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557104690499
-
2 # 使用者3544465627427279
基金是指為興辦、維持或發展某種事業而儲備的資金或專門撥款。
育兒基金,從狹義上說是養育,培育孩子設立的基金;從廣義上說 只是一種基金的名稱,目的是用於孩子方面的但是 是可以靈活運用的 不是專款專用。通俗的講,就是把錢存起來以後孩子讀書時用。
基金是指為興辦、維持或發展某種事業而儲備的資金或專門撥款。
育兒基金,從狹義上說是養育,培育孩子設立的基金;從廣義上說 只是一種基金的名稱,目的是用於孩子方面的但是 是可以靈活運用的 不是專款專用。通俗的講,就是把錢存起來以後孩子讀書時用。
91年的老阿姨,三線城市,已婚兩年半,寶寶1歲多,目前存款60.8萬。
其中支付寶77895.64,度小滿525628.96,銀行活期4685元。
2012年8月參加工作,體制內人員,工作整7年,大部分是自己省吃簡用的工資存下的,其中約7萬是結婚和生小孩收的份子錢。老公也是體制內人員,夫妻兩一年工資差不多,大約都是10萬,自住房有貸款老公在還,有了寶寶在去年又買了學區房,首付我爸媽給的,貸款一個月9000多,因為買的是新房,面積也較大,我自己在還,目前出租出去加上存款理財,大概覆蓋了貸款。老公的工資一家三口生活支出用,我的工資剛好可以存下來。
關於存錢,剛剛參加工作是沒有這個概念的,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能買則買,旅遊也是隨心所欲。就這樣過了兩三年,突然覺得花了錢買到自己曾經渴望的東西也並不是很開心,於是走上了存錢的道路,發展到後來自己的工資收入基本不用的程度。常常看知乎,一直以來也是個學霸,知道物質的快樂是短暫的,因為物質容易獲得,而透過努力付出,不輕易得來的成功才是進階版的快樂,因為此時大腦會產生愉悅的內啡肽,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高中,辛苦創業多年終於成功都是這種快樂,看到自己剋制自己,減少物慾,錢包不斷鼓起來,不用再擔心突如其來的變故與急需用錢的窘境,這種安穩淡然的快樂是花錢消費買不來的。
2015年遇到了老公,一起生活,外出吃飯有團購就團購,平時吃公婆家的,大概等寶寶上學了,就準備自己做飯燒菜了。老公原本是典型的消費享樂型的90後,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結婚後,在我的影響下,他也開始精打細算起來。我的衣服平時能穿就穿,實在沒衣服穿就讓老公買,不是淘寶就是優衣庫,一年衣服花銷1000內,鞋子300內,不想為服裝的品牌,營銷,門店成本溢價付錢,以網購為主。化妝品不用,自己覺得面板底子還是可以的,另外,不想給護膚品裡的智商稅付錢,可能等年紀大了,會選擇醫美這種有立竿見影效果的方式護膚。目前主要的的開支就是寶寶的了,不過本人崇尚科學理性育兒,育兒開支與其他家庭相比還是算略少些。
看到評論說我這樣節省有點不理解,賺錢不就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的嗎?是這樣的,我也是在經歷了剛開始的大手大腳後發現自己也並不真的快樂,原來自己並不是物質向的,許許多多人身體力行了很多年的物慾與虛榮後才知道物慾帶給他們的快樂並不真實,自己在為他人的目光而活,想想真的會有誰會關心你怎麼生活嗎?社會主流現象的消費主義適合大多數人,但並不適合所有人,不想做烏合之眾,那就順從自己的內心,人生苦短,自己開心最重要。這個自我發現醒悟的過程我用了兩年多,有的人用了十年,甚至二十年。至於消費與節省兩者並沒有孰對孰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正確的理論。
關於存錢,一旦開始涉足,就會上癮,每省下一筆錢就會很開心,後來又覺得這樣省出來的錢,慢慢還是被通脹貶值稀釋,不如理財,開始是保守型的定期理財,年化4個點,但是這樣長期下去還是沒有起到很好的保值作用。去年接觸到了指數基金,適合懶人普通人的理財,做好投入與回撤,年化9個點還是穩穩的,9個點的年化30年就是13倍,4個點30年才3.2倍,這就是指數的威力。目前自己還是屬於保守型理財方式,希望自己以後伴隨國內金融市場的日趨成熟能夠加大指數基金的投入,真正做到人生的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