玉米10000斤,除去投入9000~13000元,玉米的價格要在每市斤3.9~4.3元,才與在外務工的收入相似。而目前玉米的價格最高才1.5元,要上漲到3.9~4.3是根本不可能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農民不願種土地而外出務工的原因。

  • 14 # XGC上善若水

    我來談談我的看法!糧價不是什麼位置的問題。

    種地要科學種田

    種地也分三六九等,同樣的一種地,它的產量和效益也不一樣,地力的好壞,上肥的多少,管理也不一樣,你象鋤草、打藥、施肥等。俗話說得好:“人勤地不懶”、“種地不上糞等於瞎糊弄”、“要想莊稼旺,合理把糞上”。該澆不澆,該追肥不追,該防病不防,農業的“八字憲法”用不好,這樣糧價在高也不會增產,也得虧本。

    糧食價格不能漲

    糧食價格不能漲,糧食是國家的安全基礎。去年國家提出了“糧食安全”,足夠引起全民對糧食的重視,那麼農民收入上不去,農民該怎麼辦,我認為,在種糧食補貼的基礎上,增加種子補貼,化肥補貼、地力補貼等,曲曲的種糧補貼杯水車薪,加大對農業的補貼力度,包括農機補貼等。為農民著想,是農業成本降到最低,多讓農民得到實惠,想盡一切辦法讓農民增收,這樣糧食不漲價保持平穩,國家糧食才有安全,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種糧確實不掙錢

    種糧食確實不掙錢。這跟物價飛漲有關,農民看到各行名業都在漲,確實是苦著老百姓了,農民朋友不由的有些埋怨。一畝地雖然說收兩季,一千斤小麥,一千斤玉米,可也得投資呀,一畝地兩袋化肥,三百塊錢,農藥二百塊錢,機耕一畝地一百元,播種費六十元,收一畝一百六十元,澆地現在每季也待四五水,花生要得十水才能收,眼下的莊稼不是機井,農作物都要絕收了,我們拋開花生不說,只說麥和玉米,光澆水也得二百元,不說人工。按今年的行情小麥買一千三百元,玉米買一千四百元兩季共收二千七百元,除去費用九百二十元,兩季收入一千七百八十元,擱當今論萬的年代,這一千七百八十元能弄點啥。

    農民的憾厚真讓感動

    說起農民苦、農民累,農民從不怨言。農民在過去困難的時期,省吃儉用的交公糧為城裡人提供更多的糧食需求,甚至農民把最好的糧食交公糧,剩下的是由自己食用。農民交集資,修路義務的出義務工,這些都是農民對國家建設和發展作出的貢獻,沒有農民就不可能有現在繁榮富強的祖國,就沒有我們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們要感謝老一輩農民,因此,國家拿出點補貼給農民,讓農民最小限度的受損失我想是應該的。

  • 15 # 一世英名111

    這個我說一下,我也是農民,但我不種地,我承包了3000多畝地,扣除人工,化肥農藥,水費,機械費用一畝地基本上是利潤不過五百,這個還在不停的壓縮!

    具體是

    一,人工成本,是越來越越高,以前是人工插秧,油一畝最初30到現在360,所以現在基本上是機插秧,或機器播種,旱稻!還有打藥,施肥都是人工且價格已經高的塊接受不了了!

    二,種子化肥農藥成本,國家給糧食張一分,這些敢張一元,那還不如不張,小時交公糧時,大家種地積極主動,現在不要稅了,農民就沒力了,那我不得不說沒優越性,也沒有體現這個是成功的!

    三土地承包費也在張,我已經推掉一部分,成本太高油開始的200一年到現在的1200這是極限!

    我做為新一代農民,我改變不了現狀,國家都沒有心情來改善,我就是一個老百姓,也沒有那閒心操總理的心,我種地就是為了利潤,在現在,沒前啥也不是,沒前工人不給你種地,買不到化肥農藥。我在別的成本價居高不下的我嘗試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我把秸稈困包,開始有紙廠收後有養殖場收,但利潤不多,在後來,我把麥秸做成壓縮秸稈,市場利潤豐厚,稻草開始賣稻草,也可以,後來就做草繩,織珊子,價格就已經很高了,基本可以解決機械費用及人工成本

    二糧食我開了深加工,買了烘乾機,做了自己的品牌,包括稻殼都餵豬,麥麩喂牲畜,額外用上了副業,養雞場和豬廠,都是自己的產的飼料也是自己做的,包括糞,做出的沼氣都利用起來,

    三有一部分河灘地,種大棚,種一些蔬菜,溝裡種藕還菱角芡實這一塊基本利潤最大因為溝沒有承包費,投入小收益大,逢年過節工人福利,蔬菜,肉蛋,藕,還有蘋果,都不是問題,包括食堂都是免費,並給工人幹夠三年補新農合的前,年底看工人一年工作情況發現金獎勵,每年臘月二十六,舉行,有的工人能拿到十萬,少的也有一萬多!

    所以我們的要從別的方向發展,提高利潤!最重要的要對工人好,福利跟上,每年兩次旅遊,!……

  • 16 # 周廣容zgr

    糧食價格在什麼價位上才能種地不虧本,這種話題,不是由老百姓說了算的,而是由國家政策決定的,當然也有受市場調節因素制約。

    因此,農民種地是盈利還是虧本,不完全是看糧食價格高低,而是看農民種糧食的成本高與低,看政府對三農政策導向。

  • 17 # 樹下酒仙

    你認為糧價在什麼位置上,才能種地不虧本,為什麼?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糧食市場剛放開時,稻子價格在五六十元一百斤,小麥價格在五十多元一百斤,而農資、化肥、農藥價格比較平穩,農村人種地除去種糧成本,每畝地也有三四百元盈餘。主要原因那時生活物資平穩,城市工人的工資也不高,大約每月四五百元左右;就是國家幹部月工資也不超千元。

    幾十年了,目前農村還是那塊地,同樣種稻種麥子;可是糧價價格,仍然在每百斤120元之間徘徊;而農資、化肥、農藥價格翻了幾倍,勞動力成本有原來的一二十元一天,現在需要二百元才能請一個勞動力幫工;種糧成本增加了,雖然糧食產量也突破一千多斤/畝,可是城市職工月工資從原來的四五百元,現在漲到五六千元一月,翻了十幾倍,而種植業就無利可圖了;就是國家給予“種子、化肥等”種糧補貼,也就是一畝地補百十來元錢,杯水車薪無濟無事啊,並不能解決農村人的出路。

    於是就有現在的種糧大戶,以承包土地,集中化耕種,種上幾百畝,上千畝地,一畝地能賺到一二百元,一年也有幾萬,十幾萬的盈利;但是,幾百畝、幾千畝承包地,生產投入很大的,也有風險,遇到風調雨順,糧價平穩上漲,也許能多掙錢;可是,遇上天災年,種糧戶可能血本無歸。

    究竟糧價在什麼價格位置,農村人種植業不虧本呢?

    大幅度提高糧價,行嗎?

    那是不可能的。

    都去種地,人均土地就那麼一畝三分地,就是糧價漲幾倍,你那麼點土地,不可能種出“金豆豆”來的,一當糧食價格過高上漲,社會物價也會隨之瘋漲,通貨膨脹的壓力,無論種糧人、吃(購)糧人都承受不住;最終造成社會不穩定,社會動盪;這是國家不願意看到的。

    如果才能使種地人不虧本呢?

    那就要國家提高種糧補貼,從財政開支補,讓利於民;全盤考慮,以工業補貼農業,增加種糧人收入;減輕購糧人的“高糧價”上升的壓力,維持社會穩定,讓工農商均穩發展,減少貧富差距。

    農村人還可以選擇,土地流轉合作社,根據自己能力,棄農從商、進城創業,進廠務工,增加收入,解決生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ppor17型號pBET00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