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港灣3255
-
2 # 使用者5254504343806
羅生門描寫的是一個很顯而易見的刑事案件,但是各個人從自身利益出發,考慮自己的地位、命聲、利益,沒有一個人是公正直白的表述事件經過的,這正是當時世態炎涼的一種對映和象徵。而在公堂之上,面對法律與正義的威嚴,公平、公開、誠實等人的道德底線皆能破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已是事實。由此,作者引發了對於日本未來的憂思。
其中心思想是:客觀真理是不容易搞清楚的。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信口雌黃、顛倒黑白、捏造事實。
-
3 # 辛苦奮鬥的小馬哥
看電影,的確是很有意義的。透過電影,我們可以明是非,通古至今,並可以藉助電影裡傳達的價值觀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們可以看到那些讓我們魂牽夢繞、心從神往的風景,我們可以窺探別人的生活,我們可以接觸那些我們一輩子都無法接觸到的事物。電影會讓我們學會思考,擁有追求理想的勇敢,嚮往自由的信念,無謂於一切挫折與艱辛。
-
4 # 呂魚影視
電影可以說是生活中的縮影進行手法上的放大、影射。好的電影除了娛樂還是一面鏡子,從主角或配角身上我們可以感受他所傳達出來的性格和品德,從而自觀自己得到一些好的啟發和改掉一些壞的習慣
-
5 # 探影說視
01.
前段時間,知乎上有個問題“看電影有什麼用?”
排名靠前的一位叫“我是木易”的作者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看電影就跟看書一樣,都是一種塑造三觀的過程。
也許看上去效果不太明顯,但在潛移默化之中,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對事物的理解,為人處世的態度,都會比不看書,不看電影的人要完整豐富的很多。
電影常常能讓我們看到不同人的人生際遇,會看到不同地方的人文風貌,會看到不同性格的人處理事情的不同態度等等,這些常常會讓我們看到除了自己生活之外的廣闊的世界。
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會在不同的電影的“薰陶”中不斷地更新,不斷的融合,在自己的思考和人生感悟中,慢慢的塑造形成自己的三觀。
我十分喜歡這段回答,也深刻感受到了看電影的魅力,特別是經典的老電影,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期觀看,又是別有一番滋味。
這個月總共看了19部豆瓣評分較高的老電影,因為暑假時間比較充裕。
02.
想給大家介紹下這兩天看過的一部印象深刻的電影——《死亡詩社》
這部電影是彼得·威爾導演,主演羅賓·威廉姆斯和羅伯特·肖恩·萊奈德,該片上映於1989年,獲得了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第四十三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術獎等諸多獎項。
它講述了在威耳頓預科學院發生的故事,新來的一位英文老師基汀(威廉姆斯)一改學院的傳統,嚴肅的教學風格,鼓勵學生們進行自我思考,及時行樂,敢於開擴自己的天地。
讓學生們去感受死亡的真諦,讓學生們開始懂得了自己的興趣,目標以及未來。學生們看到圖書館關於基汀的資料,得知死亡詩社的存在,便私下裡秘密組織成立了他們的“死亡詩社”
基汀的學生尼爾熱愛表演,但尼爾的父親強烈反對,執意讓尼爾去學醫,成為一名軍醫。
從小到大,都聽從父母的安排,門門課程優秀的他,心中一直有著對錶演的熱愛。卻從不敢對父母表明,一直活著父母的期望之中,十分痛苦的他在一場表演戲過後選擇了自殺。
校方追究基汀的責任,將基汀辭退,在最後他離開學校時,有部分的學生還是相信他的信仰呼喊著他“oh,captain,my captain”
特別喜歡這部電影,特別喜歡這個老師。
他在開學的第一堂課上就告訴大家:
我們讀詩,寫詩並不是因為它好玩,而是我們是人類的一份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沒錯,醫學,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要學會自己思考,學會欣賞文學和語言,不管別人怎麼說,文學和語言的確能改變世界。
基汀老師的課大都不是在教室裡,而是帶領他們在實踐中獲得認知,激發他們自我思考的能力。
他告訴他們書上的知識都是狗屁,當你在閱讀的時候,不要只是思考作者在想些什麼,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在想些什麼。
03.
這讓我想到了中國的“應試教育”,特別是英語的學習,參加過高考的同學們應該都知道,還記得英語老師教我們的技巧嗎?“不會的都選C”“作文儘量多寫,三段論,千篇一律的開頭,千篇一律的結尾”。
你若不這樣寫,便拿不了高分,得不了高分,便進不了好大學。有多少人學的,寫得都是“啞巴英語”,面對和外華人交談時,仍是隻會說一句“hallo,nice to meet you ,my name is.....”
我承認我也是啞巴英語中的一員,自身的因素也有一部分,但這自身的因素也是自己沒有思考,只知道照抄書中的內容,做書本的搬運工。
梭羅說“大部分的人都活在平靜的絕望中”
我覺得這話很對,以上我說的其實很打臉,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知識的搬運工,學了很多,但自己的思考卻不足。
對待事物的方式也不是就能因為看一部電影所能改變的,大多數人還是碌碌無為的,盲目的跟隨著大流生活。
找不到自己所熱愛的,堅持不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故而日子就一天一天的過著。
像電影中所說“要及時行樂,為你的生命超凡脫俗”,可是又有幾個人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並能堅持能做到呢?
但就算很難做到,也要努力去做,學會自己思考,敢於開拓自己的天地,讓夢中的自由變成真實的自由。
04.
以上是這部電影引起對我的思考,現在回到我們的正題“看電影到底有什麼用?”
就像我看了《死亡詩社》一樣,可能若干年後,我會忘記電影的情節發展,會忘了裡面的臺詞,但我至少會懂得及時行樂,學會獨立的思考。
可能你會說“不可能”
一部電影的魅力不會這麼大,這麼輕易的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但我想說的是面對過去發生的事已經無法改變了,可能面對未來發生的事的做法,你又怎麼會知道沒有受到這部電影的影響呢?
就像知乎高贊中的舉例來進行結尾:
譬如看《勇敢的心》《肖申克的救贖》《楚門的世界》等電影時,你會感受到“自由”的要義
觀看《死亡詩社》《美麗心靈》《心靈捕手》等電影之後,你會感受到人生的真諦。
觀看《羅馬假日》《泰坦尼克號》《怦然心動》等電影時,你會更加知曉“愛情”的意義。
觀看《幸福來敲門》《大魚》《阿甘正傳》等電影之後,你會更加了解“堅持”的重要。
你看《2001太空漫步》《星球大戰》《駭客帝國》《盜夢空間》時等電影時會發現更大的世界。
看《教父》《這個殺手不太冷》《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等電影時,會明白一個男人做什麼才值得敬重,看《V字仇殺隊》《羅生門》等電影時,會看到思想的力量和人性的百態。
凡此種種,都是電影帶給我們的無形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益。你的思想,你的人格,你的態度,你的修養,都在看電影時默默的向積極的地方養成(當然不排除學壞的情況,但學壞的程度畢竟是少數,而且程度不一樣)
看電影可以讓你的三觀養成不再侷限身邊人的影響和常規教育,從而成為更加完整,更加豐富的人,收穫更充實,和更有價值的人生。
最後我想說:每個人看電影的目的其實都不同,有的人喜歡想太多,而有些人可能並不需要獲得什麼,單純只是打發時間,緩解孤獨,獲得開心的快感。
其實這些都有用,只是我們暫時還看不出它的用處在哪裡罷了。
但終歸是有好處的,至少可以提高你的認知,獲得包容心。
看多了經典電影,才能品味百味人生,透過品味人生百態,才能更好的理解生活的含義,只是更好的理解了生活,才能選擇自己如何看待生活,處理生活中發生的不同事物。
只有看得多了,才能更好的理解,做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回覆列表
《羅生門》是日本導演黑澤明的一部傑作,講述了強盜、武士、武士妻子以及砍柴人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描述,後來被指代事情真相撲朔迷離,難以說清事實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