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雨.
-
2 # 米樂銘聯
每逢佳節倍思親,過年過節回家是中國的一個傳統,是每個出去工作的人必須要回去的。雖然回去少了小時候的那種感覺,那種年味,可以無憂無慮的玩耍,享受童年時光的快樂。現在長大了有家有室了,可以回家幫助父母乾乾活,做做菜,一起和父母吃個年夜飯,讓父母倍感親切快樂。
-
3 # 春華讀書
年關將近, 3億離開故土的華人心潮湧動,收拾行裝,置辦年貨, 匯聚成 24億人次的春運大潮,他們不約而同地奔向一個地方——老家。
但恰恰有一部分人,卻每每到這個時候就很糾結,回不回老家過年成為一個撓人的問題。這部分人有的是機關裡的底層公務員,有的是城市裡的小白領,有的是做點生意的個體戶,還有的是奔波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滴滴師傅、快遞小哥或者送外賣的大姐……
他們從鄉村走向城市,靠著自己的勤勞和努力,一年到頭老老實實地加班加點工作,總算把日子過得安穩而有序,到了年尾,也積攢了一點小錢,雖然這筆錢是幸好過去一年裡一家人無病無災、省吃儉用而累積下來的,但這剩下不多的錢,也正好買點年貨,給家人買套衣服,過個平安年而已。
當除夕那天下午最後的車流駛出城外,忙碌了一年的城市也安靜下來了。夜幕開始降臨,但城裡的年味卻在從前幾天的喧囂中快速溶解,靜悄悄的年夜在每座城市裡流竄。
在這個城市小小的家裡,一對小夫妻在準備年夜飯,小孩在旁邊看手機。像在鄉下一樣,小夫妻倆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卻沒有了老家過年繁縟的祭祀,一家3口坐在長條桌上吃年夜飯。這些年,人們的環保意識在增強,為了方便城市環境保護管理,各地都先後出臺了春節禁燃禁放煙花爆竹的政策措施。於是,年夜裡窗外的城市夜空愈發寂靜了,連一家人吃飯的聲音都清晰而明亮。
這時,便不由得讓人懷念起老家過年的情景。當老媽在廚房張羅著年夜飯的時候,老爸則在院子裡點上香火,一絲不苟地舉行祭祀祖宗的儀式,其他大大小小的孩子們則是在房間裡談天說地或者看電視。小孩子是不能到廳堂裡去的,哪怕看一眼都不行,因為父母說祖宗亡靈在饗用年夜飯,不能打擾。直到聽見爆竹聲或煙花的嘯鳴聲,就知道父親已經完成了祭祀的儀式,孩子們於是歡呼起來了,魚貫而出,來到廳堂就做。
一大家人圍坐在八仙桌上,八仙桌的四個角上肯定是要放著火桶座位的,吃著媽媽燒的菜,陪著老爸喝杯酒,談著過去一年的趣事,年味便瀰漫著整個村莊,應和著此起彼伏的煙花爆竹聲……吃完飯後,小孩子們可以爭吵著向大人要壓歲錢,大人們也早早準備了紅包。
但事實上,你只是城市裡千萬個努力工作人群中平凡的一個,並不比鄉村裡其他出門打工的人要闊綽些。隨著前幾年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以及振興鄉村戰略的實施,鄉村的吃、住、行等條件不斷改善,老鄉們也更加重視生活的品質,都明白了鄉下自己種的菜更好吃,過年了也爭相買土豬肉,大部分家庭都建了新房,有的老家建一棟,城裡買一套,甚至還買了小車。但當你回到鄉下時,他們還是對你更加客氣些。有的會拿著手機裡轉發的,關於醫保不用交參保費的微信,問是真的嗎?有的則抱怨自己交農保的煩心事,前兩年都是村幹部代收的,今年突然要老百姓自己跑到集鎮上的關聯的銀行去交,有的忘了帶身份證的又跑回去拿身份證,有時候排隊還要大半天。親戚間或不太知情的,還會求你辦點上學、低保、危房改造申請等事宜,他們想當然地認為你在城裡見識多、人脈廣,這樣的小事,張下嘴、打個招呼不就辦了嗎?但你就是不敢正面答應,只能小心翼翼地和著,我問問情況。但第一次可以這樣糊過去,第二次再問你能辦啵?回答比較難的時候,對方也就向你投來了鄙夷的目光。
回到老家,不僅是因為你對著這些回答不了、解釋不了或者是解決不了的問題而尷尬發怵,還有你無法融入的原來小夥伴們熱鬧過年的生活圈子。原本你是興沖沖地回到老家,想盡情地放飛心情,和兒時的小夥伴們喝一場昏天暗地的酒,打一場貼紙條子鑽桌子的撲克牌,趕早爬一爬村莊背邊的後龍山、體驗一下待到山頂上盡情地大喊大叫的感覺。
事實上你在疏離他們,他們也離你越來越遠。過年裡,小夥伴們還是那些小夥伴,但他們已經不和你玩了。原來的小夥伴們喝酒的已經不多了。打牌必須是帶彩的,打牌可以把一年打工的錢毫不心疼地輸掉。聚在一起聊天的也不多了,手機成為了大多人的玩伴,手機裡有著各種各樣的資訊,他們透過手機瞭解世界。
一個人走在鄉間狹窄的馬路上,才發現回到老家湊到一起說話的人不多。而更加年輕的小夥子開著小車飛快地從你身邊閃過,把你驚出一身冷汗。
就這樣在老家裡呆上一天,便想回城了。因為,老家似乎變了,變得有些模糊和陌生。
在這個世界上的一些人內心深處,老家是一個難以回去的地方,老家時常幻化成一個夢中老家,老家是一個烏托邦,是一個在我們工作十分疲憊、內心十分失落、心裡十分孤獨時候的一個念想和一絲慰藉。
老家很遠很遠,好想回老家過年,不過還是等下一年吧
-
4 # 倚窗聽春雨
一歲年齡一歲人,感受不同了,小時候過年覺得非常有意思,現在的小孩子也一樣的覺得過年非常有意思,成人就感受不同。如果想要尋求以前的感覺,建議到農村老家去過年,蒸年饃,包餃子,互相拜年,年味比較濃厚。
-
5 # 雲淡風輕過崑崙
走親訪友可以找回來年味,可是有很多人不願意去做。原因一消費有點兒高。多年不見錢少了拿不出,錢多了又感覺犯不上。原因二親戚一般都在一塊居住,這樣最擔心周到的問題。原因三禮尚往來也是一個制約,現在貧富差別越來越大,這樣會給親戚在來往過程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誤會。當然原因還有很多。所以現代生活中走親戚是一個很難的事情。
-
6 # 荒原牧雲
`味`是什麼?是事物的精神,事物的品性!吃麵講究面味,吃菜講究菜味,穿衣講究搭配韻味,居家要有溫馨味,一個企業要有上下一心團結進取的文化味!總之,狗有狗味,羊有羊味,人要有人味!`味`就是事物之心,丟失了(中)心性,事物就沒有了`味道`,沒有了意思,沒有了樂趣歡樂!面沒有一點你還想吃嗎?不倫不類的衣服你想穿嗎?整天打鬧的家你想待嗎?同樣,如今為何沒有年味了?也是過年丟失了過年的精神意義(心性)!過年的本心本意是大家辛苦勞累一年了,趁著這段閒暇時光大家聚一聚,樂一樂,輕鬆放鬆一下,以利下一輪辛苦的勞作!過年是一次休(修)整,一種蓄勢蓄電!而今的`年味‘是什麼?大家都知道都清楚,人與人都不是真心了!缺少相互的關愛心,多了虛偽的炫耀,大家在物質上互相攀比。`物`的心性是向下(陰性)的,沉重的,追求物質只能給人們帶來沉悶鬱郁的氛圍(環境)!把歡樂的`過年`變成了沉重的`過關`!過年人們不是輕鬆了,而是更加沉重了。
-
7 # 山野農夫756
謝謝邀請。這一問題很複雜,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看法,且回答的內容有幹萬種,對於目前生活方面來講,社會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了,這方面無話可說,而對於其意而言,古老的中華民俗傳承的廷續,一生中的一年,一年中的終至復始。一生可看作是一年四時的運轉終至復始,這樣來理解,那麼你對年味就會有所領悟。但由於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團聚,這更讓人覺得年味除夕的重要和遺憾。
-
8 # 一線天
現在的人們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意思了,主要原因還是一種傳統過年的固定模式沒有得到更新。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典型的過年氣氛包括:吃豐富的團圓飯,其中餃子元宵是少不了的;小孩們穿新衣服、拿拜年錢;室外放煙火、放鞭炮,並進行各種社火活動,如舞獅子,耍龍燈,打腰鼓,扭秧歌,踩高蹺等等;親朋好友提著年貨串門互相拜年,其樂融融,感覺到有著非常濃郁的過年味道。但是,在如今的現代社會里,這些多年沉澱的傳統文化氣氛都越來越單薄了,一些甚至消失了。比如,由於現在社會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平時的吃、穿、玩方面都非常豐富多彩,與過年的水平沒有什麼區別,找不到反差了,也就對比不出年味來了。還有就是,為了保護地球的環境,幾乎所有的大中城市在過年都禁止放煙火燃鞭炮,使最具傳統過年氣氛的內容沒有了,自然會讓無數人感嘆沒有年味了。再就是,手機、微信、私家車的盛行,使人們之間串門拜年的風俗也幾乎要消失了。因為,一個拜年的簡訊、一段過年的影片往朋友圈一放,就OK了,算是來個團拜了,又省時間有省錢,何樂而不為呢?。總之,如果人們對過年的內涵和形式不更新、不升級,使其適合現代社會生活的形態或需要,老是沉溺或懷念過去的模式或版本,必然會覺得過年的味道是今不如昔了。但是,一旦你把過年看成是一家團聚,看春節聯歡會,看賀歲片或進口大片,到各種文化主題公園遊玩,到海外旅遊,自駕遊玩遍祖國的大好河山等等,而不僅僅侷限於鞭炮、對聯、耍龍燈什麼的,你就會覺得春節過得年味十足了。
-
9 # 幸福二三里
您可以從以下兩種活動中去體會深深的年味兒。
第一種。去平遙古城過年 很多城市一到過年,街頭就有些冷清,寫字樓裡的傑克,露西,泰瑞都回家了,回到了那個整天有人喊他黑蛋兒,紅霞,二妞的地方,我就認識這麼一位“洋兄弟”現在回他們老家過年,也沒啥年味兒了……基本被:喝酒、打牌、亂許諾的小三樣充斥,取代了過去憧憬、美好、滿臉笑的大三樣。年味兒究竟去了哪裡?應該說藏進了每個人的心裡,送走了年的大同小異,迎來了任性“找年”的千姿百態。年,在城市的鋼筋水泥裡怎麼待都不自在,只好蜷縮到了大大小小儲存完好的古城裡。君不見,操著各種方言的人如今也更鐘情於鑽進這種古城過年。在平遙,雖未聞炮響,但深覺年味兒滿滿。人頭攢動,街頭被叫賣聲和音樂聲買斷;吃貨們還是挺幸福的,從東大街吃到西大街,牙齒舌頭永遠完美配合;街邊小店的老闆,掛著笑臉幫開電瓶遊覽車的鄰居招呼外地遊客安全上車,順帶一句拜年暖語;到了晚上,古城酒吧裡遊客不多,進門的都是同鄉,圍坐在火爐旁,訴說這一年來的得與失,音樂聲也調至溫柔狀態,駐唱刻意挑選一些耳熟能詳的老歌讓人放鬆;古城裡陌生人之間的問候,剔除了熟人微信拜年的工整與流暢,卻讓人感覺親近……年,總會如約而至,伴隨一生,這道必修課也越來越考驗人了。
第二種 來西安過年 西安年最中國 相信各位透過各種媒體都見識了西安曲江新區搞的中國年系列活動,熱鬧非凡。你來了西安,還有一種更有意思的過年體驗,那就是看社火。大冬天,數百名男子光著膀子走在大街上,每年從正月初二開始,由歷史形成的固定的兩個對壘的社廂互相挑戰,騎著騾馬到對方街道按一定規則進行叫陣挑釁,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成了機車,或者其他現代化工具。這樣的互相叫陣,從而使雙方的情緒不斷高漲,場面不斷"升級"。之後便是互相比社火斗智慧。這就是在西安周至集賢鎮有很獨特的儀式"打社火"精彩萬分,看了讓人熱血澎湃。
年味兒在每個人的心裡,你得自己找。
感謝。
-
10 # 叮叮體育
第一,過年越來越沒意思是因為有所對比,很多人是和自己小時候對比。小時候幸福感來得容易些,一顆糖可以高興半天,一套玩具可以拿出去滿村炫耀,一件新衣服,感覺一年的夢想都已經實現了,那種幸福感是來得多麼的簡單和直接。這是第一方面。
第二,也許是因為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的心理因素影響,長大了的人,甚至不只糖和不玩玩具,新衣服可以隨時買得到,並不一定在新年才能穿。
第三,現在傳統的過年風俗,儀式感都已經慢慢簡化甚至省略了,
1,比如放鞭炮,有的地方已經不允許放了,或者只能集中定時定點放,這對年味的感覺-1。2,廣東這邊有的地方獅子拜年,已經很難看到了,反正我家鄉下有幾年沒見了,年味的感覺-2。
3,人情味的冷淡,以前人們只要有空,肯定會走家過捨去串門,現在因為科技的發達,造成人們可以不用出門都能瞭解天下事,或打遊戲,或看電視電影,虛擬的娛樂在增多,但人與人之間的娛樂卻在減少,年味的感覺-3。
4,人口的減少,特別是小孩子的增長不多,之前小孩子成群結隊,好不熱鬧,現在村裡都比較冷清了,年味的感覺-4。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回覆列表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怎樣過年才算有年味呢?如果追溯到小時候,大致的流程是這樣的——
年關漸近,一家人開始置辦年貨,大掃除;除夕晚上,貼春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年飯,餃子、年糕、雞鴨魚肉,總是少不了,吃撐之後就開啟電視看春晚,守到凌晨十二點,鞭炮齊鳴;年初一,早早起來,穿上新衣服,四處走親戚,拜年討紅包。每天吃吃喝喝,茶几上總是堆滿了糖果、瓜子,各種零食,背景音裡少不了喜氣洋洋的賀年歌曲。如今我們長大了,這樣的過年流程,變化有多大呢?其實並不大,只是看春晚的熱鬧喜氣變成了集體吐槽,吃的穿的每天都像過年,於是年味就感覺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