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嘴長是非多
-
2 # 騎雲藍狼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內防已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書一紙,始半藁(gāo),其可識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惡.任善人則國安,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3 # zcb4558
李世民經典語錄
1.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2.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4.夫君者,儉以養性,靜以修身。儉則人不勞,靜則下不擾。人勞則怨起,下擾則政乖。人主好奇技淫聲、鷙鳥猛獸,遊幸無度,田獵不時。《帝範》
5.映雲光暫隱,隔樹花如綴。《遼城望月》
6.食為人天,農為正本。
7.治安之本,惟在得人。《貞觀政要·擇官》
8.官在得人,不在員多。 -
4 # 任昶璞
1、食為人天,農為政本。
2、朕聞以德下人者昌,以貴高人者亡。是以五嶽凌霄,四海亙地,納汙藏疾,無損高深。志衝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當無罪,是其狂也。譬尺霧障天,不虧於大;寸雲遮日,何損於明!
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4、君依於國,國依於民,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飢,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幫人君之患,不自外來,常由身出。夫欲盛則費廣,費廣則賦重,賦重側民愁,民愁則國危,國危則君喪矣。
5、戡亂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道,各隨其時。卿謂文不及武,斯言過矣。
6、慷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7、食為人天,農為正本。
8、民愁則國危,國危則君喪矣。
9、卿能執法,朕復何憂。
10、丈夫以意氣相期,勿以小疑介意。
11、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絃,樂在其中矣。
12、朕昔受委專征,民間遂有此曲,雖非文德之雍容,然功業由茲而成,不敢忘本。
13、可愛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則推而為主,無道則棄而不用!
14、今人習《孫子》者,但誦空文,鮮克推廣其義。治力之法,宜遍告諸將。
15、遠饞佞,近忠良。
16、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
17、心隨朗月高,志與秋霜潔。
18、會須殺此田舍翁!
19、中國百姓,實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20、官在得人,不在員多。
-
5 # 使用者3541115372135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千古一帝,是歷代君王的楷模,而且也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無論是文是武,他都可以勝任的了。在唐太宗還沒有上任當皇帝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南征北戰為大唐打下了開唐盛世的繁華,他被號稱為“天策上將”,可以說在當時,李世民已經是一位戰神了,因為在歷史上的唐太宗光芒太耀眼了,所有讓大家都忘了他曾經是一位聞名天下的名將。如此風華絕代的唐太宗曾留下3條經典語錄,讓後人感悟非常深。
1、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句名言警句千古留名,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吧。這句名言的由來是唐太宗跟魏徵在船上討論治國之道,唐太宗問魏徵:隋朝是如何滅亡的。魏徵答:人心之所向。唐太宗問魏徵:皇帝跟人民的關係又是如何的?魏徵答:就像這大船跟汪洋的海水,大船可以靠著海水揚帆起航,同時海水也可以將大船掀翻。這也是後世一直銘記於心,現今也有很多領導都在謹遵著這條法則。
2、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從這句名言警句中可以看到唐太宗不愧是個開明的天子,當時的大臣魏徵是唐太宗的寵臣,他可以直率的講出唐太宗的錯誤之處,唐太宗也收納魏徵的意見,由此看來唐太宗在用人方面是非常高明的。在魏徵去世後,唐太宗寫下了這句:用鏡子來照映,可以看到我們穿衣打扮是否整潔;以旁人的意見為借鑑,可以看到我們做人處事中有何正確得失之處;以歷史題材作為借鑑,可以告訴我們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可以知道一個國家是如何的興亡衰敗的一個過程。
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這則故事是發生在唐高祖李淵在位期間,他的兒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為了皇位而開啟了爭奪戰,展開了一系列的事項。而其中有一位臣子,他從始至終都非常堅定的站在李世民的身邊,幫助著李世民,李世民為了表示他的感謝跟欣賞之情,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在狂風中才可以看到小草的堅韌,在動盪的亂世時期才可以顯示出忠心的臣子所在。這句“疾風知勁草”也被後世廣為流傳,成為至理名言。
回覆列表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