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白
-
2 # 使用者8589730223698
為了幫助孩子生活自立,特意買了鬧鐘,手機上也設定了鬧鐘,自己還經常當人工“鬧鐘”,不斷地在提醒,可是孩子們獨立生活的習慣還是沒有建立起來;這些鬧鐘響得越厲害,孩子彷彿越聽不到,越不能自己管理好自己。因為這樣的“鬧鐘效應”已經培養了他/她的依賴性,一旦沒有“鬧鐘”,他們更不習慣。那要怎麼改變這種狀況呢?
學過性格分析的人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是不同的,孩子也是如此。動作磨蹭,反應比較慢的孩子多半以S型為主。S型的性格特徵就是行動遲緩,做事不緊不慢、不急不躁,如果遇到像Debbie那樣D型的媽媽,就會忍不住去催促孩子,但S型的孩子是越催越慢,催促到最後就變成媽媽生氣、孩子委屈。
其實S型的小孩也有很多優點,比如做事細緻、有耐心,你去看幼兒園裡的S型小朋友,他們雖然動作慢,但衣服穿得最整潔、被子疊得最整齊、飯吃得最乾淨,只是你需要給他/她足夠的時間。所以,我們家長先要了解孩子的性格,既看到他們的優點,也接納他們的不足,然後我們再以平和的心態去幫助S型孩子做好自我管理。
很多企業的促銷,猶如在平靜的市場環境和銷售氛圍中的一個“鬧鐘”,以急促的煽動力喚醒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但往往可悲的是,幾乎大部分企業的促銷行為都具有“鬧鐘效應”的特徵,在“鬧鐘”來臨時,銷量快速上漲,而促銷的“鬧鐘鈴聲”停止以後,銷量卻迅速下滑,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似乎也隨之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