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王娜274910031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成稻,後退原來是向前。

  • 2 # 使用者2101405921311

    關於布袋和尚,在民間還有很多的傳說,其中一部分與濟公傳比較相似,但最為傳神的就是在契此圓寂的時候,他盤腿坐在一塊磐石之上,說道:“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直到此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眼前的這個“布袋和尚”契此其實就是彌勒佛的化身。

    《插秧歌》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成稻,後退原來是向前。

    關於布袋和尚的這首詩,據說也是有出處的。相傳,布袋和尚出身農家,下地插秧自是他的本行,但是有關於他插秧的事,其實還有故事可尋,據說當年有四家人同時請他幫忙插秧,布袋和尚當時連想都沒想,竟然全部答應了下來,到了晚上,幾家人為表示感謝,就想請他吃飯,而他此時卻可以分身赴宴,就連四家人的秧田也早已全部插完了,大家初次見到他的神通和法力,便詢問他插秧的感想,他隨口就將這首《插秧歌》吟了出來。

    眾人聽罷這首詩後,都陷入了沉思,所以說這首詩最大的特色就在於,看似簡單的四句話裡,卻蘊含了豐富的哲理和智慧,同時也完美地詮釋了做人的道德和標準。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此時前兩句是對農夫插秧動作的描寫,大家都知道,在插秧的時候,人需要彎下腰低著頭,因此就能夠看見田裡的水中倒影出來的天空。對於農夫來講,也許只是體會到了插秧的辛苦和勞累。

    實際上,布袋和尚的這兩句詩裡其實隱藏著一個莫大的人生哲理。當一個人排除一切雜念,埋頭工作的時候,雖然看著既卑微又辛苦,但卻依然可以見到水中倒映出的美麗天空,其實這樣的低頭做事也是給了我們自己一個審視內心的大好機會。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人最常見的就是低頭做事,但這樣的低頭,並不代表我們在逃避,又或者是放棄,就像詩裡說的一樣,人總是需要有一個時間段,默默地讓自己沉思、反省和思考,在必要的時候做出新的選擇和改變。

    “六根清淨方成稻,後退原來是向前。”

    此詩後兩句是說當你埋頭插秧的時候,要心無旁騖,不要東張西望、胡思亂想,只有這樣插出的秧苗才會一路筆直不歪曲,另外,在田裡插秧都是要倒著邊退邊插的,只有以這種後退的方式才可以將秧苗插好,因此,插秧時看似退步,其實就是前進。

    在修行之人的眼裡,“道”即是“稻”,坐臥是道,插秧亦是道。稻有根,人也有六根,只有使六根清淨了,種子才會茁壯的成長,人也是一樣。退著插秧是為了不踩到秧苗,而我們做人,有時候退一步,也許會換來更廣闊的天空,這裡的“後退”其實就是“不爭”的意思。人的慾望原本就很多,什麼都想要得到,而我們只有不爭,適當的退一步,我們的路才會更加廣闊。佛家歷來都是要悟空的,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說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人只有不停地與“空”打交道,才能明白這其中的含義。

  • 3 # 九九Xx

    1、傳說當年契此翁,偶然來此笑春風。

    忽拋布袋歸何處,地下天高一閣空。——宋.陳著《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嶽林》

    2、契此老翁無記性,都忘生月與生辰。

    春風桃李能多事,特地年年說向人。—— 宋.釋普濟《彌勒大士二月八生》

    3、還如在山間,契此適野情。老菊不作花,秋蝶轉伶竮。

    獨坐玩物變,萬事與心冥。遠懷韋蘇州,覓句非為名。——宋.張嵲《九日三首》

    4、湖垠取微徑,窈窕松門深。中有古佛屋,閴無人足音。

    春雲帶飛雨,冷色來蒼岑。孰知戎馬盛,但見藤蘿陰。

    平生雲臥想,正欲幽夢尋。不減避世士,契此太古心。——宋.張元幹《丁未歲春過西湖賓藏寺作》

    5、三尺絲桐太古音,清風明月是知心。

    伯牙去後無訊息,會見君家契此深。——宋.趙友直《承友攜琴見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比較火的日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