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淡的煙味176824772
-
2 # 100教育一對一輔導
最近網路熱議的小學生因為作業做不完而選擇自殺的事件層出不窮,但輿論的導向彷彿都認為孩子選擇自殺的原罪都是源於心理素質太差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我認為這是應該引起重視的社會性事件,因為學生自殺而反映出的是一些列社會現實。首先我認為孩子自殺有幾大兇手!
兇手一:應試教育之痛 何時才能學海無涯樂作舟?
只要高考的獨木橋教育體制還存在,我們還一直以分數為核心,那麼,即使減負多少,也至多隻是表面工作,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
任何一個孩子都很難至始至終適應此種應試教育的競爭狀況,升學的競爭無比的劇烈,應試教育的壓力不斷的轉嫁到學生和老師的身上,而此種教育的情形,其實犧牲的,是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忽略。
別再說什麼“學海無涯苦作舟”了!學習文化、探索知識,原來應該是快樂和充滿激情的,但在我們的腦海裡,怎麼就一直是“苦”的呢?
就是這樣的一句名言,寫的確實是現實的問題,但也許就是這樣的觀念,讓我們的孩子一直處於“生病”的狀態中, 從而才會有那麼多的學生在不堪重負的壓力下選擇輕生,但讓學生“生病”的,罪歸禍首的還是那“病入膏肓”的教育體制,因此,我們只能但願其能早點病逝,才能早日解救那些“生病”的孩子們。
兇手二:父母關愛不夠 人際關係惡化緊箍咒
愛與關心是維繫情感的橋樑。只有愛存在,生活才會融洽,現在很多中學生自閉自卑、不善交流溝通,也與父母沒有及時引導有關。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尚可理解,但對孩子的關心卻不僅應該僅停留在學習層面,還應關注孩子心理健康、人際關係的發展。只有融於集體之中,抱有積極向上態度的中學生,才能像沐浴著雨露的花朵,向陽積極成長 …....
兇手三:成長環境順利 祖國花朵缺挫折磨礪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年來,獨生子女被眾星捧月,既沒有兄弟姊妹的競爭,也沒有長輩們必要的限制,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自尊心過分強大,外在表現就是“氣性大”。
這樣的人格,遇到挫折,容易因缺乏思想準備和因應能力,而出現過激行為。所以,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引入挫折教育十分必要。讓他們正確估量自己在家庭、社會中的位置,能夠使青少年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避免他們一出家庭、學校的溫室就變得弱不禁風,養成健康、健全的人格。“氣性大”,實際上是過去受的氣太少了的緣故。
兇手四:心理諮詢教室 有多少形同虛設?
儘管許多中學紛紛開設了學生心理諮詢室,但是悲劇的反覆上演證明:僅寄希望於學生心理諮詢室,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是痴人說夢。
第一,在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心理諮詢室處於被動角色,難以深入學生群體中發現“問題學生”併為其答疑解惑。
第二,衡量心理問題是否存在並沒有硬性的標準,許多“問題學生”難以發現到自身存在心理問題,即便及時察覺,也可能礙於面子等原因而不去主動“就診”。
第三:學生心理諮詢室受到時間上與地域上的限制,其功能與效果不能充分發揮。
第四:有些心理諮詢收費每50分鐘收費在100-700不等,這昂貴的心靈雞湯也讓許多孩子和家庭“喝不起”,急需公益性質的心理干預機構。
兇手五:生命教育缺失 青春小舟喪失方向
深圳市疾控中心曾在2008年公佈過一份《深圳市青少年心理問題調查》,結果顯示12.1%的受試學生表示曾考慮過自殺,2.2%的學生曾採取措施試圖自殺。
深圳市某區各中小學隨機選取近千名中學生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中學生對生命狀態的現實是主體意識缺失、歸屬意識淡漠。中學生缺乏生命教育力度,存在生命教育盲區。16%的中學生表示生命教育“非正規地接受過一點”,16%的中學生表示“一無所知,沒有接受過”,18%的中學生表示“說不清楚”。
而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及學生家長,則缺乏對生命、生命教育的開展形式、生存技能的正確認識。其實,連大學生自殺的問題,主要也是源於中小學階段心理埋下的隱患。很多老師、家長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忽略了其心理的健康成長,導致了一些青少年走極端以自殺處理問題的後果。
-
3 # 閱心暖情
有些孩子自殺其實就是對死亡的好奇。看看現在孩子喜歡的影視作品《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擇天記》《鬥破蒼穹》等等,是不是玄幻小說多?宣揚生命是可重複的,時空是多元的?而我們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在生命教育方面又如此蒼白!既然現實這一世如此單調乏味,若遇負性事件,自殺可能就成為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了!
-
4 # 絕交息遊
種種原因吧,家庭的、社會的、自身心理因素,綜合下來!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把家庭教養做好,多關注孩子心理變化,這個是學校替代不了的,儘可能走讀,不要上封閉式學校。培養好孩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身體。
願天下人都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自己的和他人的! -
5 # 有兩個兒子全職媽媽
現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人們對成功都有著非常強烈的渴望。成功的人希望自己的子女和自己一樣成功。不成功的人更希望自己的子女給自己爭光。所以這個社會普遍存在以成不成功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沒有希望自己的子女落在別人之後。所以就會存在家長不管孩子願不願意感不感興趣,去讓孩子學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因而違背了孩子的生長髮展規律,使孩子出現了很多的心理問題,有的孩子心理脆弱一點的就會選擇自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每個家長都應該反思,孩子雖然物質不缺,但我們是不是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呢?只有物質和精神同時發展孩子才能更好更快樂的成長。
-
6 # 卯酉鄉音
11月14日晚上,距期中考試還有3天,江蘇豐縣華星小學四年級3班女生,喝農藥自殺身亡,引起輿論極大關注。這是很令人扼腕痛惜的事。在此之前,見諸報端的還有湖南綏寧縣長鋪二小5年級學生、婁底新化實驗小學12歲的六年級學生、甘肅省永昌縣13歲小學生等多起小學生自殺事件。誘因有的是學習壓力大,有的甚至則是為調座位這樣的小事。小學生輕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就江蘇豐縣這起事件,我覺得有一個細節很重要,有必要引起社會的重視。該女孩在家喝農藥自殺,死後留有手寫體遺書374字,告別影片3分26秒。在告別影片中遺言是:“你們是打我罵我,但是我知道一切都是對我好的,我真想在天堂照顧你們一輩子。我也不想讓你們失望”“你們兩個誰都別跟誰吵架,你們吵架我在天堂走得也不安心”“因為我太想去天上看看了,拜託了再見了”。“記住我的樣子了麼,我的樣子很漂亮的。” 等等。在手寫遺書中遺言:“爸媽爺奶,當你們看到這封信時,我有可能不在人世了,因為我學習不好。爸媽爺奶姐弟我死不是因為我的老師,是因為我自己。再見了媽媽,再見了爸爸。再見了姐姐,再見了弟弟。再見了姥姥,是我不孝順。下輩子再來做你們的好女兒。媽媽你和爸爸也要好好活著,你們全都好好活著。因為我太想去天上看看了,拜拜了,再見了。“等等。這裡她多次提到“天堂”,“因為我太想去天上看看了,拜託了再見了“,“下輩子再做你們的女兒”、“因為我太想去天上看看了,拜拜了,再見了”,等等。請注意,這是個十歲的孩子!大人們都知道,所謂天堂是不存在的,天堂不過是死亡解脫的代名詞。但一個孩子,她能明白這些嗎?雖說她也說到死,但從她對死後的預期看,她並不恐懼,反而是嚮往的,我們可以看一下那張影片的截圖,她甚至擺了個“V”形造型。這就很可怕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天堂一說,相反,認為人死後是要下地獄的,做了壞事要下十八層地獄,經受種種酷刑,後世變牛做馬;做好事、善事,才有來世轉投人生;唸經信佛,才可到西方極樂世界。傳統文化反對自殺。儒家經典《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遑論自殺,哪怕是自殘自傷的行為,儒家都認為是不孝的表現,而在古時候,對父母長輩不孝是非常大的罪過。佛家反對任何戕害生命的行為。佛法認為自殺也是殺生。《梵網經》說,凡生者皆為我父、我母,故殺生即殺父、殺母。據此而言,自殺亦無異殺父、殺母,也是犯了殺生戒。自殺死了以後仍免不了要受殺生的業報。然而到了現代,自從上帝來到中國,老百姓就知道了天堂。即使成人中也不乏有人深信天堂的美好,何況小孩。小孩子心中天堂是什麼樣的,有誰知道?也許他們就認為那是個真實的存在呢?現在一些電視劇,宣揚穿越,宣稱人是可以死而復生的,那麼這些扭曲的生死觀,在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學生心裡又將留下怎樣的投影呢?傳統關於生和死的觀念在這一代孩子身上已經很淡薄了。豐縣小女孩對於自殺這樣嚴重的事,絲毫沒有意識到這對於父母意味著什麼,對社會意味著什麼,從而提醒自己抗拒死亡。
在現實方面,豐縣這女孩面臨多重的壓力,學習成績差,老師的批評,即將到來的考試,一個長期父母吵架的家庭,經常被打罵的自己,有兩個跟自己作對的敵人,等等,她感到生活沒有了樂趣,沒有了希望。另一面是傳說中的天堂,而且從未去過,對她充滿誘惑,她對死後的世界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她的真實死因我們無從知道,但也許正是這些因素的總和,使她選擇了不歸路。所以,加強教育,讓小學生有一個正確的生死觀很重要,應當成為防止個別孩子走上極端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應當給孩子們展望美好,讓他們對生活充滿Sunny和期待,不能讓他的感到一切都很無聊,很痛苦,很無望,要樹主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這些主要不是靠大道理的灌輸,而是靠言傳身教,靠日積月累,靠潛移默化。
回覆列表
嬌生慣養的一代人,心裡承受能力差是必然的。爺爺奶奶、父母都寵愛著,到了學校,老師打不得罵不得,受不得半點委屈,沒有承受過一點點壓力,活在無微不至的保護下,父母給了孩子太多的機會躲過壓力,躲過委屈。父母卻不明白,孩子到了社會上,社會是殘酷的,絕不會給你機會,在殘酷的競爭中,你承受不了壓力,吃不了苦,就會被無情的踩踏,被社會拋棄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