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約翰塞納貝拉
-
2 # 使用者4939524627539
戲劇創作在時間、地點和情節三者之間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齣戲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一天(一晝夜)之內,地點在一個場景,情節服從於一個主題。
法國古典主義戲劇理論家布瓦洛把它解釋為“要用一地、一天內完成的一個故事從開頭直到末尾維持著舞臺充實。”
擴充套件資料
一個戲的事件的地點必須不變,不但只限於一個城市或者一所房屋,而且必須真正限於一個單一的地點。並且以一個人就能看見的為範圍。這顯然是難以做到的。
因此,高乃依一方面支援“儘可能地努力做到絕對的地點一致”的意見的同時,又提出了補充、修正辦法:一是“在同一幕中絕對不變換事件的地點”;二是“兩個不同地點有必要換景”。
要求戲劇創作在時間、地點和情節三者之間保持一致性的戲劇結構理論是“三一律”,即要求一齣戲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一天(一晝夜)之內,地點在一個場景,情節服從於一個主題。法國古典主義戲劇家大都嚴格遵循。18世紀以後,三一律受到浪漫主義作家的反對,並逐漸被衝破。
戲劇創作的三條規則,是標榜古典主義的法國學院派人士奉為神聖不可侵犯的金科玉律。規定戲劇的時間應以一日二十四小時為限,所提供的故事應發生在相同的地點,加上有開始、中間和結束的單一動作,便成為有名的三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