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樺林—秦風

    袁紹,字本初,祖上四世三公,精明強幹,有勇力,能力超凡。

  • 2 # 使用者3853159406509838

    《三國演義》之官渡大戰滅袁紹 袁紹仗著自己兵多將廣,一心要打敗曹操。這天,袁紹帶領七十萬軍隊,號稱百萬,浩浩蕩蕩沙箱許昌。   曹操聽說袁紹大軍帶了陽武,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前去抵禦袁紹。   曹操的謀士荀攸對曹操說:“我軍應速戰速決,時間一長,糧草供應不上,我軍就會不戰自敗。”   曹操同意了。立即命令部下擂鼓決戰,有命令夏侯犉等人各領幾千兵馬,從左右兩側同時衝向袁軍。誰知袁軍早有準備曹軍衝向袁軍時,袁軍的弓箭一起放箭,箭像雨點一樣飛向曹軍。曹軍紛紛後退,隨著一陣鼓聲,袁軍像潮水般地衝過來,曹軍抵抗不住,節節敗退一直退到官渡。

  • 3 # 幸福的瞬間202

    袁紹第一次出場在《三國演義》第二回何國舅謀誅宦豎中,當時十常侍蹇碩矯詔令何進入宮,擬先下手為強,司馬潘隱私下給何進透風,何進才免遭於難,緊接著靈帝駕崩,袁紹請命“願借精兵五千,斬關入內,冊立新君,盡誅閹豎,掃清朝廷,以安天下!”各位,請注意最後四個字——“以安天下”,從這口氣來看袁紹的志向倒是不小呢!


    袁紹的確也有這個實力,當時的袁紹官封司隸校尉。東漢地域劃分為十三州,幽、冀、並、涼、青、兗、豫、徐、荊、揚、益、交為十二州,每州配一刺史,監察州內各郡,後來刺史升級為州牧,逐漸成為州內的最高長官,具有相當大的自主權。京都所在之地,不稱為州,稱司隸校尉,其監察長官也不稱刺史,仍稱司隸校尉。司隸校尉下轄七個郡,西漢都城西安所在的郡為京兆尹,拱衛京兆尹的兩郡為左馮翊和右扶風,東漢都城洛陽所在的郡為河南尹,拱衛河南尹的郡為河東郡、河內郡和弘農郡。時任河南尹的是王允。


    袁紹和王允分別擔任司隸校尉和河南尹不是巧合,而是何進的精心安排。在東漢的歷史上,外戚和宦官的鬥爭沒有停過,宦官心狠手辣找準時機上來就幹防不勝防,所以之前的竇武閻顯等人都為宦官所害,為免重蹈覆轍,何進將朝廷的關鍵崗位遍插心腹,而袁紹正是何進心腹中的心腹。


    袁紹勸說何進誅殺宦官不成,又出一計,召四方豪傑進京,迫使何太后聽命,何進欣然接受,但各路豪傑還沒有到場,何進已成為宦官的刀下之鬼,袁紹又將宦官誅殺。至此,東漢帝國的兩大毒瘤宦官和外戚全部斃命,此時以袁紹的號召力完全可以趁機撥雲見日,重掌乾坤,可惜袁紹這個人做謀士可以,做主公不行,出謀劃策的時候一套一套的,比誰都能叨叨,真正幹起來的時候瞻前顧後磨磨唧唧,跟何進一個德性,人們對他的評價是“多謀少斷”。


    董卓一進京,鮑信就勸袁紹“速除之”。這個時候的袁紹完全有這個實力,何進何苗一死,其部下不知有幾萬人,袁紹如若趁機籠絡再加上鮑信的人馬,想要除去董卓並非難事,且四路勤王之兵,不止董卓一部,尚有丁原等人,當初召各路豪傑入京不過是要除去宦官,如今宦官已被清除殆盡,各路人馬沒有留京的理由,應速離去,然而董卓就是不走,袁紹也無任何動作。鮑信見袁紹不聽勸,趕緊引本部人馬離開,免得惹禍上身,就連何進兄弟的部下,也都被董卓招誘。


    此時的袁紹依然沒有絲毫動作,也許他已經想了千條妙計,但表現出來的沒有一條。緊接著董卓大宴群臣,竟起了廢帝的心思,這不禁不令人驚掉下巴。董卓不過是西涼刺史,丁原也為一州刺史,袁紹也為一州刺史,且是帝都刺史,兩人合力何愁制不住董卓,但就在丁原和董卓交兵之際,袁紹依然毫無動作,不知道在尋思什麼。董卓可是個急性子,立即派李肅誘降呂布,呂布殺死丁原,帶領本部兵馬轉投董卓,董卓聲勢更加壯大,再議廢帝,此時沒人出頭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放棄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