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童小愉

    要說感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應該說寫得最好。漁夫把金魚放了,老太婆罵道:“你怎麼不要點東西回來?”之後老太婆要新木盆,給了;要新房子,給了;要當貴婦人,當了;要當女王,當了。到目前為止,做為小金魚,真的可以稱得上是知恩圖報的典範。至於後來老太婆要當海上的霸王,讓小金魚親自侍候她,實屬太過。不過,即使如此,小金魚也僅僅是讓他們迴歸到原來的生活,對於“人生就是體驗”的“體驗派”來說,他們還可以在以後的歲月中吹噓曾經有過的“奢華”,倒也不算是一無所獲。

    人生在世,施恩也好,受惠也罷,只要有人際交往,自然是在所難免。古語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說“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說“積德無須人見,行善自有人知。”說“多做些善事,少生些貪心。”無非就是奉勸人們多行善、少做惡罷了。

    古語還說:施恩莫念,受惠莫忘。我認為,施恩的人,念不念,在人家。不念,是人家修養高,有大度;念著,也實屬正常。倒是咱“受惠”的人,咱不能揣著明白裝糊塗啊!所以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一說。這句話,聽著就過癮,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愉悅感,對善良人性的認同感。其實,倒也不一定非要湧泉相報,有一顆報恩之心,留一個報恩之念,自然會有報恩之時。至於“受恩推恩”,一顆心推動另一顆心,一個善推動另一個善,自然是更高一層的境界了。

    但實際生活中,不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湧泉之恩能滴水為報”就已不易,“短把兒鐮”甚至“沒把兒鐮”的人倒是隨處可見。別人付出的“好”,就像吃過的糖塊一樣,吃過就吃過了;別人偶爾的一點點“惡”,就像疤痕一樣,留下就永遠留下了。

    社會系統學派創始人巴納德在1938年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設,即作為知識、智力、資訊都不是完全充分的普通人,不可能對問題做出準確的判斷和決策,有可能將問題放大,也可能將問題縮小。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在處理個人恩怨時,將別人對我們的恩看淡,將別人對我們的仇看重。所以,有太多的人,既不懂得感恩,又不懂得寬容,正是“有限理性”在作祟。

    正如“比起誣陷來說,詆譭是最美好的語言”一樣,比起“恩將仇報”,遇到“知恩不報”的人簡直應該燒高香。

    也許對受恩者來說,有恩不報會產生一種心理負擔,使自己處於道德劣勢——但又不願或不捨得去報恩。為了擺脫這種劣勢,乾脆就選擇忘恩負義。

    《唐國史補》記載道,唐朝的時候有個叫李勉的官員救了一個死囚。後來李勉被貶往外地,在河北遇到這個囚犯,囚犯熱情接待,等其休息後,囚犯跟老婆商量怎麼報恩,其妻說償縑千匹可行,囚犯說不夠。妻子又說再給千匹,囚犯依然說不夠。其妻說,既然無法報恩,那就殺了吧。囚犯仔細一想,也是。只是家裡的僕人聽到後,不忍下手,暗中通知李勉跑掉了。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如果一個人,被人幫助之後又和幫他的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

    狼被救之後要吃東郭先生,對評理的老人說:“剛剛他將我放在袋子裡,上面壓了那麼重的書。和趙簡子說話的時候又那麼慢,分明是想把我壓死在書袋之中,我又怎麼能放過這種人呢?”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難知心。你永遠難以知道你面前的人究竟有著一顆怎樣的內心!

    有一則笑話說得好,說世界上有三種人,第一種,良心被狗吃了的人;第二種,良心正在被狗吃了的人;第三種,良心連狗都不吃的人。

    管他呢,“但行好事,無愧於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急性子的人有哪些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