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Lq甜甜

    中國文化中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一項重要貢獻。在我們很多人的觀念裡,現在的人本主義是西方的舶來品,而根本不知道它原來是中國文化的土產、特產。而西方文化中近代以來所高揚的人本主義思想,與中國文化中的人本思想有著密切的關聯。




      在中國文化中,從西周以來就奠定了以人為本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而西方在公元以後奠定的是以神為本的文化,直至歐洲啟蒙運動時期才高舉起人本主義的旗幟,啟發人不要做神的奴隸,要做人自己。它的思想來源之一是古希臘羅馬文化,而更重要的來源是16世紀以後傳教士們從中國傳回去的中國以人為本的人文文化。他們以中國的人本思想去批判歐洲中世紀以來的神本文化,高揚人類理性的獨立、自主,把中國看作是最理想的一種社會。所以歐洲的人本主義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受到中國文化很大的影響。




      對於中國這樣一種文化的形成及其特點,我覺得我們一定要知道中國文化中的兩個優秀傳統。一個是“以史為鑑”,一個是“以天為則”。




      關於“以史為鑑”,唐太宗說:“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新唐書·魏徵傳》)強調歷史經驗的重要性。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的歷史著作在全世界是最系統、最完備的,中國有二十四史或者說二十五史,還有很多野史或輔助性的歷史資料。中國每個朝代等到政權相對穩定以後,第一件做的事情是制禮作樂,第二件做的事情就是修前朝的歷史。中國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透過“以史為鑑”總結出來的,是這個傳統的一個成果。




      西周初期人們反思夏商兩代興亡的原因。透過對歷史的觀察,他們看到夏代開始是大禹治水。當時天下洪水氾濫,民不聊生。大禹把水災治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大家擁護他才建立了夏朝。可是到了最後一個君主夏桀,荒淫暴虐,老百姓一天到晚在詛咒他,說“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尚書·湯誓》)就在這樣一個“有夏昏德,民墜塗炭”(《尚書·西伯戡黎》)的時期,商部落在成湯的帶領下終於推翻了夏朝,建立起商朝,老百姓歌頌他把人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了出來。商代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時代,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早期相對成熟的文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商代人很信天命。到了最後一個天子紂王,也是荒淫暴虐。他在位的時候已經出現了民心叛逆,大臣祖伊告訴他民心都要歸向周部落了,得注意了。紂王卻說:“嗚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尚書·西伯戡黎》)在中國文化裡我們把皇天也看作是自己的祖先,祖先去世以後就在天上保佑著子孫。他自認為周人也奈何不了他。可哪裡知道,西北地區的周部落在民眾的擁護下,在文王、武王的帶領下,推翻了商朝,紂王兵敗就自殺了。商滅夏,周滅商,在歷史上稱為“湯武革命”(《周易·革卦·彖傳》)。




      這兩代的歷史給了周王朝非常深刻的教訓。以歷史作為一面鏡子,周王朝一開始就認識到一個道理:“天命靡常。”(《詩經·文王之什·文王》)天命是會被別人革掉的。那天命怎麼變化,根據什麼變化呢?《尚書》裡記載了周對歷史的總結:“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尚書·蔡仲之命》)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因此周人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念——“敬德”,而且要“疾敬德”(《尚書·召誥》),努力地、快快地提升自己的德行。這就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根本特性,即決定命運、政權興亡的不在於外在的力量,而在於人自身德行的好壞。上天是根據民意來做事情的,《尚書》裡有很多這樣的記載,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五子之歌),“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尚書·泰誓中》),等等。春秋時期齊桓公和管仲曾有一段對話:




      “齊桓公問於管仲曰:王者何貴?曰:貴天。桓公仰而視天。管仲曰:所謂天,非蒼莽之天也。王者以百姓為天。”(《韓詩外傳》卷第四)




      所以中國文化裡的“天”不是簡單地指天空的天,也不是一個造物主的天。天的含義很豐富,是自然而然天道的天,也是代表民意的天。中國文化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重點就在於人不是聽外在的力量、命運主宰的,不是做某一個神的奴隸,而是要靠自己德行的提升。




      所以,中國文化非常強調修身。《大學》的第一句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第一個“明”是發揚光大,第二個“明”是形容這個德是光明正大的。每個人都有明德,我們要把它發揚出來。這幾句是《大學》的“三綱領”。《大學》還有“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中間修身是關鍵,所以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就是自我德行的完善和提升,不僅僅是在口頭上、認識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上、實踐上提升自己。




      這是中國文化的根本特點。其核心就是決定人的命運的根本因素是人自己的德行,以“德”為本,而不是外在的“天命”。人不能成為“天命”(神)的奴隸。(本文摘編自樓宇烈先生在2014年“北京論壇”的主旨發言;樓宇烈:國際儒聯顧問、北京大學教授)

  • 2 # Tongyadong

    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其思想觀念和道德規範都體現出豐厚的人文精神。通俗地說,只要理解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人文概念及其精神的話,那麼,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規範也就能清晰地把握了。可見,認知和理解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對於整體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說意義十分重要。

  • 3 # 淺墨青衫

    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就是一種由自覺到自律的文化。個人如此,整個人類也是如此。一定要有自覺、自律,這樣才能夠處理好人與整個萬物的關係;才能處理好個人和其他人的關係,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才能處理好人的自身的身心關係。所以中國文化根本就是人文精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男人換了三個老婆這說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