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Still love you

    文鴦的被動技能是清剿可以在出牌階段開始時,你可以棄置所有手牌,然後從牌堆或棄牌堆中隨機獲得八張牌名各不相同且副類別不同的牌。若如此做,結束階段,你棄置所有牌。

  • 2 # 尤里卡·四等人

    主要是表現在一個忠字上。對於不忠的人,後人都給以差評。忠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忠於其事,忠於其主。

    于禁在被關羽擒獲後,貪生怕死乞降跟于禁之前的表現相差太大。在之前曹操手下,于禁被稱為良將。治理軍隊嚴謹,作戰勇敢,立過很多功勞,得到曹操賞識,官至左將軍。在樊城危機之時,曹操親自點于禁率精銳七軍出擊關羽,給了于禁莫大的榮譽。但是于禁的表現讓人大失所望。曹操說,于禁跟我三十年,沒有到竟然是這樣的。臨難而懼,非大丈夫也。他回國後,也遭到鄙視。曹丕故意安排水淹七軍于禁乞降的雕畫給於禁看,于禁羞愧而死。按理,于禁與關羽曾經同在曹操手下為官,是同事,對關羽也是欽佩的。被抓的時候,說以各為其主,表現出不卑不亢,關羽看在昔日同僚份上,自然不會為難於禁。還可能放回于禁,這樣于禁顏面可以不丟。也的確是于禁太怕死吧,做出苟且偷生之舉。曹丕剛上位不久,基礎不牢,需要一群忠心的人,對不忠心的人給教訓,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沒想到,卻要了于禁的老命。于禁應該是悔不當初死,留著今日恨吧。

    再看姜維。姜維雖然也是降將,但是卻得到諸葛亮的重用。姜維有義氣,感念諸葛亮知遇之恩,肝腦塗地,在蜀國一直忠於國家,歷經千辛,苦心孤詣,治軍沓中,九伐中原。即使在被阿斗命令投降魏軍,姜維還是沒有放棄復國,圖謀東山再起。姜維利用鍾會與鄧艾之間的矛盾,在雁門說動鍾會獨立,誅殺魏將領。雖然事情不周密反而被難,死於亂軍。但其忠心卻得到讚揚。本來姜維投降鍾會自會得到重用,在魏國肯定會有作為,但是姜維還是走上了盡忠報國之路。這或許正是最好的歸宿。孟子說捨生取義,說的是姜維吧。

    忠心的思想是社會治理的需要,沒有這個社會運轉就會混亂。姜維成為楷模,而於禁卻成了反面教材。這就是後人風評完全不一樣的原因。

  • 3 # 天地學史

    于禁是山東泰山人,早年間跟隨鮑信征討黃巾軍。鮑信迎附曹操後征討黃巾軍戰死,于禁被曹操封為軍司馬。此後,一直跟隨曹操徵呂布,討袁紹,伐荊州,戰西涼等大大小小戰役數百場,建功無數。後世稱之為五子良將之一,張遼,于禁,樂進,張郃,徐晃。五子中排位居前,曹操非常信任他。在曹營中,除了曹氏夏侯兄弟,地位最高就是他了。公元216年,封左將軍,假節鉞,一子封列侯。公元219年,被曹操任命為帥,救援被蜀漢關羽圍困在樊城的曹仁等將。領精兵三萬,西涼降將龐德為先鋒,迎戰關羽。可於禁排程失措,排兵昏聵。被關羽利用他紮營低窪,適逢暴雨,引漢水淹沒了他的所有軍隊,猛將龐德死戰被俘後不降,被殺。可於禁竟貪生怕死,乞降。後關羽敗亡後,身為俘虜的于禁被轉去東吳孫權處,受盡了孫權部下的侮辱潮諷。于禁兵敗,曹操大為失望,後孫權放他回曹魏,曹操也沒降罪,待他如初。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很鄙視他,有一次借請群眾酒筵時,諷他兵敗投敵,貪生怕死。此事後,憂懼不已,不久病死了,諡號:厲侯。曹丕給他的也不是個好諡號。

    姜維自幼長在西北隴右,父親是郡功曹,因平叛死。由母親帶大,因從小好文習武,素有才名,郡守引為吏,二十七歲時任天水郡中郎將。後諸葛亮北伐,攻隴右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震動,歸附的人很多。當時隴右的軍政長官是曹魏名將郭淮。天水太守馬遵領姜維,梁緒等下屬跟隨郭淮巡查州郡。有人報告太守馬遵,姜維陰養死士,準備造反,馬遵惶恐,報告郭淮,連夜奔上邽。姜維梁緒等事後得知,投奔上邽,被拒入城。姜維等又奔老家冀縣,也被城中拒絕。無奈,走投無路的姜維等投降了蜀漢諸葛亮,諸葛亮安撫其眾。與姜維交談,甚奇之,認為他是個堪當大任之才,有麒麟之志。當即封他奉義將軍,後又提拔為徵西將軍,虎步軍統領,統領六千精銳。諸葛亮將自已一生所學傾心相授,並將忠心漢室,匡扶社稷為已任,希望姜維也能以此為志。姜維深受其教,自此忠心耿耿效忠蜀漢。姜維初降時,正逢曹魏大將張郃來攻街亭,諸葛亮排程失誤,任用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為守將。馬謖排程失措,安營在山上,自以為″居高臨下,勢如破竹”。被久經戰陣,能謀善戰的張郃斷了水源,馬謖下山突圍,損兵折將,失了街亭。隴右的通道被阻隔,諸葛亮本派人去冀縣接姜維的老母妻小,奈去路已斷,姜維為此與母親妻小失散。當時,曹魏法令,軍人造反者夷族,但曹魏執權者並沒有殺害姜維家小。並假借其母名修書於姜維讓他回去,諸葛亮讓姜維回去保其母,姜維曰:良田千傾,不在一畝(母)。但有遠志,不在當歸。後來諸葛亮碩落五丈原,蔣琬,費禕為大將軍,大司馬。二人死後,姜維為大將軍,一直炳承諸葛丞相遺志,匡扶漢室,北伐曹魏。先後十餘次北伐,無功而返。姜維兵敗一是蜀漢國力太弱,人力物力財力相差魏國太多,二是後主劉禪昏庸無能,信任以宦官黃皓為首的奸佞之人,不理國事。公元263年,司馬昭派出以鍾會鄧艾諸葛緒為首的三路大軍十八萬人伐蜀。漢中丟失,姜維死守劍閣險關,鄧艾越過陰平小道奇襲江油,後又滅諸葛亮之子諸葛澹於綿竹,兵圍成都。劉禪在益州派譙周等的勸說下,投降鄧艾。鄧艾佔據成都後,讓劉禪修書姜維投降。姜維接信後,假意降鍾會,攛使野心勃勃的鐘會造反,後失敗,鍾會被殺,姜維重傷後自殺。

    對比起來,于禁很早跟隨曹操,立功無數,在魏國地位很高,左將軍,假節鉞。但晚節不保,敗後不能捨身取義,反而搖尾乞降。所以曹丕當政後,鄙夷他至極,因憂懼而死。死後封厲侯,也是極貶低他。可謂″一世英雄,毀於一旦”。

    姜維雖也是魏將降蜀,但其父時仍為漢臣,按正統觀念,應該忠心漢室。諸葛亮極力培養他,收其為弟子,授以平生所學。本也是希望他繼承遺志,匡扶漢室。姜維也確實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姜維雖貴為蜀漢大將軍,但生活樸素,家無餘財。不納妾,不貪汙。儘管身死國滅,但他對匡扶漢室的忠心一直被人讚頌。

  • 4 # 吟風社

    首先要講明白的是,于禁投降所以風評差不是三國演義的問題,早在以曹魏為正統的南北朝,裴松之在他對三國志做注的部分就已經批判于禁:

    “臣松之以為圍而後降,法雖不赦;囚而送之,未為違命。禁曾不為舊交希冀萬一,而肆其好殺之心,以戾眾人之議,所以卒為降虜,死加惡諡,宜哉。”

    裴松之看來,于禁的悽慘下場純粹就是嚴以待人,寬與律己的報應罷了。這件事從建安十一年(206年)說起,昌豨投降曹操後再次反叛,曹操派遣于禁和夏侯淵領兵征討,昌豨不敵,但他跟于禁是舊交,便向于禁投降。 在昌豨投降後,諸將皆以為昌豨已降,應當讓曹操處置,但于禁不知道從哪搬來一條“圍而後降不赦”,直接把老朋友給砍了。

    說真的于禁這條軍法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現場編的,魏將列傳反例多了去了,最典型的例子在於曹操擒關羽也沒因關羽圍而後降給砍了,反而禮遇有加,然後到了建安十四年(209年)圍剿陳蘭的時候卻被一封投降信給騙得回軍了,此時又不講他的原則了,人品實在有夠糟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于禁被關羽擊敗後選擇投降,值得注意的龐德選擇了死氣,連曹操知道了這事兒簡直難以置信“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這個就是對他人和對自己標準不一,嚴以待人,寬與律己,甚至有人為了洗白于禁說他投降是為了士兵,別介了,他就算沒投降,幾個人會為了他頑抗到底?關羽難道會因此殺降卒?所謂“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因為怕死投降很正常,何必說的那麼高大上呢。

    再說姜維,姜維降蜀時論地位不過是一個郎官參郡軍事,地位比你這個跟曹操三十年封侯假節鉞的于禁天差地遠,而且於禁是主動投降,而姜維,按照姜維傳的記載,是魏國方面的同僚先不要姜維的。

    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維等乃俱詣諸葛亮。

    太守自己把包括姜維在內的從官扔下跑路了,然後姜維等人本來也是往魏國的城池裡跑,結果全部都不要他們,魏國方面先對不起的姜維,難道還要姜維死節?甚至曹魏調查清楚情況後,都沒有追究姜維家屬的責任:

    諸軍攻冀,皆得維母妻子,亦以維本無去意,故不沒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
  • 5 # 春愁曉夢—V

    姜維應該說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將領,可惜他處在了蜀漢危亡的時代,面對強大的魏國軍隊已是無力迴天,所以應該是一位悲劇式的帥才。

  • 6 # 經典守望者

    這個問題非常好,這兩個人的確都是降將,但這兩人的身上卻有明顯的差別,大致如下:

    首先,于禁是反覆無常,姜維是英雄落難。于禁是曹操軍隊中的班底,從曹操早期就跟隨他左右,也是曹操後期軍中唯一可以假節鉞的外姓人。曹操也非常倚重他,最後官至左將軍、安遠將軍,拜將封侯,可以說曹操待他不薄。關羽水淹七軍之後,于禁舉兵投降,龐德寧死不降。《三國志》:太祖聞之,哀嘆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于禁被俘後一直囚禁,等到孫吳奪了荊州之後,于禁就倒向了孫權,還曾經一起騎馬遊獵。《三國志·吳書》記載:“魏將於禁為羽所獲,系在城中,權至釋之,請與相見。他日,權乘馬出,引禁並行,翻呵禁曰:“爾降虜,何敢與吾君齊馬首乎!”欲抗鞭擊禁,權呵止之。後權於樓船會群臣飲,禁聞樂流涕,翻又曰:“汝欲以偽求免邪?”權悵然不平。”這就顯示出于禁是一個反覆無常的人。而姜維本身就不想投降,是因為劉禪投降之後,他不得已才跟隨投降。基本上沒有兵敗,也沒有變節,更像是被裹挾投降。所以後人為他鳴不平。

    第二,于禁是苟且求生,姜維是蟄伏待機。于禁被關羽俘獲後,一直是以苟且偷生作為目的,根本就沒有氣節可言。而姜維在投降之後就開始挑撥鍾會和鄧艾之間的矛盾,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蜀地的統治秩序再度打亂,好重新擁立劉氏後人為王。本身就是一顆忠心在支援著他的全部行為,所以讓人敬佩。

    第三,于禁最後病亡。姜維是乘機恢復蜀漢,失敗被殺。于禁最後被孫權送回了魏國,但是曹操已亡,曹丕對於他比較冷淡,而且還暗諷他。最後,于禁因此鬱鬱而終,可以說是晚景淒涼,黯然落幕。姜維最後成功激化了鍾會和鄧艾的矛盾,鄧艾被誣陷,最後身死。鍾會也打算背叛司馬氏,姜維的計劃很快就會成功,但只是在最後的關頭,被監軍衛灌一網打盡。姜維最後死的十分壯烈,可以說是求仁得仁,自然後世的風評很好。

  • 7 # 凝沙學史

    三國時期,曹魏的于禁和姜維都有投降到蜀漢的經歷。同為降將,同樣經歷,為何于禁的風評比姜維差?下面從兩人的投降原因對比,與同僚行為對比,身份地位對比來分析一下於禁風評差的原因。

    一.投降原因不同:于禁戰敗主動投降;姜維走投無路投降。從投降原因對比,于禁風評不如姜維。

    據記載關羽利用地勢及雨季便利水淹七軍後,魏軍損失慘重,于禁戰敗並主動向關羽請降。

    而姜維當時被疑有異心,被上司無情拋棄,追隨無望,無家可歸,走投無路時才投降蜀漢諸葛亮。

    二.同樣情況下,與其他同僚行為對比:于禁投降行為比不上龐德英勇戰死;馬遵逃跑,而姜維被人遺棄委實可憐,投降也無可厚非。從行為來看,于禁的風評也不如姜維。

    與于禁一起同時戰敗的龐德,選擇死戰被關羽殺死,據說曹操聽到于禁戰敗投降時,都發出失望的感嘆“于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

    諸葛亮北伐時,當時的姜維正陪同上司天水太守馬遵在各地巡查,馬遵一聽說諸葛亮大軍經過的地方都投降了,於是扔下姜維立馬逃走。被拋棄落單的姜維確實可憐,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投降。

    三.身份地位對比:于禁身為主帥,統領七軍;姜維只是天水郡參軍,無名小卒。身份地位不同,投降行為產生後果也不同,這也是于禁投降行為被人詬病並且風評差,而姜維風評相對好的原因。

    于禁是曹操寵信的戰將,五子良將之一,戰功顯赫,在曹操陣營裡威望甚高。投降時于禁為主帥,率七軍前來增援曹仁,可見於禁地位之高,于禁投降關羽讓曹操本人感嘆不已。

    姜維只是因父輩的戰功,做了天水郡參軍,無名小卒一個,算是個低階軍官。姜維本身並無顯赫戰功,與曹操等大咖並無交集,姜維在曹操陣營中可有可無,投降也沒人在意。

    可見,于禁投降蜀漢的風評比姜維差,這也是于禁後來一直未被任何一方重用,當他重新歸魏時,被曹丕故意用畫像諷刺,並最終憂鬱而終的原因;相反,姜維在蜀漢受到重用,後來接替諸葛亮揮軍北伐。

  • 8 # 帶上歷史的心行走

    “君王城上豎降旗,將在沙場不得已?”姜維上面是投降皇帝劉禪,于禁遇到是心胸狹隘的魏文帝曹丕。皇帝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著人們對兩位三國降將的評價。

    于禁在襄樊之戰中敗於關羽,一同作戰的龐德寧死不降,于禁投降關羽,之後輾轉孫權處,回到魏國。在於禁看來,他兵敗是天不助也,襄樊之戰,于禁關羽僵持不下,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傾盆大雨,老天爺這個裁判直接倒向了關羽。關羽擅長水戰,于禁一個山東大漢毫無經驗,被水淹的七葷八素,根本無法作戰就投降了,以期來日再戰,一洗前恥。

    關羽敗給孫權,于禁在孫權那裡得到禮遇,經常並肩騎馬出行,于禁是個人才,可是他遇到的上司心胸狹隘,曹丕不僅沒有給他打翻身仗的機會,還狠狠的羞辱他一頓。曹丕假意以晉國降將荀林父回國得以重用的故事,安慰于禁,並封于禁為安遠將軍,要求他去拜謁曹操陵墓。其實曹丕事先讓人在陵墓內作襄樊之戰關羽得勝,龐德寧死不降,于禁投降的壁畫。于禁看到壁畫,痛苦萬分,不久憂鬱而死。曹丕諷刺于禁投降一事得以廣而告之,引導了輿論導向。

    于禁投降的真實原因無論是什麼,那就是實打實的投降,連假意投降都算不上,就算失敗是因為天不時地不利,敗了就是敗了,降了就是降了。如果於禁得以機會翻身,評價可能會沒那麼差,但是投降終究是抹不去事實,也許是晚年不想死吧!人言可畏,將軍沒有死在沙場,確死在了人的吐沫心裡,令人嘆息!

    姜維是在劍閣面臨魏國大軍時,接到劉禪投降,要求其放棄抵抗的命令,姜維不顧眾將士反對,毫不猶豫的投降鈡會。身為大將卻連普通士兵的骨氣都沒有,這是真的嗎?後來發現姜維給劉禪的密詔:“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原來姜維是想利用假意投降復國,並非真的是貪生怕死的投降鼠輩。

    姜維的計劃是什麼呢?他知道鍾會有野心,想擁有自己的天下,所以他就投降鍾會鼓動他自立為王,魏軍的其它將領肯定不同意,再建議鍾會殺了他們。而後姜維就可以殺了鍾會,自然就可以一一絞殺魏軍。這現實嗎?劉禪都投降了,就算姜維有復國志向,那跟隨他的其他將領呢?鍾會又怎能把命運交給一個敵國將領,靠他來掙得一席天下?最後只能在魏將領們提前得知各懷鬼胎的兩個人的計劃後,先團結起來下手殺了他們,二人在混亂的廝殺中死去。姜維死時據說很不甘心,不甘心沒有光復蜀漢。

    一個沒有戰鬥力,即將滅亡的國家,姜維想用這樣投機取巧的辦法復國純屬妄想,面對實力雄厚的魏軍,豈能輕而易舉得逞。姜維的風評沒那麼差,主要是上司都投降了而且讓他也投降,輿論第一指責的變成劉禪了,最後雖然用錯誤的辦法假意投降死了,但是也算沒有苟且偷生。論氣節,于禁,姜維二人是無法與寧死不屈,戰沙場的人比的,比如同時蜀國戰敗的諸葛亮兒子孫子(諸葛瞻,諸葛尚),以身殉國。

  • 9 # 文史學徒夢九霄

    在三國那個群雄割據,各為其主的年代,投降這件事就和現在的找工作“跳槽”估計差不多,于禁和姜維的區別在於,歷史好像對於禁有些過於苛刻了,再就是于禁回到魏國碰到的領導已經不是曹操而是曹丕了,總體來說于禁投降風評差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儒家的忠君思想

    于禁樊城之戰時被關羽俘虜,同戰的龐德卻寧死不降,後來關羽被東吳擒殺,于禁也便算是投降到了東吳,因為于禁的名聲地位孫權對於禁還是不錯的。

    除了沒有人身自由之外,基本一切如常,孫權還經常邀請于禁出遊,但是孫權手下的人可不就這麼看了,孫權手下有個叫虞翻的,口才很好,脾氣很臭,有次孫權和于禁出遊被虞翻看到,虞翻破口大罵“一個投降過來的俘虜,怎麼敢和我家主人並駕齊驅(何敢與吾君齊馬首乎?)”

    還有一次孫權宴請群臣,也把于禁叫來了,期間有聲樂演奏,音樂激起了于禁的思鄉之情,于禁情不自禁流了眼淚,又被虞翻看見了,虞翻又是一頓怒斥“哭什麼哭,裝可憐就能逃過一死嗎?(汝欲以偽求免邪?)”

    虞翻其實和于禁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之所以三番兩次的難為于禁,和虞翻這種儒家氣節思想太重有很重要的關係,而忠孝本就是儒家很提倡的,當時和虞翻一樣計程車族大家很多,所以這種思想很可能佔據了主流思想。

    二、心胸狹隘的曹丕

    曹丕這個人是有仇必報的主,和他老子曹操比起來估計也就是文學上有點可比性,其他的要差了不少,曹丕稱帝之後,孫權為了緩和彼此關係,就把于禁送了回去。

    回到曹魏的于禁已經是蒼老不少了,曹丕表面上倒是不計前嫌,說什麼勝敗都是兵家常事,僅僅象徵性的把于禁的職務降了幾級,這是當時的于禁不敢想的,還以為曹丕和以前的老領導曹操一樣有容人之量呢。

    可是沒多久,曹丕就安排于禁出使東吳,這明擺著讓于禁難堪呀,那可是于禁的傷心之地呀,最主要的是臨走了曹丕還特意安排于禁去拜祭曹操的陵墓。

    這又是很尷尬的一件事,于禁不可能不知道他的投降曹操有多難受,不過於禁還是去了,結果去了曹操的高陵,于禁發現有間屋子掛了幾幅畫,主要就是樊城之戰的經過,什麼關羽大勝,龐德壯烈殉國,于禁乞降這些內容。

    于禁看完羞愧難堪,沒多久就憂病而死了。曹丕這種做法就是扒開傷口撒把鹽,一開始就沒安什麼好心。

    三、于禁和姜維最大的不同

    于禁是曹魏陣營中光壞很多的名將,曹操多次的戰役裡面于禁不是前鋒就是斷後,體現了曹操對於禁的充分信任,這樣的名將如果被俘虜了看似只有以死明志一種選擇才能被成為大義。

    但是曹操手裡的徐晃,張遼,張頜都是投降過來的呀,也沒有以死明志呀,而且在曹魏最終的地位都很高的。與此類似的是姜維也屬於曹魏將領,投降到了蜀國,後來一直也發展不錯,甚至蜀國滅亡後還假裝投降鍾會,伺機復國。

    于禁從這點上看和姜維之類的降將唯一的不同就是,投降了也沒能真正效忠蜀漢或者東吳,最後又回到了原來效力的魏國,最終落得名聲敗壞。

    總結:于禁投降受到了儒家忠君思想的影響,他和其他投降的三國名將有所不同,他投降後沒有效忠投降的勢力,而且最後又回到了自己最初效力的勢力,可惜碰到了曹丕這樣心胸狹隘的君主,最終以悲劇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而姜維雖然也是降將,但是投降之後一直為了蜀國的發展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蜀國尤其得到諸葛亮的提攜,所以雖然也是投降,但是名聲頗佳,落得忠義之名。

  • 10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兩人投降前的待遇不同。

    投降這事在古今中外都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在戰亂頻繁的年代,就拿漢末三國時期來說,很多名將都有過投降的經歷,比如關羽、張遼、張郃、徐晃、黃忠等等。于禁和姜維也是投降將領中比較知名的兩位,只不過前者留下的多是汙名,後者留下的卻是美名。

    二者待遇天差地別的原因很簡單,就四個字——傳統道義,中國的傳統道義其實是排斥投降的,從古至今的主流都是精忠報國,但同時,傳統道義也給投降留了一個合理的空位,降將能不能坐上這個空位,取決於他在舊主那裡獲得的待遇。

    《史記·刺客列傳》載:豫讓曰:“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豫讓的老主家範氏和中行氏都是被智伯幹掉的,但這兩家對豫讓都只是普通的待遇,所以豫讓也以很普通的忠節回報他們。而在智伯手下,豫讓享受到了國士的待遇,所以當智伯被殺後,他不惜自殘也要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這就是國士的忠節。雖然最後刺殺失敗了,但趙襄子深受感觸,把自己衣服給豫讓刺,成全他殉節的願望。

    那于禁和姜維在曹魏集團受到的待遇是怎樣的呢?

    先說于禁

    五子良將中,徐晃、張遼、張郃都是降將,于禁和樂進卻是很早就跟了曹操,而且都是從底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做到將軍。

    在於禁的晉升中,軍功極為重要,這其中,有隨同曹操出征,服從命令的軍功,也有自己獨領一軍,指揮得力的軍功。

    早在193年曹操進攻陶謙的時候,于禁就開始單獨領軍作戰,攻佔徐州的廣威,這既表明了曹操對他的信任與重用,也證明了他的能力。這之後,于禁經常單獨率軍出戰,戰果頗豐,最終在216年獲封左將軍,假節鉞。

    在戰時,假節鉞的許可權很大,可以專殺兩千石以下官吏,整個漢末三國時期,假節鉞的人也就只有董卓、曹操、于禁、關羽、曹真、滿寵、諸葛亮、曹爽、王凌、司馬師、司馬昭和陶濬,一大串名單裡有自封的,如曹操;有因事任命的(征伐前),如諸葛亮;有政治安撫的,如曹爽;單純為了給許可權顯示地位的,只有于禁、關羽和滿寵。

    從這裡可以看出,在投降之前,于禁基本算是曹魏頭號異姓武將,搞不好是曹魏數十萬將士共同的偶像,然而,他卻投降了。

    219年,關羽發動北伐,樊城被圍,曹仁在城內苦苦支援,于禁親率大軍前去救援,徐晃率兵駐守宛。結果援軍剛剛趕到就被關羽水淹七軍,近乎全軍覆沒,于禁就投降了關羽。

    照此發展下去,如果不是孫權背刺,樊城根本擋不住關羽,曹魏的國運將迎來重大變革。當然,這是于禁戰敗的結果,不是投降的,畢竟他不是不戰而降,可話說回來,曹操這麼以“國士”待你,你就這麼“眾人”報之,連個新投降的龐德都比不上,太不合規矩了吧。

    再說姜維

    姜維在曹魏陣營,可能連“眾人”都算不上,因為他是被曹魏“拋棄”之後才投降的蜀漢。

    《三國志·姜維傳》載:建興六年,丞相諸葛亮軍向祁山,時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維及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行。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維等乃俱詣諸葛亮。

    諸葛亮出兵的時候,天水太守正在外出巡視,姜維和功曹等官吏隨行。巡視途中,太守受到蜀漢軍隊來攻、各縣紛紛響應的訊息,擔心姜維等人把他綁了去邀功,就連夜跑回上邽,閉門自守。

    等到姜維等人發現後追趕,哪裡追的上,到了上邽城下,根本進不去。他們就返回冀縣(天水郡治),可冀縣也不讓他們進。無奈之下,一行人只得投奔了諸葛亮。

    《魏略》的記載略有不同,《魏略》稱天水太守馬遵是跟著雍州刺史郭淮去巡視的,姜維等人隨行。聽到諸葛亮出兵後,郭淮立刻前往上邽,馬遵怕死,想跟著郭淮走,姜維勸他應該返回郡治,馬遵不聽,還是跟郭淮走了。

    姜維等人掛念在冀縣的家人,無奈返回,卻被父老鄉親推為代表,去向諸葛亮投降。還不等諸葛亮派人去接收冀縣,馬謖戰敗的訊息已經傳來,諸葛亮不得不率軍撤退。不管哪種記載,姜維的身份都是一個被太守拋棄的屬吏,郭淮對他都毫無印象,更別說曹魏朝廷,級別連“眾人”都算不上。

    反觀蜀漢這邊,諸葛亮一見姜維就非常器重,直接給他封了侯,徵辟為自己的屬官,之後不久就被升任為中監軍、徵西將軍。

    諸葛亮死後,姜維在蜀漢仍是頗受重用,曾多次率軍北伐,當他出徵的時候,身為皇帝的劉禪既沒有派人監視,打敗仗後也沒有懲罰,這足以使姜維明白誰更器重自己。

    所以當蜀漢滅亡後,姜維還來了一手詐降的戲碼,雖然失敗了,卻也不是于禁可比。

  • 11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劉備有五虎上將,曹操麾下也有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這五人中,于禁的風評十分的差,為啥?因為他在襄樊之戰中投降了關羽。

    關羽水淹七軍,淹的就是于禁帶去救援樊城的軍隊,其中還有位將領龐德。當時樊城的守將是曹操的族弟曹仁。曹仁這人吧,對曹操固然忠心,但軍事指揮能力卻不怎麼樣。

    赤壁之戰後,曹操大部隊北撤,留下曹仁鎮守江陵,守了一年多,被周瑜殺得七零八落,棄城而逃。多年後率兵進攻濡須口,不聽蔣濟的良言勸告,慘敗於吳將朱桓,鬱鬱而終,時年五十六歲。

    而在襄樊之戰中,曹仁不考慮天氣、地形等自然條件,命令來援的于禁、龐德等人駐紮在樊城北部的低窪處,這裡還是漢水河道的改道處。沒多久,天降大雨,漢水暴漲,關羽利用天時地利,水淹了這支大軍。

    之後關羽趁機指揮水軍發動進攻,于禁和龐德都被活捉了。兩人的表現截然不同,龐德誓死不降,大罵劉備和關羽,表示願做曹操的鬼,不做劉備的將。關羽大怒,殺之。于禁則率領部下投降了。

    從這裡開始,于禁就從人人稱頌的猛將變得讓人看不起,曹魏、東吳的將領大部分都鄙視他。

    曹操知道他投降後,悲傷地嘆息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意思是,我和于禁相識相知三十年,怎麼到了危險之時,于禁反而不如龐德。

    咱們都有這樣的體驗,明明認識某人多年,但因為一件事,忽然發現他(或她)根本不是自己所以為的那樣子,心裡會很失落。

    曹操也是如此,他這話以其說是責怪于禁,不如說是在感嘆世事無常,人心多變。于禁給他帶來的不只是戰場上的損失,還是內心深處的傷懷和憤怒。要知道,他可從沒虧待過於禁,于禁就是這樣回報他的。

    後來關羽兵敗,呂蒙攻破江陵,于禁沒有和關羽一起死戰,而是到了東吳。孫權知道他以前很得曹操的重視,雖然鄙視他反覆無常,還是以禮相待,給足了面子。

    東吳將領看在眼裡,火在心裡。某次於禁和孫權騎馬並排出行,東吳官員虞翻極為不滿,當場大罵于禁只是俘虜,沒有資格與孫權並排。還手持馬鞭要鞭撻于禁,被孫權喝止。

    從孫權此時才發話來看,他大概也早想這麼罵于禁一頓了。接著孫權在樓船與群臣宴飲為樂,于禁聽到樂曲觸動心思,傷心流淚,虞翻又責備于禁是在裝可憐。

    于禁能怎麼辦?只好誇虞翻是忠臣。

    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篡漢稱帝,孫權向他稱臣,並在第二年將於禁送回曹魏。回到故地的于禁,受到了更多的嘲笑譏諷。

    曹丕的態度很值得玩味,表面上,他一再安慰于禁,表示不計前嫌,任命他為安遠將軍,私下卻縱容大臣們對於禁冷嘲熱諷。

    對於禁造成致命打擊的,則是當年拜謁曹操的陵墓時,曹丕命人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于禁見了羞愧不已,抱病而亡。曹丕追諡他為“厲侯”,妥妥的惡諡。

    其實三國時期的將領們,改換門庭非常正常。比如蜀漢後期扛大樑的姜維,本來也是曹魏將領,但他投降蜀漢卻沒人非議他,照樣認為他是一代名將。

    為啥同是降將,于禁和姜維的風評差別這麼大呢?原因有三。

    其一,兩人在原來陣營中的待遇不同。

    于禁原先在曹營中是首屈一指的大將,曹操對他極為信任,他是曹操所有將領中唯一假節鉞之人。換言之,曹操在他身上付出很多,給他的榮譽和物質足以“賣”到他的忠誠。

    而姜維在曹營只是個混飯吃的小小參軍,曹操、曹丕等上層連他是誰都不知道。可以說曹操沒給他什麼,他也用不著回報太多,和曹營沒什麼情感上的牽絆。

    其二,兩人投降的原因不同。

    于禁投降,是因為被關羽俘虜。但一被俘虜就投降,身為武將的忠義在哪裡?真是千古艱難唯一死嗎?

    正如岳飛所說,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就可太平了。于禁投降就是因為怕死,尤其和慷慨赴死的龐德比起來,更加顯得面目可憎。

    而且於禁還有另一個鮮明的對照組,他有個朋友昌豨,有時歸順劉備,有時歸順曹操。

    某次昌豨又叛曹操,曹操派于禁、夏侯淵前去征討,昌豨知道于禁來了,就向他請降,諸將都認為他既然已經降了,就應該交給曹操處置,但于禁還是以冠名堂皇的理由殺了他。

    對別人這麼嚴厲,對自己卻這麼寬鬆,這就是紅果果的雙標。

    姜維投降蜀漢,則是因為諸葛亮北伐時,曹操所佔各縣響應他的人很多,天水太守馬遵懷疑跟著自己出巡各地的姜維等人也想要投蜀,連夜丟下他們逃往上邽,姜維趕緊追去,馬遵下令關閉城門,不許他們入內,轉投別縣,也都不許他們進門,無奈之下才投了蜀漢。

    誰站在姜維那種角度,大概都只能另投主公了。不是他放棄曹魏,而是曹魏放棄他。

    其三,兩人投降之後的表現不同。

    于禁投降之後,按理說就成了蜀漢的人,應該和關羽一起抵抗到最後,但他沒有,再次選擇降東吳。也就是說,他先背叛了曹魏,後背叛了蜀漢,這麼沒有原則,誰看得起他?

    反觀姜維,到了蜀漢之後,就踏踏實實為蜀漢效力,最後還貢獻出生命,誰敢懷疑他的忠誠氣節?

    所以,于禁被罵是他活該。無人提及姜維叛魏,也是理所應當。

  • 1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三國時期的投降是很多的,那個時候的投降沒有什麼道德約束,只是為了生存下去,如果不願意投降,就得死,比如高順、沮授這樣的人才,被俘虜後不願意投降曹操,於是就被殺了,沒有人會讓一個願意投降自己的人活下去,因為這毫無意義。

    在三國早期,各方勢力都是鼓勵敵人投降的,因為這個時候還是天下未定,各方爭奪人才的時候,誰能最大限度地接納人才,誰就是將來朝代的主宰,比如曹操,手下一半人都是來自敵人陣營投降過來的,比如五大謀士之一的賈詡,比如五子良將中的張遼、徐晃、張郃三人,此外還有朱靈、龐德、文聘這樣的將領。

    三國

    但在後期整個天下基本上只有曹操、孫權、劉備三家勢力生存下來之後,三家勢力都開始採取各種手段禁止投降,比如曹操,手下重要將領的家屬全部在曹操控制區或者後方居住,實際是當人質,並且規定了如果將領投降,其家屬也要承擔連帶責任,劉備和孫權也有類似的制度。

    在制度的規定之下,再加上天下大勢已定的情況下,因為戰爭而發生的投降事件就非常少了,但還是有,比如襄樊之戰中於禁投降關羽,諸葛亮北伐時姜維投降蜀漢,此外還有襄樊之戰時糜芳、傅士仁投降東吳,夷陵之戰時黃權投降曹魏,之後不久孟達也投降曹魏,夷陵淮南二叛時文欽與文鴦父子投降東吳等等。

    關羽水淹七軍

    這些投降過來的將領,後來的命運有些很不好,比如於禁、孟達,有些投降過來的將領卻因此飛黃騰達,流芳百世,比如姜維、黃權,為何會這樣呢?

    投降是分主動投降和被迫投降的,于禁和姜維都是被迫投降,但是情況卻不一樣。

    于禁是在戰場上被關羽打敗了,然後關羽俘虜了于禁,如果於禁不願意投降,那只有死路一條,比如龐德就是這樣,龐德和于禁差不多同一時間被關羽俘虜,龐德不願意投降,所以被關羽斬殺,對於不願意投降的人,留著也沒有用,這是戰爭。

    于禁

    于禁投降了關羽,然後被關羽押到後方的南郡關押,為何投降之後還被關押呢?

    一般來說,投降了之後,就可以為新的一方效力,但是于禁顯然不願意,根本原因就是曹魏的制度,如果於禁為關羽效力的話,那麼他在曹魏的親屬應該會全部被治罪,已經知道的就是于禁有個兒子叫於圭,在他投降後,曹魏並沒有處理於圭,于禁去世之後,于禁還繼承的于禁的爵位,這說明曹魏仍然承認于禁的爵位,這已經是很難得了。

    曹魏之所以如此,有兩個原因:一是于禁在曹魏功勞很大。于禁是最早跟隨曹操起兵的將領之一,最開始是曹操親密戰友鮑信的部下,鮑信與曹操並肩作戰時戰死沙場,於是于禁就經人介紹開始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了不少功勞,而且於禁當時的官職是左將軍,假節鉞,在曹魏外姓將領中地位最高,功勞最大。

    于禁

    二是于禁儘管投降關羽,但是沒有為關羽效力,與曹魏作對。尤其是這一點,曹魏才沒有治罪于禁的家屬,于禁也深知這一點。

    于禁投降後就被關在南郡的江陵城,後來呂蒙偷襲了荊州,奪取了荊州三郡,于禁又被東吳俘虜,當時孫權與曹魏暗中勾結,搶奪了蜀漢的荊州,在政治上,孫權與曹魏暫時結盟,所以于禁在東吳待了一段時間後,又被孫權送還給曹魏,這個時候已經是曹丕時代了,曹丕接見了于禁,雖然曹丕表面上沒有對於禁有什麼表示,反而安慰于禁,但是背地裡卻讓于禁去祭拜曹操的陵墓,還在陵墓的牆壁上令人畫上關羽俘虜于禁和龐德英勇戰死的圖片,這擺明了就是羞辱于禁,之後于禁因為羞愧得病而死,晚年淒涼。

    于禁之所以被羞辱而死,根本原因在於他是個失敗者。襄樊之戰中,于禁率領七軍對戰關羽,卻被關羽打了個全軍覆沒,七軍三萬多人連同統帥都被俘虜,這種失敗在曹魏整個歷史上都是沒有的,就算是在漢中戰死的夏侯淵也沒有輸得這麼慘,中國歷史歷來就是尊崇強者,成王敗寇的思想,對於弱者和失敗者,除了同情就是嘲笑。

    姜維

    于禁的恥辱其實就是曹魏的恥辱,因為他代表了曹魏出戰,曹丕身為最高統治者,當然不能像市井一樣去嘲笑和羞辱于禁,他只能隱含地表達,如果於禁這樣的人也被曹丕原諒,那就是一種政治錯誤,曹丕當然不想自己手下的人都像于禁那樣投降然後還被善待的,他需要杜絕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所以會在曹操陵墓牆壁上畫上羞辱于禁的圖,也就不難理解于禁會被羞辱而死了。

    而姜維的情況與于禁完全不同,姜維投降諸葛亮之後,就被諸葛亮重用了,姜維的家中只有一個老母親,雖然從孝道的角度來講,姜維是不孝的,但是,姜維在投降蜀漢後,憑藉自己的才能創造了另一個天地,並且成為蜀漢政權晚期軍事上的頂樑柱,官至大將軍,從功成名就的角度來講,姜維是一個成功者。

    姜維在魏國的官職不過是個天水郡參軍,中層軍官,但投降蜀漢之後,經諸葛亮重用,一路高升,到最後盡然成為蜀漢大將軍,三軍總司令,從降將成為三軍總司令,姜維用了28年,這就是高升與功成名就的表現,從一方面來說,姜維是成功的。

    姜維

    此外,姜維還塑造了一個忠臣、清官的形象,幾乎就是諸葛亮的翻版,雖然姜維的能力不如諸葛亮,但是論忠心和清正廉潔,姜維不輸諸葛亮,諸葛亮5次北伐,姜維前後11次北伐,諸葛亮病死在北伐軍中,姜維死在復國計劃中,諸葛亮不置產業,清正廉潔,姜維同樣如此,沒有其他愛好,只有不斷的北伐,諸葛亮對蜀漢忠心耿耿,姜維對蜀漢忠貞不二。

    諸葛亮在蜀漢有著巨大的威望,而姜維也成為蜀漢後期有著巨大威望的將領,在皇帝劉禪都投降的情況之下,姜維這個外臣卻還想著為劉禪復國,以至於最終戰死沙場,對於蜀漢來說,姜維就是英雄,也是最後的支柱,有著崇高的威望,所以也就能流芳百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幾隻動物組成的變形金剛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