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極速柳葉4N
-
2 # 曾在月半灣兒356
陵園內外佈滿建築,寢殿、便殿、陵廟以及宮人、官員和守陵軍隊居住的地方等,一應俱全。寢殿是漢代皇帝或皇帝陵園中的主要祭祀場所,殿堂正中擺放亡者的神座,陳設著漢高祖的“衣冠几杖象生之具”,陵園中的宮人像侍奉生前的皇帝、皇后一樣,每天恭恭敬敬地送上四次飲食,這就是“日祭於寢”的禮儀制度。
便殿是寢殿旁邊休息閒宴的場所。寢殿舉行重大祭祀活動的前後,眾多的參與者可在此休息;另外便殿中還存放著皇帝(或皇后)生前用過的衣物,供四時祭祀,這是漢代其他帝王陵墓所沒有的。
陵園以北是長陵邑所在地,陵園以東是功臣陪葬墓群。在西漢諸陵中,長陵陪葬人數之多,陪葬墓格局之規整,在漢代帝陵中絕無僅有。跟隨劉邦南征北戰的功臣和貴戚,死後多陪葬長陵。每個墓冢佔地不多,但墓冢之間前後左右的行列間距大致相當,排列得井然有序,形狀有覆鬥形、圓錐形、山形三種。
1988年1月13日,劉邦墓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邦墓考古發現
1970年—1976年,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長陵進行了全面的勘查,發現了大量的實物遺存。
劉邦墓主陵區
長陵由黃土夯築而成,覆鬥形,至今仍高達33米。根據測量,墓冢的底部東西寬153米,南北長135米;墓冢頂部東西寬55米,南北長35米,與史籍記載相近。陵前立有清乾隆年間畢沅所書”漢高祖長陵”石碑一通,陵冢下是劉邦安寢的地宮,《漢舊儀》載:漢代皇陵地宮“內梓棺、柏黃腸題湊,以次百官藏畢,其設四通羨門,容六車六馬,皆藏之。四方外涉,東石外方立,先閉劍戶,戶設夜龍、莫邪劍,伏駑,設伏火。”入梓棺時,皆珠襦玉匣,連以金縷。長陵現未發掘,地宮內部結構不詳。
現存長陵陵園南牆長225米,寬7米,西牆長200米,寬9米,北牆長600米,寬9米,經實測,陵園邊長約為780米,周長3120米,與文獻記載基本相符。
呂后陵在高祖陵東南280米,封土形狀與高祖陵相同。其封土底部東西150米、南北130米,碩部東西50米、南北30米,封土高30.7米。西漢的帝后合葬,是所謂“同塋不同穴”,即埋在同一墓地,但各自起墳,而且絕大多數皇后是單獨修築陵園,只有長陵為帝后共用一個陵園。
陵園的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900米,西牆的正中發現了一座寬23米的城門遺址。西城牆的地面上至今還保留著一條長600米、寬6米、高3米的夯土遺蹟。陵冢位於陵園的南部,高祖陵在西,呂后陵在東,相距約250米左右。在陵園的西北角、西南角、東南角和沿南牆一帶有六處大型的寢殿遺址。
在劉邦陵北130米處、呂后陵北350米處,以及呂后陵正南、距南牆30米處,各有一處大型建築遺址,出土了許多遺物,如各種形式的捲雲紋瓦當,瓦片等,是當時寢殿、便殿一類的禮制建築。
劉邦墓長陵邑
陵園以北是長陵邑所在地,位於今咸陽市韓家灣鄉怡魏村。陵邑略呈長方形,城牆用夯土築成,南北長,東西寬。《關中記》載:“長陵城有南、北、西三面城,東面無城,隨葬者皆在東,徙關東大族萬家,以為陵邑。”
今遺址處南、北、西三面城牆遺蹟仍存,陵邑南牆部分與陵園邊牆重合,東面沒有城牆建築。故城南牆長1245米,現存殘跡長1100米,寬9米,中段有門洞遺蹟。西牆長2200米,現存殘跡長1000米,寬9米,牆中間亦有西門遺址,門址寬15米,夯層堅固如石。北城牆多被破壞,斷斷續續儲存著部分牆跡,最長一段為200米,寬7米。北牆與南門相對處有北門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