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晨昱
-
2 # 東哥解讀電商
騰訊對拼多多的支援可能更多的是出於戰略上遏制淘寶的需要,但紅杉中國顯然不同,他們並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在我們看來,紅杉的融資完全是對拼多多商業模式和前景的認可,堅信投資拼多多的長期回報。
6月30日,拼多多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說明書,承銷商包括中金、高盛、瑞銀。招股書顯示,創始人黃崢目前持有拼多多50.7%的股份。此外,騰訊、高榕資本、紅衫資本分別擁有18.5%、10.1%和7.4%的股份,位列第2至第4大股東。
►1987億,GMV增速是淘寶的43倍
伴隨著招股書的公開,拼多多這匹近年來電商乃至整個網際網路領域最大的黑馬終於揭開了自己神秘的面紗。
首先來看一下他們的各項業務指標。截止到2018年3月底,拼多多在過去12個月創造了1987億元的交易額,同比增長851%。活躍使用者2.95億,去年同期為6770萬,上漲336%。單客交易金額從2017年3月底的308.7元/年上升到現在的673.8元/年,增加了118%。2017年和2018年1季度,來自移動端的訂單數量分別為43億和17億。截止到3月底,拼多多平臺上活躍賣家超過100萬。這印證了一直以來的外界猜測,即拼多多已經成為繼淘寶、京東後的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
2018財年(截止到2018年3月底),阿里巴巴GMV4.82萬億元,活躍使用者5.52億。雖然阿里已經不在公佈淘寶具體的交易金額,但根據歷史資料,我們可以大概估測,淘寶現在貢獻了阿里約55%的GMV。
以此推算,淘寶現在的GMV約26510億元,是拼多多的13.3倍。雖然業務逐漸多元化,但電商依舊貢獻了阿里80%以上的收入和100%以上的利潤(其他業務均在賠錢,對利潤貢獻為負)。因此,我們可以假設阿里巴巴一半的價值來自淘寶,那麼這個C2C平臺的估值可以達到2400億美元左右(阿里現在的市值為4700億美元)。
以13.3倍的差距計算的話,拼多多當前估值約180億美元。不過,除了現狀以外,華爾街更看重的是未來。阿里巴巴在2018財年的GMV增速僅僅為22%,其中天貓45%,這意味著淘寶的增速甚至可能不到20%。相比之下,成立僅僅3年的拼多多同期GMV增速則達到了851%,是淘寶的43倍。
►22.4元,獲客成本分別為阿里和京東同期1/9和1/17
招股書披露,2017Q4拼多多活躍使用者2.45億,2018Q1提升至2.95億,即3個月漲了5000萬活躍使用者。按照18Q1的營銷費用計算,單客獲取成本22.4元,分別為阿里和京東同期的1/9和1/17。
如果算2016-至2017年的累計營銷費用15億,共獲得使用者2.45億,平均單個獲客成本低至6.12元,而普通電商獲客成本都在兩三百以上。所以拼多多的社交電商模式,獲客成本低的嚇人,拼多多營銷花錢效率是傳統電商營銷效率的百倍。
線上人口紅利枯竭,社交可以有效降低獲客成本。這是行業內一直以來的觀點,甚至可以說是信仰,但迄今為止很少有人知道社交的獲客成本到底能夠有多低。
-
3 # 露露姐123
購買系統:使用者在拼多多上完成購買需要經過商品的檢索、結算、支付、售後、評價等流程,不同的流程上有不同的資訊內容,對應的功能有:搜尋、推薦、訂單生成、支付、留言、客服、評論等,形成了購買閉環。
管理系統:拼多多需要對使用者在平臺上產生的行為資料進行記錄儲存,比如使用者的訂單情況、賬戶資訊、收件、基本設定等,對應的功能有:訂單管理、個人中心、地址管理、收件狀態、設定等,形成了管理閉環。
運營系統:為了獲取使用者增長、促使下單,拼多多會採用各種運營手段來吸引使用者,核心的有拼單模式、優惠券、各種促銷活動,對應的具體功能有:直播、拼單、限時秒殺、斷碼清倉、百億補貼、搖現金、多多果園、砍價免費拿等與運營有關的功能模組。
回覆列表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拼好貨成立於2015年10月。兩者的商業模式均為拼團模式,消費者向親朋好友分享購物資訊並開啟拼單,拼單成功後即可以更低價格買到優質商品。
2016年9月,拼多多與拼好貨宣佈合併。2017年底,使用者數超過3億,全年GMV約1200億元,而年GMV千億的目標,京東用了10年(2013年)、唯品會用了8年(2017年)、淘寶用了5年(2008年)。2018年2月,拼多多移動APP月活躍使用者數已達9311.93萬人,僅次於淘寶和京東,同比增長率高達648.34%。
在保持使用者和交易額的高速增長的同時,拼多多的價值被投資方所看好,早在2015年,拼多多便獲得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出資方為前淘寶CEO孫彤宇、步步高董事長段永平、順豐Quattroporte王衛和網易董事局主席丁磊;2016年7月,公司獲得高榕資本、新天域資本和騰訊的1.1億美元B輪融資;本輪金額30億美元的融資中,騰訊再次追加投資,體現對社交流量向零售轉化的重視。
拼多多憑什麼打破傳統電商的流量增長瓶頸?1.在商品定位上,瞄準低價爆款,採用C2M、C2B模式,在集中爆款SKU的基礎上透過對尾貨和囤積貨低價處理、大體量訂單直接與供貨商合作省去中間費用的方式形成極強的產品價格優勢。大量商品定價僅為傳統電商平臺3折甚至更低,單價甚至不超過10元。
2.在傳播渠道上,藉助微信的強社交關係圈形成去中心化分散裂變的拼團傳播途徑,以使用者帶動使用者的方法能夠迅速吸引具有相似需求的消費者,相較阿里、京東等中心式電商巨頭逐年提高的獲客成本(2017年阿里平均獲客成本約為310元/人,京東約225元/人),拼多多的流量成本很低。
3.在目標群體上,三四線及以下城市、農村地區以及大量原來不網購的老年人等這些被主流電商平臺邊緣化的消費群體,成為拼多多的主要客戶,從目前來看,雖然國內零售市場整體呈現消費升級趨勢,但伴隨消費群體結構分化,升級特徵也不甚相同,對於低線城市、農村地區以及之前不曾參與網購的消費者而言,由不網購到網購的階段轉化中,物美價廉仍然是電商的最基本的吸引力所在。
未來拼多多存在諸多轉型瓶頸拼多多,中低端低價的平臺定位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弊端在於:
一是入駐門檻低所導致的低劣質產品和假貨盛行、部分賣家的服務態度惡劣,在損害平臺信譽、形成較差口碑之後,很難在消費者觀念層面得到扭轉,難以獲得中高階消費者的認可,早期淘寶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後來天貓品牌旗艦店的出現實際上提高了阿里旗下電商平臺的品質信譽保障;
二是轉型困難。低價是拼多多階段性獲取使用者的主要方式。雖然目前拼多多的引流效果明顯,但是靠價格優勢獲得的流量存在復購率低、客單價少、使用者黏性低的問題,很容易被其他電商替代,存在轉型瓶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