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淨沙:曲牌名。2.枯藤:枯萎的枝蔓。3.昏鴉:黃昏時的烏鴉。昏,指傍晚。4.人家:應是指農家。5.古道:古老荒涼的道路。6.斷腸人:形容傷心到極點的人,這裡指漂泊無定的遊子。7.天涯:天邊。指離家鄉極遠的地方。
白話翻譯:
枯瘦的藤纏繞著,
乾枯的老樹,
老樹上棲息著黃昏時
剛要歸巢的烏鴉。
小橋下,
流水潺潺,
旁邊是幾戶人家。
荒涼的古道上,
秋風蕭瑟,
彳亍而行的
是一匹疲憊的瘦馬。
夕陽緩緩西下,
無家可歸的遊子
淚灑天涯!
現在,我們來賞析這首曲。
這首《天淨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那意思是,以秋思為內容的詩詞曲,沒有哪一首能與它相比;或者說,以秋思為內容的詩詞曲,無不從《天淨沙·秋思》中汲取了營養。這首曲子究竟好在何處呢?
一.雅俗共賞。
雅俗共賞,指的是文化修養高的人讀了會覺得幽深高雅,一般人讀了也會引發共鳴。比如,這首曲有6處是用了典的。董解元《西廂記》一曲《仙呂·賞花時》中有這樣的句子:“落日平林噪晚鴉,風袖翩翩吹瘦馬,一經入天涯。荒涼古岸,衰草帶霜滑。瞥見個孤林端入畫,蘺落蕭疏帶淺沙。一個老大伯捕魚蝦,橫橋流水,茅舍映荻花。”雅者可以從“晚鴉、瘦馬、天涯、古岸、橫橋、人家”中聯想到馬致遠的“昏鴉、瘦馬、天涯、古道、小橋、人家”,於是,想到更多的情趣;而不知《西廂記》的讀者,也並不影響其從中受到教益。
二.9個名詞繪成一幅引人想象的秋景圖。
1.每個名詞可以各自獨立成為景色。比如,枯藤也罷,小橋也罷,古道也罷,它們都是秋季裡某一地點、某一時刻中的景物。都可引發讀者的想象。
2.幾個詞連起來,同樣構成一幅有機的畫面。比如,枯藤、老樹、昏鴉這3個詞連起來,可以是這樣一種情景:枯藤纏繞著老樹,老樹上棲息著烏鴉,而這烏鴉在黃昏時剛剛歸巢。如果這樣理解,就可以想象當遊子面對如此景物時,可能觸動他這樣的情懷:連鳥都能按時歸巢,而我卻流浪他鄉,回不了家!
3.再把3句話連在一起思索,又會引發讀者想象出另一種景象與情懷。你看,孤獨枯朽的藤枝,纏繞在滿身褶皺的老樹上;黃昏時,幾隻烏鴉呱呱呱地叫著,聲聲入耳,無比淒涼。猛回首,一座小橋就在眼前,橋下流水潺潺,旁邊卻有一戶人家。再向前看去,那殘留的“古道”,不知連著多遠的地方。最後看著自己這匹馱著書卷的瘦馬,在秋風中跌跌撞撞地走著,心頭一陣痛楚!
三.人景互襯,情景相融,畫龍點睛。
1.先說人景互襯。這首曲的前三句是寫景,表達方式是描寫;後兩句主要是寫人,表達方式是抒情。由於天涯遊子思鄉之情濃烈,所以,看到的主要是枯藤、古道、瘦馬之類;由於眼前是昏鴉、人家、西風,所以,更加重了遊子孤獨淒涼的感情。前三句的“景”與後兩句的“人”,二者互相映襯,相輔相成。
2.再說情景相融。前三句9個意象,無論單獨看,還是結合起來考慮,都是景物描寫,但幾乎每一個詞都使讀者有悽楚傷痛之感。而後兩句主要是抒情,直抒胸臆,說自己是“斷腸人”;但其中“夕陽西下”4個字,分明也是寫景。由於是“斷腸人”,所以才注意那“西下”的“夕陽”;由於“夕陽西下”,才使遊子格外“斷腸”。這豈非情景交融?
3.最後說畫龍點睛。如果把前三句理解為一幅畫的背景,那麼,後兩句就是畫中的人物。如果把前三句理解為龍的身軀,那麼,後兩句就是龍的眼睛。這裡打住,請讀者自己體會。
總之,作者全篇只用了28個字,除了“西”和“人”兩字外,再無一字重複。可是,讀來令人潸然淚下,心中也隱隱作痛。
那麼,曲中的“斷腸人”究竟是誰?是馬致遠嗎?可以是,因為馬致遠就不知道自己的歸宿在哪裡,這句可以隱喻作者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也可以不是,因為曲中的字字句句都能引起每個遊子的共鳴,使他們覺得自己就是作者。所以,這首曲的主題應該是形象地表現了所有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馬致遠就是這樣用他的意境美,來吸引當時及後世的所有讀者的。所謂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有這樣的話:“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入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完全達到了這個標準。
文章末了,詳略講講什麼是元曲。元曲在宋朝就有,但在元代才得以發展到頂峰;所以稱為元曲。元曲由雜劇和散曲兩部分組成,元曲有時卻專指雜劇。散曲,是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有小令和散套兩種。這首曲就屬於小令。
1.天淨沙:曲牌名。2.枯藤:枯萎的枝蔓。3.昏鴉:黃昏時的烏鴉。昏,指傍晚。4.人家:應是指農家。5.古道:古老荒涼的道路。6.斷腸人:形容傷心到極點的人,這裡指漂泊無定的遊子。7.天涯:天邊。指離家鄉極遠的地方。
白話翻譯:
枯瘦的藤纏繞著,
乾枯的老樹,
老樹上棲息著黃昏時
剛要歸巢的烏鴉。
小橋下,
流水潺潺,
旁邊是幾戶人家。
荒涼的古道上,
秋風蕭瑟,
彳亍而行的
是一匹疲憊的瘦馬。
夕陽緩緩西下,
無家可歸的遊子
淚灑天涯!
現在,我們來賞析這首曲。
這首《天淨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那意思是,以秋思為內容的詩詞曲,沒有哪一首能與它相比;或者說,以秋思為內容的詩詞曲,無不從《天淨沙·秋思》中汲取了營養。這首曲子究竟好在何處呢?
一.雅俗共賞。
雅俗共賞,指的是文化修養高的人讀了會覺得幽深高雅,一般人讀了也會引發共鳴。比如,這首曲有6處是用了典的。董解元《西廂記》一曲《仙呂·賞花時》中有這樣的句子:“落日平林噪晚鴉,風袖翩翩吹瘦馬,一經入天涯。荒涼古岸,衰草帶霜滑。瞥見個孤林端入畫,蘺落蕭疏帶淺沙。一個老大伯捕魚蝦,橫橋流水,茅舍映荻花。”雅者可以從“晚鴉、瘦馬、天涯、古岸、橫橋、人家”中聯想到馬致遠的“昏鴉、瘦馬、天涯、古道、小橋、人家”,於是,想到更多的情趣;而不知《西廂記》的讀者,也並不影響其從中受到教益。
二.9個名詞繪成一幅引人想象的秋景圖。
1.每個名詞可以各自獨立成為景色。比如,枯藤也罷,小橋也罷,古道也罷,它們都是秋季裡某一地點、某一時刻中的景物。都可引發讀者的想象。
2.幾個詞連起來,同樣構成一幅有機的畫面。比如,枯藤、老樹、昏鴉這3個詞連起來,可以是這樣一種情景:枯藤纏繞著老樹,老樹上棲息著烏鴉,而這烏鴉在黃昏時剛剛歸巢。如果這樣理解,就可以想象當遊子面對如此景物時,可能觸動他這樣的情懷:連鳥都能按時歸巢,而我卻流浪他鄉,回不了家!
3.再把3句話連在一起思索,又會引發讀者想象出另一種景象與情懷。你看,孤獨枯朽的藤枝,纏繞在滿身褶皺的老樹上;黃昏時,幾隻烏鴉呱呱呱地叫著,聲聲入耳,無比淒涼。猛回首,一座小橋就在眼前,橋下流水潺潺,旁邊卻有一戶人家。再向前看去,那殘留的“古道”,不知連著多遠的地方。最後看著自己這匹馱著書卷的瘦馬,在秋風中跌跌撞撞地走著,心頭一陣痛楚!
三.人景互襯,情景相融,畫龍點睛。
1.先說人景互襯。這首曲的前三句是寫景,表達方式是描寫;後兩句主要是寫人,表達方式是抒情。由於天涯遊子思鄉之情濃烈,所以,看到的主要是枯藤、古道、瘦馬之類;由於眼前是昏鴉、人家、西風,所以,更加重了遊子孤獨淒涼的感情。前三句的“景”與後兩句的“人”,二者互相映襯,相輔相成。
2.再說情景相融。前三句9個意象,無論單獨看,還是結合起來考慮,都是景物描寫,但幾乎每一個詞都使讀者有悽楚傷痛之感。而後兩句主要是抒情,直抒胸臆,說自己是“斷腸人”;但其中“夕陽西下”4個字,分明也是寫景。由於是“斷腸人”,所以才注意那“西下”的“夕陽”;由於“夕陽西下”,才使遊子格外“斷腸”。這豈非情景交融?
3.最後說畫龍點睛。如果把前三句理解為一幅畫的背景,那麼,後兩句就是畫中的人物。如果把前三句理解為龍的身軀,那麼,後兩句就是龍的眼睛。這裡打住,請讀者自己體會。
總之,作者全篇只用了28個字,除了“西”和“人”兩字外,再無一字重複。可是,讀來令人潸然淚下,心中也隱隱作痛。
那麼,曲中的“斷腸人”究竟是誰?是馬致遠嗎?可以是,因為馬致遠就不知道自己的歸宿在哪裡,這句可以隱喻作者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也可以不是,因為曲中的字字句句都能引起每個遊子的共鳴,使他們覺得自己就是作者。所以,這首曲的主題應該是形象地表現了所有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馬致遠就是這樣用他的意境美,來吸引當時及後世的所有讀者的。所謂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有這樣的話:“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入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完全達到了這個標準。
文章末了,詳略講講什麼是元曲。元曲在宋朝就有,但在元代才得以發展到頂峰;所以稱為元曲。元曲由雜劇和散曲兩部分組成,元曲有時卻專指雜劇。散曲,是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有小令和散套兩種。這首曲就屬於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