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Reallyyy0203

    第一,教育先導。

    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需要源頭培育。要透過學校教育,從小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精神,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要強化職業教育,讓職業技術教育在國家有更高的社會地位,讓學生在錘鍊技能的同時,將“創新基因”深植於心。要加強企業的職業培訓,構建科學合理的技術工人培訓體系,透過系統的、專業的、全方位的員工培訓,有目的地提升職工技能素質,使之真正成為能做事、會做事、做好事,並創造高效勞動價值的“工匠”型人才。

    第二,政策引領。

    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需要頂層設計。政治上要有待遇。著力開闢優秀技工的上升通道,完善技能人才的評價機制與優秀技能人才獎勵制度,大力評選表彰傑出技能人才,樹立工匠精神先進示範;經濟上要有保障。確保技能人才充分就業,提高“巧匠”“大匠”的收入、待遇,讓勞動者無需為基本生存煩憂,充分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社會上要有地位。充分認清、高度重視工匠的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尊重技能人才、認同技能人才、爭當技能人才的主流價值觀念,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追求蔚然成風。

    第三,營造環境。

    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需要文化再造。有媒體統計,截至2012年,全球超過200年曆史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這些“長壽企業”為什麼能存在?因為他們都在傳承著匠人精神。中國的經濟要創新發展,中國的製造業要轉型升級,要適應中國消費者日益“挑剔”的需求,必須要補上工匠精神之鈣,大力提倡專注、標準、精確、完美的工匠精神。

    第四,不斷創新。

    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需要創新精神。創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在這個日新月異、快速奔跑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並不缺少創新,但缺少好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創新。如果沒有工匠精神對本職工作的專注,想在創新之路上走得遠,無異於痴人說夢。創新是工匠精神的延伸,只有把創新精神與工匠精神相結合,才能有效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效益。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應成為工會工作的重要抓手。工匠精神應該成為廣大職工的主體意識和主流精神,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應該成為工會工作的重要抓手,這是工會組織的職能,更是職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v35w太陽能板充多少a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