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首古詩生字“悽、齋”,讀準“重”,理解詞語。
2、讀懂《初秋》,用自己的話語說說古詩的意思。
3、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古詩激趣
1、學生交流古詩,背誦古詩。
2、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1)理解課題,認識作者
(2)解釋詞語,說說詩意
(3)聯絡實際,發揮想象
(4)感情朗讀,體會詩境
二、揭題
學習《初秋》
1、認真讀詩,想一想哪些你能讀懂了?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交流。
(1)山行:立秋左右。
(2)作者:孟浩然(唐)學生用課外知識交流對孟浩然的認識,加深記憶,更方便的理解詩意。
(3)交流:不覺、習習、重、淒涼、茅齋
(學生髮現交流,在結合學生質疑,解讀古詩詞語。)
3、句子的理解:
A、不知不覺就立秋了,夜也漸漸長了。
B、清涼的風緩緩的吹著,又感到了涼爽。
C、酷熱的夏天熱氣終於消退,房子裡也安靜了。
D、臺階下的草叢也有了點點露珠。
4、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古詩的詩意。
(自己說、同桌說、指名說)
5、聯絡實際,發揮想象
8、交流: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感情?
在朗讀熟練的基礎上,體會感情。
7、美讀古詩
形式多樣,體會情感。
三、作業:背默古詩
《初秋》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首古詩生字“悽、齋”,讀準“重”,理解詞語。
2、讀懂《初秋》,用自己的話語說說古詩的意思。
3、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古詩激趣
1、學生交流古詩,背誦古詩。
2、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1)理解課題,認識作者
(2)解釋詞語,說說詩意
(3)聯絡實際,發揮想象
(4)感情朗讀,體會詩境
二、揭題
學習《初秋》
1、認真讀詩,想一想哪些你能讀懂了?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交流。
(1)山行:立秋左右。
(2)作者:孟浩然(唐)學生用課外知識交流對孟浩然的認識,加深記憶,更方便的理解詩意。
(3)交流:不覺、習習、重、淒涼、茅齋
(學生髮現交流,在結合學生質疑,解讀古詩詞語。)
3、句子的理解:
A、不知不覺就立秋了,夜也漸漸長了。
B、清涼的風緩緩的吹著,又感到了涼爽。
C、酷熱的夏天熱氣終於消退,房子裡也安靜了。
D、臺階下的草叢也有了點點露珠。
4、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古詩的詩意。
(自己說、同桌說、指名說)
5、聯絡實際,發揮想象
8、交流: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感情?
在朗讀熟練的基礎上,體會感情。
7、美讀古詩
形式多樣,體會情感。
三、作業:背默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