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番茄62950118658
-
2 # 陳shuqin
九年級語文上冊三顧茅廬人物分析?
三顧茅廬的人物形象
1、諸葛亮:少有大才,自比管仲,樂毅,謀定而思動,希望自己聞達於諸侯、留名在青史,於茅廬中等待劉備,最終兩個達成協議雙雙把家還。
2、劉備:當時曹操基本已經統一了中國北方,劍指荊州,劉備能三顧茅廬其實也是迫不得已,但其人善忍又有謀略,在荊州待了六年聽了別人的意見放下皇叔的身份去茅廬中以師帶之三尋看見。劉備比較愛才,為了找到一個好的謀臣,不惜三顧茅廬,給當時的他留下了很好的名聲,是個愛才的君主,為以後人才的歸順打好了基礎。
3、關羽:三顧茅廬中關羽雖然很不屑諸葛亮,又為劉備而感到氣憤和無奈,但卻一直隱忍下來,不像張飛那樣抓狂,這說明了關羽高傲卻顧大局。
4、張飛:從當時的話“量此村夫,何足為大賢;今番不須哥哥去;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就可以看出是一個莽撞之人。
-
3 # 琉漪心晨
展現了劉備求賢若渴,也展現了他對人的尊重,也展現了他中肯的一面,也展現了他非常有禮貌,有耐心,愛惜人才,這是他能成就大業的基礎。
“三顧茅廬”原為漢末劉備拜訪諸葛亮的故事。劉備曾三次訪聘諸葛亮,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顧:拜訪。茅廬:草房)。後人用“三顧茅廬”來比喻誠心實意地一再邀請。該成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賓語;多含褒義。
1.劉備:有德有智,懂得看人。
(相信徐庶的推薦,瞭解徐庶的才華,而徐庶都強烈推薦的人當然讓劉備更心動)能忍人所不能忍。
(三顧之禮,那個時代君主親自去請一布衣,很難得了):
2.諸葛亮,少有大才,自比管仲,樂毅,謀定而思動,希望自己聞達於諸侯、留名在青史,於茅廬中等待劉備,最終兩個達成協議雙雙把家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