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火堆
-
2 # YUAM
“兔”,讀音tù,用作地名,是蒙古語形容詞字尾的音譯,無實義。內蒙古自治區多譯作“圖”。
-
3 # 儒雅海風AQ
兔在古代,還有“明視”的雅稱。最早見於《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兔曰明視。”孔穎達解釋:“兔肥則目開而視明。”
在有些地區,有些民族的語言中,對兔有一些特殊的稱呼。比如,元代趙孟頫寫過一首《兔》詩:“耳後生風鼻出火,大呼討來飛鳴。”這裡的“討來”,是蒙古語,指的是兔。東北某些地區,把兔稱為“跳貓子”。周立波的《暴風驟雨》裡有這麼一句話:“一隻灰色的跳貓子,慌里慌張望外竄。”在古代印度的一種語言梵語中,則把兔叫做“舍舍迦”。
-
4 # 使用者4157929444141
牛——烏忽兒uhur(這裡忽兒這兩個字的音要念的儘量短,有這音就行,能多短就唸多短) 小牛(牛犢子)(一歲)——兔古拉togol(拉的A音不發,只發子音部分L的音) 二歲的小牛——畢入biruu(這個沒什麼說道,按這個發就差不多了)
兔在蒙語中是水草豐美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