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北大地
-
2 # 蒼茫大地顧煒斌
這個問題蒼茫大地來回答。原因如下:
一早在漢高祖稱帝前諸侯已經自封或由陳涉丶漢王、項羽封王或侯。
你可以翻翻《史記》,讀過《陳涉世家》《高祖本紀》《項羽本紀》後會認同我的觀點。秦末戍卒陳涉在大澤鄉起義後一路高歌猛進,打進陳縣,陳涉被立為王,國號叫張楚。武臣到邯鄲,自立為趙王;韓廣自立為燕王;項梁立楚懷王孫子熊心為楚王…項羽鉅鹿大捷後高歌西進,攻入咸陽,屠城殺秦王子嬰,燒秦宮室後,尊楚懷王(熊心)為義帝,大肆封王:封沛公為漢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豹為西魏,申陽為河南王,自立為西楚霸王…劉邦為誘韓信、彭越合圍項王,從張良計,封韓信為齊王,劃雎陽以北到谷城予與彭越,等於一個封王,一個預設成王,後又封黥布為淮南王…而建國前燕王臧荼、趙王張敖、韓王信、衡山王吳芮,已有王封…高祖登基後,齊王韓信徙為楚王,封建成侯彭越為梁王,徙吳芮為長沙王,韓王信、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趙王張敖“皆如故。"
二劉邦封他們為王是迫不得己而為之,對異姓王只能緩緩圖之。這些異姓王如被削藩,事必天下大亂。異姓王手上有人、有武器、有土地、有銀子,像韓信是兵神,黥布、彭越個個都是刺兒頭,超級能戰鬥,直接削藩的後果是天下齊反,而且授人口實,還要擔負無賴的罵名,(原來的無賴亭長早已經草雞變鳳凰,現在是九五至尊,真龍天子)到時鹿死誰手未可知,這是劉邦不願看到的,不如先安撫他們,然後視情況各個擊破。最大的夢魘項羽已死,其他的慢慢用計收拾吧!
故有分封諸侯的舉動。當年為吹噓自己是真龍天子,不惜汙衊自己的母親在大澤之陂與蛟龍野合、當項羽以烹劉邦老爹劉太公的性命逼他投降,尚且要分一杯羹的不孝之子;當年那個眼看正妻呂氏被項羽活捉多日可能遭受汙辱而不顧的狠心丈夫;當年那個被項王打得屁滾尿流,狼狽逃竄時為了加快逃跑速度,多次將自己的兒女狠心推下車的無良父親,怎麼可能菩薩心腸,分封和他非親非故的異姓梟雄稱王呢?!你只要看到異姓王的悲慘命結局就知道了劉邦的真實想法:
登基後十一年韓信夷三族,同一年梁王彭越夷三族,十二年在鄱陽殺死淮南王黥布,高祖崩,燕王盧綰遂亡入匈奴…
-
3 # 鑫鑫向
首先,當時的人都想分封,認為周朝分封八百年,秦朝不分封才二代就滅,所以人們認為分封好;二來,劉邦在楚漢戰爭中處於弱勢,為了拉攏盟友不得不分封,比如彭越和英布;三來,自己內部的人員立了大功不分封別人也不同意,比如張耳和韓信,你不給齊王我就不出兵幫你;四,異性都封了,同性更加要封。其實,晚年劉邦就後悔了,定下誓言不再分封異性王,就是吸取教訓了。當然還有一點考慮就是劉邦年齡大了,分封同性王有助於穩固劉姓統治,這在於前期確實起到了作用。總體來說,漢代的分封沒有產生特別大的壞處,只是七國之亂還很快被平定了。
-
4 # 歷史沉澱的理性
在楚漢相爭時,劉邦與諸候結成聯盟,共同對抗楚霸王羽項,劉邦不過是邦主而已,奪取天下後,如果不分封,剛剛統一的國家仍會再起烽火,四分五裂。分封異姓王,劉邦不得已而為之。郡縣制固然好,但實行之需要必要的條件,否則不顧客觀事實,不講策略,一刀切式地全面推行,必欲速而不達。這也是秦國滅亡的教訓之一,劉邦汲取教訓,從而開創了幾百年的王朝基業。
回覆列表
元前221年,秦始皇第一次完成空前規模的統一,長江流域以南第一次被納入了中國的版圖。秦建立了一套統一的度量衡制度,使用統一的文字,“書同文,車同軌”,集天下富家商賈於咸陽(這一舉措主要目的是讓萬民在地產財貨上不受氏族地主的約束,而只受國家機構的管轄),在全國推行郡縣制(由皇權的直接執行機構直接與經濟基礎聯絡),基本上永久性地廢除了封建分封制度。這一切都由強大的武裝力量保證實施。秦王贏政也自認為功過三皇五帝,而改稱“王”為“始皇帝”。在此之前,“皇”與“帝” 更多的被用於描敘神話中的天帝。
秦朝開始不久,大一統集權的社會結構(在以自給自足為生產方式、以農業為主要形式的經濟基礎之上建構皇權,中間由皇權執行機構保證聯絡)的粗輪廓已然具備,但是由於許多的原因,這個社會沒有真正充實起來。最主要的原因是整個經濟基礎經過數百年的戰亂後沒有很好的休養生息,便被過度的徵用打亂,秦始皇抽調數十萬大軍和百萬民役在北方修築和連線長城(在東周時,就有趙等國修築了部分長城),還在都城咸陽附近建設巨大的宮殿群和陵墓。皇宮前殿阿房宮寬50丈,長500步,上層可坐萬人,下層可樹五丈旗;關於秦陵,各方面的史料極豐,不再贅述。另外,從思想上來說,秦推崇法家思想,剛失去國家的各國子民本有懷舊念故之心,加之以秦的嚴刑重罰而終生反叛之意,在思想上沒有真正地服眾,而得到萬民的支援。最基本的兩點被忽略,即便秦保持著相當整肅的政權機構,但滅亡之期也指日可待了。
當處於整個經濟層面的萬民在經濟上不能支援政權結構,甚至於不能自保時,思想上也逐漸脫離、不想支援高層建構時,整個社會結構便要岌岌可危了。之所以在秦始皇在世時,社會結構還能夠勉強維持和沒有解體。最主要是他和一批優秀的戰將、政治家、一支銳氣尚在的軍隊之存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強大威權,在起威懾作用。
始皇之後,各地便迅速形成了各種名義的農民起義力量,很多都以恢復統一之前舊諸侯建制搖旗吶喊凝聚人心,尤其是“楚”(原楚地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潛在的最大威脅,這裡號稱“荊楚”,一方面民風彪悍,一方面地域複雜而廣大,所以大秦的力量很難滲透)大旗之豎立,招致了大批武裝力量和流民。我們看到漢建立之後,各地仍設立一定數量的諸侯,其苗頭此時就已出現。在公元前206年左右,天下基本形成楚、漢爭霸的格局,最終以劉邦的知賢用能、獲取眾多民間力量的支援而勝出。
由於歷史的原因,漢朝建立以後,社會結構以郡縣與諸侯制度並行。在秦始皇時,沒有讓各個亡國民眾心悅臣服,加之經濟上普遍的相當貧困,緊張的社會關係使他們有懷念舊國的傾向。在秦末各造反起義軍中,有許多首領都有稱候之意,早期韓信曾投於楚懷王麾下,在與項羽的關鍵一戰中,韓信就曾以齊王之銜要挾劉邦。所以,漢初之設立諸侯並非出自劉邦自願,而更多是為了順應尚未完全消除的“封建”格局和相應觀念。既便如此,漢時的“部分”諸候制度與周時仍有極大的不同,漢初,各諸侯國內有中央派出的“相”,執掌著相當的兵權和其他權力,同時向中央彙報情報,最主要的原因是漢之中央直接擁有遠大於諸侯的疆域與兵力。西周時,統治者以建立諸侯為穩定天下的最主要手段,這是封土建邦格局發展的最高峰,是夏以來朝代國家形式的影響所致,為西周封建的建立提供了外形的參考;同時,農業成為社會的最主要生活模式,為封建的建立提供了經濟層面的基礎。所以,西周建立封建制度也是歷史作用的結果。這倒不是說漢初建立諸侯的做法逃出了歷史的影響,只是漢的作為更多是權宜之計。在劉邦去世時,各最強異性諸侯王如韓信、彭越、英布等已被剪除殆盡。其餘同姓諸侯也被日漸削除。至武帝時真正形成了一統集權的國家狀態。
漢初幾代皇帝,注意與民休息,以清靜無為的思想治國,當中沒有太大的社會波折。
其中,在呂后執政時期,她大力排斥、剷除劉姓王,而扶植呂姓家族勢力,沒有獲得成功。最後,呂姓王在呂后駕崩後,被強大的社會輿論和反對力量迅速蕩平。這一插曲只使得諸侯勢力更加削減,而皇帝更加集權。
在文帝、景帝時也出現過諸侯叛亂,但終沒有成事,反而給中央以削奪諸侯國的口實。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歷程,諸侯制度已不能適應歷史潮流。從秦以後,大一統社會是中國一直和理想的社會結構形式,一直持續到1911年辛亥革命。
經過五代的積蓄與發展,到武帝執政時,一個空前健全的大一統集權國家終於形成。皇帝權力集中,政權建構準備就緒;人口達6000萬之多,一個巨大而夯實的經濟層面也切實形成——整個民間以小自耕農戶為生產單元,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