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春
-
2 # 歷史小廢鐵
王陽明的心學是繼承儒學而發展起來的一個唯心主義學說。
王陽明的心學體現了平等和叛逆,他發展了南宋陸九淵的學說,主張心外無物,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心外無理倫理綱常是人們心中所固有的和先驗的良知。王陽明的學說在明後期廣為流行,幾乎有取代成助理學的趨勢。
王陽明的心學是繼承儒學而發展起來的一個唯心主義學說。
王陽明的心學體現了平等和叛逆,他發展了南宋陸九淵的學說,主張心外無物,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心外無理倫理綱常是人們心中所固有的和先驗的良知。王陽明的學說在明後期廣為流行,幾乎有取代成助理學的趨勢。
心學的實際意義
眾所周知,王陽明的心學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簡明的哲學之一。無論是它的思想還是表達思想的語句都一目瞭然。王陽明心學又是一門實用的哲學,它告訴了我們極易被我們忽略的真理,同時也為我們每個人規劃了一張完美的、直觀的路線圖。那麼,他究竟有什麼用呢?
第一,它首先告訴了我們一個極易被我們忽略的真理:人人平等。王陽明的弟子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見到了什麼,他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之前很多次王陽明都說過人人都是聖人,但是王艮不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便藉此譏笑王陽明,王陽明明白了他的意圖,借力打力說道:"別人看你也是聖人"。為何王陽明說人人都是聖人呢?
王陽明解釋說: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惡,"是非"屬於只會,"善惡"屬於道德,聖人不過是既有智慧又有無懈可擊道德的凡人,而每個人出生時,都具備這兩個潛質,所以是潛在的聖人。只要你按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做事,那就是聖人了。自然而然致良知是聖人,勉強自己而致良知是賢人,不肯致良知就是愚人。雖然愚人的良知被遮蔽,但是良知仍然存在。如果能致良知,那就和聖賢沒有什麼區別。
在《傳習錄》中,王陽明重點指出,良知在人,永遠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盜賊,你喊他賊,他也不愛聽。這就是良知永遠存在的體現。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被物慾遮住了內心,並不是沒有良知了。
人人都是聖人,自然人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充當別人的上帝,任何人也就不可能有資格控制別人。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才有權力控制和支配你,那就是你自己,只有一個人能主導你的人生,那就是你自己。
第二,它告訴我們要只俯首於自己的心。只俯首於自己的心,實際上就是要求人們要蔑視權貴,追求自由,崇尚獨立人格。王陽明和他最得意的弟子徐愛談話時,王陽明舉例子說:"孔子有兩個高徒,子夏和曾子,前者篤信聖人經典,後者讀完聖人經典後,反躬自省。假設聖人說的是對的,那子夏就是個復讀機,而曾子是榨汁機。被人像餵鴨子一樣灌輸的正確學問遠不如自己從內心感悟出來的學問真切。"
所以王陽明說,"至聖先師"孔子說的話,如果它就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錯的,就不是真理,而販夫走卒說的話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對的,是真理。所以說,一切真理都在自己的心中,我們只需要俯首於自己的心,因為世界上唯一的權威只在自己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