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想個簽名好難
-
2 # 使用者7819445816643
不同頻率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一樣的。
但是,宇宙空間不完全是真空,所以不同頻率的光,在宇宙中傳播的速度、距離,還真的不一樣。
這也就是為什麼,天文學要形成多波段天文學來研究天體、宇宙的重要原因。
天文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就是研究輻射,也就是光,透過什麼樣的物質,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星際介質的分佈特徵,對光傳播的影響。比如說,我們銀河系就有一個很重要的星際介質,中性氫,銀河系中不同的區域,它的密度是不一樣的。在研究射電天文學的時候,就需要仔細考查中性氫的分佈情況。
比如說星際塵埃,它對可見光的影響很大。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霧霾天,無法看清楚遠處物體的那種情況。
但是,紅外波段很特別,有一些視窗,能透過星際塵埃。所以,在原恆星的形成方面,大量觀測都藉助於紅外天文學。
再比如高能天體物理,X射線等高能光子,無法直接進入地面。(幸好無法直接進入地面,不然人類可就要遭殃了)那麼對它們的觀測,就要靠空間探測器來探測。
但反過來,透過對不同波段的觀測的差異,我們反而能知道天體到我們的距離,天體與我們之間星際介質的特徵。脈衝星方面,這類研究就非常成熟。
另外一些特殊的情況就是光遇到高能粒子以後,本身還會發生變化,頻率會提高或降低。
-
3 # 執念愛
光子在宇宙真空中,不被吸收,沒有損耗,能傳播到無限遠。
光是一個物理學名詞,其本質是一種處於特定頻段的光子流。光源發出光,是因為光源中電子獲得額外能量。如果能量不足以使其躍遷到更外層的軌道,電子就會進行加速運動,並以波的形式釋放能量。如果躍遷之後剛好填補了所在軌道的空位,從激發態到達穩定態,電子就不動了。否則電子會再次躍遷回之前的軌道,並且以波的形式釋放能量。
在幾何光學中,光以直線傳播。筆直的“光柱”和太陽“光線”都說明了這一點。在波動光學中,光以波的形式傳播。光就像水面上的水波一樣,不同波長的光呈現不同的顏色。光速極快。在真空中為3.0×10⁸m/s,在空氣中的速度要慢些。在折射率更大的介質中,譬如在水中或玻璃中,傳播速度還要慢些。在量子光學中,光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構成光的量子(基本微粒),我們稱其為“光量子”,簡稱光子,因此能引起膠片感光乳劑等物質的化學變化。
因為光子不被吸收,沒有損耗,而且光以直線傳播,光在宇宙真空中所以能傳播到無限遠。
-
4 # 使用者341861471294
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在770~390奈米之間.波長不同的電磁波,引起人眼的顏色感覺不同.770~622nm,感覺為紅色;622~597nm,橙色;597~577nm,黃色;577~492nm,綠色;492~455nm,藍靛色;455~390
光子在宇宙真空中,不被吸收,沒有損耗,能傳播到無限遠
光是一個物理學名詞
回覆列表
可見光中,黃光的在空氣中的傳播距離最遠,
黃色是電磁波的可視光部分中的中波長部分,波長大約為 570~590nm,黃色的波長適中,是所有色相中最能發光的色,所以在空氣中這種顏色的光傳播的最遠,
紅光的波長最長.
注: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在770~390奈米之間.波長不同的電磁波,引起人眼的顏色感覺不同.770~622nm,感覺為紅色;622~597nm,橙色;597~577nm,黃色;577~492nm,綠色;492~455nm,藍靛色;455~390nm,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