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盡舜堯

    波羅的海三國是指位於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三國總面積17.40萬平方公里,其中立陶宛6.52萬平方公里,拉脫維亞6.37萬平方公里,愛沙尼亞4.51萬平方公里。

    立陶宛地形受冰川作用顯著,大部分為冰川夷平的低平原,其上有冰磧崗丘。波羅的海沿岸有綿長的沙丘,中部為低地,東南端地勢最高,海拔958英尺。土壤從沙土到重粘土皆有。西北部有壤土、灰化土、沙土;中部以灰化土和泥炭土為主,土地肥沃;東南部多沙土。 立陶宛境內河流均流入波羅的海,水流一般平緩,河道蜿蜒曲折。其中涅曼河最長,其主要支流有梅爾基斯河、內里斯河、涅維茨斯河、杜比薩河、朱拉河以及米尼亞河等。湖泊約有3000個,主要分佈在東部和東南部。


    拉脫維亞西臨波羅的海,北鄰愛沙尼亞,東界俄羅斯,南接立陶宛。拉境內主要是波狀起伏的平原,有低地和低丘。東部地勢略高,濱海多沙灘。拉河流均屬波羅的海水系,主要河流有西德維納河(亦稱道格瓦河)、加高亞河、文塔河、利耶盧佩河。丘陵之間有許多小湖泊。森林,草場、牧場、沼澤和荒地約佔土地面積的67%,森林覆蓋率為38%,森林主要分佈於西部和東北部。多針葉林(松樹和雲杉)和落葉林(白樺和白揚等)。


    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沿岸三國面積最小的國家。北面和西面臨波羅的海,南與拉脫維亞和俄羅斯聯邦為鄰。就資源力而言,愛沙尼亞有著不同於上述兩國的特點。愛沙尼亞是個多島嶼之國,大小島嶼800個,佔土地面積的9%。最大的兩個島嶼是薩列馬島(1647平方公里)和希烏馬島(600平方公里)。地表受過冰川作用,南部有冰磧丘,中部有平緩的長丘,大部為東北-西南走向。


    立陶宛土壤以灰化土為主,東拉脫維亞低地有沼澤土。水土流失嚴重。氣候受大西洋氣候影響,溼度大,天空多雲,每年只有30-40天的晴天,陰天多達150-180天。盛刮西北風和南風。無霜期在125-155天。


    拉脫維亞氣候受北大西洋氣團的影響,冬季溫和,夏季涼爽,2月平均氣溫-5℃至6℃,7月為16-17℃。年降水量610-711毫米,蒸發量少,有澇災。植被為混交林,約有90種樹木和灌木,林地面積137.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6%,重要樹種有松、冷杉、白樺和白揚。草地遼闊。約有60種哺乳動物,295種鳥類。


    立陶宛沼澤區有大量的泥炭。森林和草地均佔土地面積的1/4。有3個天然植被區:濱海沙丘區以松樹居多;東部崗丘區多雲杉;中部有大氣橡樹林。沼澤地區和溼地約佔總土地面積的7%。野生動物品種多,有60種哺乳動物,300多種鳥類和50多種魚類。礦物資源匱乏,主要有硫酸監、石膏、泥炭、少量鐵礦石和磷灰石,沿海地區還有少量的石油。


    拉脫維亞礦產資源缺乏,主要有金砂礦和泥炭等,泥炭儲量為9億噸。西部庫爾蘭半島有石油。


    愛沙尼亞河流多而短小,最長河流皮亞爾努河僅為142公里。湖泊佔土地面積的5%,楚德湖最大,面積3548平方公里。礦產資源主要有頁岩油,儲量150億噸,年產3500萬噸,佔原蘇聯油頁岩總產量的80%。泥炭的儲量和產量也很可觀,並有大型磷灰石礦床,磷灰石儲量達60多億噸。


    波羅的海三國在前蘇聯時期可為經濟比較發達的加盟共和國,許多社會經濟發展指標居前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首或頭幾位。


    首先,就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財富而言,愛沙尼亞均為前蘇平均水平的140%,居各加盟共和國之首;拉脫維亞分別為133%和122%,居第二位;立陶宛分別為123%和108%,居第三位。


    下面以幾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與俄羅斯相比為例。國民收入增長速度(1985年為100):1988年,俄羅斯為106.1,愛沙尼亞略低於俄羅斯為105.6,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則快於俄羅斯,分別為119.8和108.7,立的增長速度為前蘇各加盟共和國之首。42社會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1985年為100):1988年,俄羅斯為109.9,愛沙尼亞仍略低於俄,為107.8,而立和拉仍快於俄,分別為122.0和112.0,43立居原各加盟共和國之首,拉居第二位。居民人均實際收入增長速度(1985年為100):1988年,俄羅斯為115.0,愛沙尼亞高於俄,為116.6,拉脫維亞為115.4,略高於俄,立陶宛略低於俄,為114.7。


    立陶宛經濟發展的重點為工業。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造船、電子儀表、電機、無線電器材、化工、水泥和漁類加工工業。維爾紐斯、考那斯和克萊佩達均都成為大工業中心。卡普蘇卡斯、阿雷圖斯和烏泰納等均成為著名的小工業城鎮。這些城鎮主要從事金屬加工和機械製造。凱代尼艾和約納瓦成為化工工業中心。


    拉脫維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以及輕工業、食品工業,和乳肉用畜牧業。在拉脫維亞的國民收入中,工業佔56%,農業佔21.7%,建築業佔6.6%,交通運輸業佔4.4%,商業和其他部門佔11.3%。拉脫維亞是一個工業發達但能源缺乏的國家,能源自給率約50%,其餘50%靠進口,水電站和火電站是動力主要來源。


    愛沙尼亞主要生產部門和產品有:機械製造業和金屬加工工業,生產石油加工裝置、農具、採礦機械、天然氣管道和挖掘機,專用科學儀器和電器裝置。在油頁岩加工基礎上,建立起化學工業,生產苯、粘合劑、合成樹脂、甲醛和洗滌劑等。木材加工是愛沙尼亞最早的工業部門之一,產品主要有紙、紙漿、膠合板和傢俱等。消費品工業中,紡織工業最發達,棉布的生產量為三個共和中國產量的70%,另外還生產毛毯和麻織品。


    科學院是拉脫維亞共和國的主要科研機構。80年代初,全國共有科研人員1.26萬人。80年代末,科研人員有所增加。例如1988年,拉科學院的科研人員1812人,其中博士126人,副博士926人。此時期,全國科研工作者1.4萬人,博士500人,副博士3100人。


    愛沙尼亞是一個居民受教育水平很高的國家。在加盟蘇聯以前,愛沙尼亞居民中受不同程度教育的人數比例為波羅的海三國之首。例如30年代末,愛沙尼亞9-49歲居民中識字人數已佔98.6%。入盟蘇聯以後,愛的文化教育事業有了新的發展。例如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愛有普通教育學校600所,學生20萬人,職業技校36所,學生1.5萬人,中等專業學校37所,學生2.39萬人,高等院校6所,學生2.55萬人。主要高等院校有塔林工學院和塔爾圖大學。


    科學院是愛沙尼亞科研中心。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愛全國共有各類科研人員6200名,1988年時,全國科學工作者為7100人,博士300人,副博士3100人。科學院的科學工作者1312人,博士103人,副博士683人。

  • 2 # thanh439

    波羅的海三國,是指位於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總面積17.40萬平方公里,其中立陶宛6.52萬平方公里,拉脫維亞6.37萬平方公里,愛沙尼亞4.51萬平方公里。 波羅的海三國均已加入歐盟、歐元區、申根區和北約,雖然均地處波羅的海東岸,但就資源力而言,各有其特點。

    主要民族: 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

    所在國家: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官方語言: 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了工作,回到鄉下社保怎麼交?需要注意什麼?