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內酷不穿了672
-
2 # 咖啡飲品指導服務商
他們只是音樂的發行商,就比如生產商家和貿易公司,唱片公司就是生產廠家,現在吧音樂聽歌軟體就是貿易公司,貿易公司再掙錢,但是也要從生產廠家進貨,唱片公司也一樣,他們也有版權,有簽約歌手,掙錢的重點不在聽歌的網站上,只要他們有版權,這些聽歌網站就會源源不斷給他們交費用。迴歸正題,唱片公司是以發行歌曲,簽約歌手來掙錢,不可能有那麼多精力再做聽歌網站。
-
3 # 就愛娛樂新世界
而且長遠來看,版權獨佔註定不是線上音樂的未來。過度追捧勢必讓價格水漲船高,這樣一來搶到版權的也是慘勝,無法利用剩餘資源推動後續的發展,最後將傷害整個市場;其次,獨佔版權撕裂了使用者體驗,簡單的一個聽歌卻要透過好幾個APP來實現,費時費力。
相互授權是現在通行的做法。比如這次環球唱片和騰訊音樂的合作,就有一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向其他線上音樂平臺開放轉授權”的君子約定,保證其他平臺也能夠透過合理的方式獲得資源。騰訊的初衷是透過版權優勢吸納更多的使用者,而沒有獲得版權的網易雲音樂、阿里音樂也可以透過版權轉授將這些音樂提供給聽眾,只是使用者的成本也變高了。
-
4 # AllenLeo
音樂公司擁有大量歌曲版權,以前是買唱片,現在數字音樂後,唱片掛了,買網路專輯。版權自身擁有著昂貴的價格,將其賣給騰訊阿里網易雲以獲取盈利。因為音樂公司很難掌握很多使用者資源,而騰訊阿里網易手下最不缺的就是使用者。也就是說音樂公司沒有能像網際網路公司那麼大的市場,音樂公司成了發行方,而網路公司是宣傳和推廣,關鍵就是一個市場開發的問題。
-
5 # 杉泉
感謝邀請,以體驗使用者和音樂聽眾的角度,非專業解析。音樂,撫慰心靈、安神醒腦、勵志激盪,獨自的時候,音樂最懂你。到過廣州音像城,大部分割槽域已被美妝品市場佔據,還保留著部分音像店面,也有不多的國內唱片公司專營店面,據這裡的商戶講,全國音像店的CD大部分都是從這裡批發的。
隨著時代發展,網路媒體和數碼逐步取代實物介質的各類唱片,雖不完全替代,縱觀發展現象,佔據的比例非常大的。音樂平臺或媒體有各類音樂TOP排行榜,以往都是以唱片銷量競比,現在是以單曲形式競比,以這種發展趨勢,實物介質的專輯唱片或逐步退出市場。各大音樂網站紛受大眾青睞,迅速獲取所需要的音樂資源,隨著科技數碼的不斷升級,音樂音效也日益提升,以此看,三大唱片公司建立自己的音樂資源分享網站或是發展趨勢。
但是,唱片製作公司的運營和音樂網路媒體雖然都是以音樂資源為主體的運作,看似關聯緊密的兩種行業有著本質區別,前者是以挖掘創意製作音樂資源為主體,後者是將音樂資源媒體營銷為主體;如果唱片公司建立自己的音樂網站,只能合理合規地釋出自己的音樂資源,為了滿足廣大使用者需求,對於其他唱片公司音樂資源需要獲取許可,無形中增加了一種壓力和負擔,將輸出變成了引進,增加了內部運營的矛盾,消減了唱片製作的主營業務。
三大唱片公司倘若都建立自己的音樂網站,會同時面臨此類同樣的問題和矛盾,且建立網站後的音樂資源也基本上是相同的,這種對等結果勢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分散了唱片公司內部運營精力,影響唱片公司原本的唱片製作主題。類似電視生產商管理產品生產輸出,銷售商平臺以其精細化管理流程,以合理銷售方式將商品銷售出去,滿足市場需求是同樣的道理。
音樂網站屬於網路媒體的營銷運營,唱片製作則屬於文化藝術行業,唱片公司著力推出音樂新人和音樂資源,把資源銷售交給專業的網路媒體,由媒體與聽眾之間透過互動交流和執行的自然效果來定位營銷發展趨勢,如此,專屬專行的網路媒體對市場有更好的體驗和感知度,這種感知是聽眾接受音樂資源反饋效果的最真實體會。
回覆列表
他們的重點的應該是線下,畢竟唱片製作發行推廣都離不開實體(人力物力財力),當然不是不在線上做了,只是線上推廣放在其他更大的平臺上來做了,比如騰訊音樂,酷狗音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