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泊的奶茶Ns
-
2 # Fanny伊米媽
毫無疑問,在與嬰兒建立聯結(bonding)的過程中,媽媽無疑更有優勢。從懷孕,生產到母乳餵養,都為母嬰聯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嬰兒是如何認識自己的爸爸的呢?
1.在子宮裡熟悉爸爸的聲音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能證實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嬰兒可以認出自己的爸爸。一般,16周左右的嬰兒就可以聽見聲音了。所以育兒指南會建議準爸爸們在孕期的時候就常對著媽媽肚子裡的小寶寶說話或者唱歌,讓寶寶熟悉自己的聲音,以便儘快建立與寶寶的聯結。
2.寶寶會辨認出父母的臉寶寶自出生開始,視覺系統依然在發育完善中。在出生的幾個小時,幾天,幾周內,寶寶們的視力其實十分有限。儘管寶寶們看不清,但此時的寶寶會對觀察人臉興致盎然。
從出生開始,寶寶就喜歡在8-15 inch的範圍內觀察擁抱他們的父母的臉。所以,一定不要錯過寶寶出生後這段寶貴的建立聯結的時間。
寶爸們應當承擔起給寶寶換尿布,拍嗝,甚至餵奶的“工作”,在寶寶面前多“刷臉”。
當寶寶躺在你的手臂間,睜大眼睛,興致勃勃地注視著你的臉龐時,就是TA在努力把你與“爸爸”這一稱謂配對的時候。
-
3 # 一閒茶
個人覺得因為爸爸和媽媽明顯的外貌差別,或者對他的方式。
我們都以為孩子還小眼睛看的不清楚,我們代代子三個月的時候能伸手摸到爸爸眼鏡,摸到媽媽頭髮。看攻略裡說孩子最早開始認人是從聲音開始的,我覺得他分辨爸爸是從眼鏡開始的。四個月左右的時候帶他出去玩,他看到路邊戴眼鏡的都盯著人家看半天,可能是眼鏡讓他產生美,他覺得爸爸就是眼鏡。
再一個是感覺吧。都說孩子哭的時候會找媽媽,但有的孩子就是找爸爸。那天在小區裡,一對夫妻帶著大概七個月的孩子,孩子要玩搖搖車,媽媽不準,兇了他,他就撲倒爸爸那,那個爸爸呢很有意思,他指著旁邊的狗狗,和孩子說起話來。也許爸爸媽媽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方法不一樣,孩子能夠感覺到,當感覺媽媽情緒不對或者是自己不喜歡的時候,就撲向爸爸。
每個孩子都是聰明的天使。
-
4 # 愛漂亮的魚兒123
從科學角度上說,幾個月的嬰兒視力其實沒那麼好,那麼他是靠什麼來分清陌生人與爸爸的呢?
首先,爸爸和孩子要有長期的接觸,並且還要和孩子有更多的語言交流,不管當爸爸的對自己的聲音有沒有自信,都要和孩子多交流,雖然他還不會說話。時間長了之後,孩子對爸爸說話的語音語調就有印象了,他聽到這個聲音就是爸爸來了,他很渴望和你待在一起。
其次,爸爸要給小嬰兒更多的愛,沒事兒多抱抱他,多親親他,其實他都是有感覺的,他感覺的到爸爸的愛,自然願意和你在一起了。
再次,爸爸多多參與育兒的活動,時間長了,孩子就不止只認識了媽媽,對爸爸也有概念了。他會知道爸爸、媽媽是兩個人,而且這兩個人都愛他,他也會在你出現的時候給與迴應,也就是咱們通常所說的認人了。
別看孩子還處於嬰兒時期,他也有自己的情緒和喜好,不是說他一開始就不喜歡什麼人,只是他沒接觸,所以他會害怕。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看法,非喜勿噴!!!
-
5 # 永恆之山
娃娃出生當天就認識我了,我家孩子幾乎是睜眼出生的,應該是半個小時看到我的,當時直勾勾的看著我,一個小時後轉身看躺著的媽媽。所以嬰兒不是需要幾個月發育視力。
-
6 # 妍媽談育兒
剛剛出生的嬰兒,是不會認識自己的父母的。
他(她)們剛出生的時候,對一切都很好奇。但是,寶寶的大腦還沒發育。
即使父母在寶寶面前喊:“叫媽媽、爸爸!”
他(她)們也不知道其中的含義。
即使在寶寶兩歲的時候,他(她)會說“媽媽、爸爸”。
也只是模仿而已,是出於好奇和好玩的心理。還是不明白其中的含義。
因為,寶寶大腦中關於認知的區域,一般會在三歲開始發育。
這個時候,寶寶才開始明白“媽媽和爸爸”的含義,也開始知道“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含義。
所以,很多父母發現,三歲的孩子上了幼兒園後,認人開始會快速發展。
尤其是經常唱幼兒園教的兒歌,“爸爸的爸爸是爺爺,媽媽的媽媽是外婆……”
因此,嬰兒是在三歲後,透過兒歌認識爸爸的!
-
7 # 靈巧金桔tl魚兒離不開
都是做姥爺的人了,我記得1994年女兒出生,農村人我要出去找事做,她好帶小孩也累,晚上我怕翻身壓著女兒,把她摟在胳膊彎裡睡,我每當回家,她都張著沒牙的嘴朝我笑,一晃幾十年,她也做媽媽了。
-
8 # 格格巫育兒
導讀:很神奇的一件事情就是,小嬰兒出生後似乎都能夠清晰地分辨出與自己血緣親近的物件,在眾人之中總能判斷出自己的父母是何人。因此,關於出生的小寶寶會如何來對自己的父母進行判斷,怎樣認得自己的爸爸媽媽的,很多人都會非常好奇。
然而,在寶寶認媽媽這件事情上,很多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能夠聽媽媽的心跳聲、聞媽媽身上的味道亦或者是透過母乳來找到自己的媽媽。但是,對於爸爸來說,小嬰兒又是怎樣來認出哪一個是自己的爸爸呢?為什麼很多人抱都哭,到了爸爸的手裡就會安靜下來?
1、天然的血脈聯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總能夠找出很多關於血緣之間的強烈感知,就比如很多失散多年、未曾謀面的父母子女,在相遇的時候也會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感受。比如天然的親近感、自然的安全感等等,我們都能夠稱之為是一種專屬於親情血脈之間的聯絡力。
而對於新生的小寶Bora說,他們對於周圍人的判斷,同樣能夠透過這種天然的血脈力量來進行判斷。當遇到自己的爸爸的時候,寶寶就能夠獲得自然的被安撫的安全感,這其中就攜帶著一種超越了實際認知的熟悉感。
2、先天的胎教引導
小寶寶在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其實聽力就已經發展形成,在媽媽的子宮之中,他們能夠透過外界的聲音刺激來對外界進行先天的認知和了解。而在懷孕的時候,我們也時常會對胎兒進行一些胎教互動,在這過程中,爸爸的聲音也會“收錄”到寶寶的記憶之中。
出生之後,寶寶對外界的判斷就會以自己先天的聽力記憶為主,在各種陌生的聲音中,如果聽到了自己未出生之間就存在的熟悉聲音,自然就會認定這個人是安全、可依靠的。所以,對於經常參與到先天胎教中的爸爸,寶寶出生後也能夠輕易地“認出”自己的爸爸。
3、後天的陪伴認知
很多小寶寶在出生之後也會在不斷地接觸中對周圍的人產生最基礎的親疏判斷,比如經常照顧自己、給自己餵奶、換尿布和抱抱、哄睡的人,就自然是自己的父母或者親近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接觸後,寶寶就能夠對身邊的人產生熟悉的認知。
所以,經常照顧寶寶的爸爸就能夠在短期內獲得寶寶的“臉熟認證”,還是對爸爸熟悉之後,就能夠建立起清晰的親子關係認知。等到後天更加清晰的身份認知,孩子就基本能夠接受“爸爸”這樣的一個身份聯絡,確定自己的爸爸到底是哪一個。
在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建立,一方面是依靠天然的血緣聯絡,這是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另一方面還建立在後天相處中的情感聯絡,這是能夠被改變的主觀認知,這就好比孩子與養父母之間的關係一樣。那麼,爸爸又要如何來與寶寶建立起彼此之間的親子依賴關係呢?
這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在於爸爸能夠在孩子後天的成長中,是否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這是需要時間來建立的,讓孩子對爸爸有足夠的熟悉感和安全感。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爸爸的陪伴同樣不能夠缺席,以免自己與孩子之間最後只能夠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重要提示:嬰兒對於自己爸爸的區分,這其中可能是來自於天然的血脈聯絡的指引,並且與寶寶先天的胎教引導以及後天的陪伴認知有關,在這些因素中都能讓寶寶準確地在眾人中區分出自己的爸爸。而父親在於寶寶的親子關係建立上,足夠時間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父愛不能缺席。
回覆列表
1.我覺得這就是所有的美好,我就是一名準爸爸,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見證我人生當中的高光時刻!
2.我一直都在期待著我孩子的到來,我就是一名準爸爸,我的內心總是那麼的盼望,希望我的孩子都能夠如約而至!
3.我就是一名準爸爸,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我有一個幸福的妻子,我期待著我的孩子能夠早日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